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7115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74675.3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祥云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调理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控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土壤调理剂及方法,用于防控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土壤调理剂由建筑用料水泥和钙镁磷肥按照重量比1‑1.5:1‑1.5组成。本发明可以安全有效防控大白菜的根肿病,还可提高大白菜的产量,达到安全、绿色生产大白菜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投入少,取材方便的特点。本发明不仅能防控大白菜的根肿病,且可使大白菜的平均单株产量增加32.25%,提高商品率,大幅度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取材方便,施用方法简单,具有经济、安全、高效和便利的优势,值得在十字花科作物种植中推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99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13068.5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突变或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观赏型大蒜组培的繁殖方法;选择观赏型大蒜带茎盘的鳞芽作为外植体;选择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观赏型大蒜蒜瓣,将蒜瓣剥皮,消毒;将消毒后的蒜瓣,沿芽的中间切成大小均匀的4个带茎盘的茎尖,接种至诱导分化芽的培养基中;将外植体接种至诱导分化培养基;将分化出的单芽切下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在培养箱中慢慢拧松瓶盖,培养瓶中加入0.5-1cm厚的蒸馏水,移栽至无菌基质中,置于光照为4000lx,温度22℃,12h/d和0lx,温度16℃,12/d条件下培养至生长健壮。本发明以观赏型大蒜为材料,建立周期短,且繁殖系数高的组培快繁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3575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316165.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建水县城建档案馆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番茄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番茄扭枝换主的栽培方法,包括新主枝培养、新主枝扭换、扭换枝管理、新主枝管理。本发明的番茄扭枝换主技术的应用,可促进番茄挂果台数增加2台,单株挂果数可增加8~9个,单株产量可增加1kg以上,亩产量可达10000余千克以上,亩增产率超过20%。同时,降低了番茄植株挂果的高度40~50cm,减少了植物体内营养运输距离,方便田间操作管理,减小了顶端聚高温效应的影响,提高番茄顶端的座果率,对促进普通设施大棚番茄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0753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374091.0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云南农业大学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覆土剪枝摘心冬马铃薯促进增产的方法,进行重植培土,当苗长至10cm~15cm,每穴仅留1个单一主干株,剪去多余植株;苗出齐剪枝完成后,追施以N肥为主的提苗肥;加喷叶面肥;马铃薯生长至35cm~40cm,对马铃薯主干枝顶端摘心。本发明加喷以P肥为主的叶面肥,促进剩余主干植株分化更多的侧枝,提高植株光合面积,促进马铃薯的有效生长。现蕾则摘去花蕾,控制马铃薯植株生长高度,减少花蕾开花消耗更多的营养成份。马铃薯结薯平均单薯重增加至收购装箱标准0.3kg以上,商品薯率较大提高,亩产量有所增加,对冬马铃薯产值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575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16165.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建水县城建档案馆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番茄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番茄扭枝换主的栽培方法,包括新主枝培养、新主枝扭换、扭换枝管理、新主枝管理。本发明的番茄扭枝换主技术的应用,可促进番茄挂果台数增加2台,单株挂果数可增加8~9个,单株产量可增加1kg以上,亩产量可达10000余千克以上,亩增产率超过20%。同时,降低了番茄植株挂果的高度40~50cm,减少了植物体内营养运输距离,方便田间操作管理,减小了顶端聚高温效应的影响,提高番茄顶端的座果率,对促进普通设施大棚番茄增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55821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600001.2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 蒙自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IPC: A01G31/00 , A01G24/28 , A01G24/27 , A01G24/25 , A01G24/23 , A01G24/22 , A01G24/20 , A01G22/05 , A01C1/00 , A01G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蔬菜栽培方法及其使用的栽培槽和应用,利用商品有机基质和其他类物质进行配比,形成优质有机基质,材料为椰衣纤维、树皮等;选择优质、高产等蔬菜品种;种子采用温汤浸种后放入恒温箱催芽,出芽后播入穴盘育苗;待苗子长到三叶一心,根系盘紧基质坨后,及时定植于建造好的栽培槽中;栽培槽为特殊设计,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作为定植蔬菜作物用,下层作为水分保持槽;定植前将装入栽培槽的有机基质浇透水;当蔬菜苗定植成活以后,在栽培槽下层注入清洁的流动水,定期观察补充水位;定植后温室内进行科学合理的温度、光照、湿度、水分管理等。本发明可以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有机蔬菜作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27886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414772.2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突变或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的黑籽南瓜组培繁殖方法;选择大小一致、饱满的黑籽南瓜种子;选择无菌苗上生长健壮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切取长度为1cm的生长健壮的带芽茎段,接种培养基上,开始分化新的芽,平均每个带芽茎段能分化出3-7个新芽;将新芽切成单体,接种至壮苗培养基中培养;驯化炼苗,将瓶盖拧开加入灭菌水,盖上保鲜膜,培养箱中放置,加入蒸馏水;将生根苗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栽至灭过菌的基质中,揭开保鲜膜,按正常栽培管理即可。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建立高效的组培快繁体系,不仅能缩短育种周期,获得大量优质种苗,同时也能为后续的植株转化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771645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74575.X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马铃薯喷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旱栽培冬马铃薯的旋转微喷灌方法,机耕整地播种、旋转微喷安装,按3m喷灌半径布置安装,苗期单株定植,马铃薯植株长至15~20cm高时,进行植株定植,每穴仅留1个单株,多余植株从主茎地面基点下2~3cm处剪除,定苗完成后及时追复合肥,然后进行10~15cm高的小培土,旋转微喷;大田灌水管理。本发明通过机耕整地播种、旋转微喷安装、苗期单株定植、大田灌水管理,保证了整个生育期需水。保证了马铃薯以产量高、品质优、产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722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01061.6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云南农业大学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建水县城建档案馆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番茄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番茄的预防线虫降盐促增产的绿色栽培方法,步骤一,穴盘育苗:采用穴盘基质点播育苗,移栽定植;步骤二,开沟整地:开墒整地,高温闷棚,挖栽培沟,垫膜开孔,回填基质土,浇水待定植;步骤三,单行定植:每墒采取单行等距定植,定植完成后及时浇定根水,闭棚缓苗;步骤四,田间管理。本发明通过开沟垫膜回填土拌育苗基质的方式,栽培的番茄土传病害明显减少,特别对番茄土壤根结线虫的预防和降低盐碱度促进毛细根的生长效果明显。本发明可促进每亩地栽培一茬番茄总产量增12.2%、商品果产量提高9.9%,又可节约用农药3次左右、节约用复合肥20~30kg,助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103457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15348.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G2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高横向垄作秸秆还田的冬马铃薯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马铃薯品种;步骤2,对种薯进行初选、催芽、壮芽及切块处理;步骤3,开沟整地;步骤4,种植马铃薯,在马铃薯上覆盖基肥、农作物秸秆、土层和地膜;步骤5,破膜放苗;步骤6,病虫害综合防治;步骤7,收获马铃薯;本发明通过在山区缓坡地沿等高线横向垄作冬季种植马铃薯,利用地垄减少坡形地马铃薯培育中的水肥流失,减少马铃薯种植的水肥投入成本,在马铃薯种薯上覆盖农作物秸秆,减小坡形地的昼夜温差,提高了土壤的透气性和有机质含量,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品相和营养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