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69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456234.8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具有新结构的全固体电池。本公开的全固体电池具有至少一个构成单位电池,构成单位电池是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层依次层叠而成的,在所述构成单位电池的所述正极集电体层侧的面和/或所述负极集电体层侧的面上层叠有连接导体层。所述连接导体层的电阻率优选小于层叠有所述连接导体层的所述正极集电体层或所述负极集电体层的电阻率。所述连接导体层的电阻率优选为1×10‑6Ωm以下。

    固体电池用电极混合材料浆料和电极混合材料浆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21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411660480.4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一种固体电池用电极混合材料浆料和电极混合材料浆料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极混合材料浆料包含电极活性材料、固体电解质和分散介质,通过粒度计法测定的电极混合材料浆料的粒径为60μm以下。电极混合材料浆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i)对预备电极混合材料浆料施加1.0×106J/L以上的分散能并搅拌预备电极混合材料浆料,从而制备电极混合材料浆料;和/或(ii)相对于对预备电极混合材料浆料施加5.0×105J/L的分散能并进行搅拌时通过粒度计法测定的粒径,搅拌预备电极混合材料浆料直至通过粒度计法测定的粒径为0.75倍以下,从而制备电极混合材料浆料。

    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制造装置及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710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371800.3

    申请日:2016-05-31

    Inventor: 岩崎正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制造装置及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制造方法。提供可制造能够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的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装置及该粉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活性物质粒子或在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被覆氧化物系固体电解质而成的复合粒子的表面被覆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来制造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装置,其包括:具有圆筒状内壁面的收容体;和旋转体,该旋转体设置在由该内壁面包围的内部空间中,具有与内部空间的中心轴轴合的旋转轴并具备多个叶片,叶片前端部在旋转体旋转行进方向的前方侧具有随着朝向叶片前端侧叶片厚度逐渐减薄的锥形切口,且在旋转体旋转行进方向的后方侧具有面对收容体内壁面并与该内壁面大致平行的曲面状端面。

    固体电解质的制造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9217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0354344.5

    申请日:2019-04-29

    Inventor: 岩崎正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解质的制造方法。在本公开内容中,提供一种固体电解质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有涂布工序,其中,涂布含有非晶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和分散介质的浆料,形成固体电解质膜;和热处理工序,其中,通过对所述固体电解质膜进行升温速度为46.1℃/秒以上且150℃/秒以下的热处理,使所述非晶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结晶化,其中所述非晶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含有Li元素、P元素、S元素、Br元素和I元素,并且所述固体电解质具备在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2θ=20.2°±0.5°、23.6°±0.5°的位置处具有峰的晶相A。

    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制造装置及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710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371800.3

    申请日:2016-05-31

    Inventor: 岩崎正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制造装置及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制造方法。提供可制造能够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的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装置及该粉体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活性物质粒子或在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被覆氧化物系固体电解质而成的复合粒子的表面被覆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来制造复合活性物质粉体的装置,其包括:具有圆筒状内壁面的收容体;和旋转体,该旋转体设置在由该内壁面包围的内部空间中,具有与内部空间的中心轴轴合的旋转轴并具备多个叶片,叶片前端部在旋转体旋转行进方向的前方侧具有随着朝向叶片前端侧叶片厚度逐渐减薄的锥形切口,且在旋转体旋转行进方向的后方侧具有面对收容体内壁面并与该内壁面大致平行的曲面状端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