-
公开(公告)号:CN11081004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20031.2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三七花蕾采摘后灰霉病的方法,属于植物病害防控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在花梗组织嫩时,用消毒后的采花工具采摘,采下的花梗为1.5-2cm;(2)采花后,喷施杀菌剂两次,所述杀菌剂为适乐时、嘧霉胺、灰霉速净或四霉素。三七花蕾采摘后紧接着喷施1-2次防控灰霉的药物,防止灰霉病原菌从采花伤口处侵染,该方法简洁有效,成本较低,三七患病率明显下降,患病率为2.5%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8152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290188.8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七种植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快速鉴定二年生三七叶片氮素富余的方法,1)供试土壤养分含量的分析、2)二年生三七籽条的选择及移栽、3)二年生三七氮肥处理、4)SPAD值的测定、5)管理和6)氮素含量及其叶面积的测定,根据二年生三七叶片不同施氮量下的SPAD值及相对应的单位叶面积氮含量(SLN)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从而判断出三七氮富余的SPAD所属范围,以便对二年生三七叶片氮素富余进行快速地鉴定,从而合理科学地施肥,最终提高三七植株的存苗率、产量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71976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601652.4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大理俊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云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盏花宿根栽培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中,以水源方便及交通便利的高海拔地区为种植地,使用一定量的农家肥作为基肥,种植期间不采收种子,采用覆膜栽培,采收时间定为开花前,通过对环境和相关技术的改进,使以上提到的灯盏花宿根栽培死苗严重、现蕾多,化杆多,叶片少,品质低下、杂草多、病害严重等问题得以解决,并且能够进行高效的实际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57452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742321.1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三七种子后熟期的激素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成熟、饱满、大小均匀的3年生植株三七种子;去皮后清水洗净,用5%的CuSO4溶液浸泡消毒,之后水洗两次,室内阴干25min左右得到洁净种子;三七种子和脱落酸(ABA)溶液按1:4比例避光浸种处理24h,清水冲洗1次后于室内阴干25min左右得到洁净种子;将洁净种子与湿沙拌匀,在15℃下沙层积室内避光储藏60~70天。本发明能很好解决三七种子不耐储藏、易失活的问题,通过对选种、激素浸泡、沙层积处理等技术的综合利用,延缓了三七种子的萌发,使三七种子的后熟期增长,最终大大增加了三七种子的储藏时间,以让三七播种时间充裕。
-
公开(公告)号:CN1087185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17580.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三七种子萌发率和缩短后熟期的激素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3年生植株成熟、饱满的三七种子人工去皮后清水洗净,用5%CuSO4杀菌溶液浸泡消毒,再水洗两次,室内阴干得到洁净种子,使用质量浓度为500mg/L的赤霉素(GA3)溶液浸泡洁净种子,所述种子和浸种液按1:3~4比例浸种处理24h,清水冲洗两次于室内晾干得到干净种子;将所述的干净种子与湿润河沙拌匀,置于透气良好的全网状筐内在4~15℃下沙层积室内避光保藏50~60天。经500mg/L GA3浸种处理的种子40天部分种子已出现种皮开裂,开始萌发;60天胚率达到80.7±7.6%,胚率明显高于清水浸泡处理的对照组的63.6±7.5%。本发明可显著提高三七种子萌发率,并提前打破休眠,缩短后熟期。
-
公开(公告)号:CN1085519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99223.3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林下栽种三七根腐病发病率的土壤消毒方法,其主要操作步骤是通过火烧消毒法对栽种三七的林下腐殖层进行高温消毒,然后在腐殖层的基础上起垄栽种三七,从而达到减少林下栽种三七根部病害的目的。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降低林下栽种三七根腐病发病率的土壤消毒方法对土壤进行处理后,种植三七与未使用本方法处理土壤的种植三七相比,三七根腐病发病率可降低23%。
-
公开(公告)号:CN1084768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14362.9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2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三七主根生长并抑制其须根生长的方法,属于现代中草药栽培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操作步骤是在三年生三七生长后期,即采挖前35天-45天左右,在最后一次施肥的时候,仅施用氮肥(含氮量≥17.1%的碳酸氢铵),通过氮肥的施用,抑制须根生长,刺激须根收缩,将积累的物质转移到三七主根上,促进三七主根增重,增加单个三七块根重量,从而提高三七市场经济效益。本发明方法易于掌握、效益明显,适用于推广,以提高三七主根重量占比,提高三七等级,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45674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47557.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土壤中三七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荧光检测方法、引物、试剂盒及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是核酸体外快速扩增与荧光检测技术融合的新型技术,通过针对目的片段设计6条特异引物,使用有特殊活性的新型DNA聚合酶,通过扩增曲线实时监控整个等温扩增核酸复制的反应过程,对产物做溶解曲线分析。本发明建立检测三七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可对待检土壤中是否含有三七进行DNA层面的快速定性检测,大大缩减了检测使用时间,实现了三七策成分的快速检测,无需核酸提取,土壤样本简单裂解后即可上机实验,6条引物对应目标序列8个特异区域的识别保证了检测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8487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48004.X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鉴定三七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荧光检测方法、引物、试剂盒及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是核酸体外快速扩增与荧光检测技术融合的新型技术,通过针对目的片段设计6条特异引物,通过增曲线实时监控整个等温扩增核酸复制的反应过程,对产物做溶解曲线分析。本发明建立鉴定三七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可对待检样本中是否含有三七进行DNA层面的快速定性检测,大大缩减了检测使用时间,实现了三七策成分的快速检测,DNA提取后无需纯化即可上机实验,6条引物对应目标序列8个特异区域的识别保证了检测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9542452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065062.9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三七光合生理特征的移动式实验平台,包括中空前端开口的不透光柜体、设于不透光柜体开口端的不透光开关门,不透光柜体内横向设有一不透光隔板,以将不透光柜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层测定室和下层暗适应室,不透光隔板靠近不透光柜体开口端的一端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测量叶绿素荧光的荧光仪;上层测定室内部设有高度可调节的光源,下层暗适应室内部设有可调式温控器;不透光柜体的外侧设有遮光帘和遮光布,以在不透光柜体的前方形成可供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操作的黑暗空间,不透光柜体的外侧设有电源插座,以供装置内的用电设备取电。本实用新型可进行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的三七叶绿素荧光测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