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5742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16409.X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冬马铃薯种薯催芽促增产方法,打破休眠,天晴日,在种薯上划深1~2cm、长5~10cm的伤口;储藏催芽,顶芽优先,顶芽长至0.5cm时,切顶芽种且保证切下的每一块种薯均有一个芽,种薯剩余部分阴凉干燥处晾2~3小时,待伤口干后放回重新催芽;侧芽收尾,切侧芽种时,根据壮芽情况每块种薯带1~2个芽;通过顶芽优先、侧芽收尾催芽分批种植,实现顶芽集中种植模式。本发明提供的冬马铃薯种薯催芽促增产方法于11月下旬播种马铃薯,马铃薯于12月中旬开始出苗,于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收获,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病虫害少、产值高等诸多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91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24246.7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F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种薯贮藏的方法,属贮藏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甘薯种薯贮藏方法包括选种,贮藏,贮藏期管理步骤。其中:先在纸箱或木箱底部放一层厚3-5cm的纸屑或稻草,将薯块放于无纺布购物袋中,封好口,挂好标签,将袋子横放于纸箱或木箱中,使袋中薯块摆放成一层,不要重叠,然后用纸屑或稻草将空穴及箱四周内壁填充严实,厚度以盖严袋子为宜,然后再放一层种薯,这样一层种薯一层纸屑或稻草依次堆放,种薯摆放层数不能超过十层,在最上层种薯上盖一层5-10cm厚的纸屑或稻草,最后将箱盖合上,摆放于室内。贮藏后的第20-25天进行翻种检查,捡出坏种,按同样方法再进行贮藏。本发明具有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效果好、种薯新鲜、搬运方便、品种间不混杂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753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374091.0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云南农业大学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覆土剪枝摘心冬马铃薯促进增产的方法,进行重植培土,当苗长至10cm~15cm,每穴仅留1个单一主干株,剪去多余植株;苗出齐剪枝完成后,追施以N肥为主的提苗肥;加喷叶面肥;马铃薯生长至35cm~40cm,对马铃薯主干枝顶端摘心。本发明加喷以P肥为主的叶面肥,促进剩余主干植株分化更多的侧枝,提高植株光合面积,促进马铃薯的有效生长。现蕾则摘去花蕾,控制马铃薯植株生长高度,减少花蕾开花消耗更多的营养成份。马铃薯结薯平均单薯重增加至收购装箱标准0.3kg以上,商品薯率较大提高,亩产量有所增加,对冬马铃薯产值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
-
-
公开(公告)号:CN10346091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424246.7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F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薯种薯贮藏的方法,属贮藏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甘薯种薯贮藏方法包括选种,贮藏,贮藏期管理步骤。其中:先在纸箱或木箱底部放一层厚3-5cm的纸屑或稻草,将薯块放于无纺布购物袋中,封好口,挂好标签,将袋子横放于纸箱或木箱中,使袋中薯块摆放成一层,不要重叠,然后用纸屑或稻草将空穴及箱四周内壁填充严实,盖严袋子,然后再放一层种薯,这样一层种薯一层纸屑或稻草依次堆放,种薯摆放层数不能超过十层,在最上层种薯上盖一层5-10cm厚的纸屑或稻草,最后将箱盖合上,摆放于室内。贮藏后的第20-25天进行翻种检查,捡出坏种,按同样方法再进行贮藏。本发明具有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效果好、种薯新鲜、搬运方便、品种间不混杂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332601C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510048766.8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上蛀果斑螟引诱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苯甲醇1~20%、异丁醇1~5%、糖5~10%、酒精10~30%、醋10~30%、水30~60%混合后使用。该引诱剂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有显著的引诱效果。本发明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不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不伤害天敌,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可用于井上蛀果斑螟的防治及其田间发生的预测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792146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048766.8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上蛀果斑螟引诱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苯甲醇1~20%、异丁醇1~5%、糖5~10%、酒精10~30%、醋10~30%、水30~60%混合后使用。该引诱剂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有显著的引诱效果。本发明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不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不伤害天敌,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可用于井上蛀果斑螟的防治及其田间发生的预测预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