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控制装置的车载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8327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03497.0

    申请日:2018-01-03

    Inventor: 奥田祐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0 B60K2001/0411 B60L11/1803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在控制向行驶用马达供给的电力的电力控制装置的车载构造中,在车辆碰撞时保护电力控制装置的壳体后部的连接器的技术。在电力控制装置(5)的壳体(10)的上表面后方安装有低电压连接器(21)。车颈板(44)位于低电压连接器(21)的后方。在电力控制装置(5)的壳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突起(33、34)。从车辆前方观察,一对突起(33、34)配置成分别位于低电压连接器(21)的各侧方。一对突起(33、34)的后端比低电压连接器(21)位于后方。在车宽方向上从靠近车辆中心线(CL)的一侧的突起(33)的后端到车颈板(44)的距离(L1),比从远离车辆中心线(CL)的一侧的突起(34)的后端到车颈板(44)的距离(L2)短。

    电气设备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5671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80101365.4

    申请日:2019-10-15

    Inventor: 奥田祐也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将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合并时能够使连接器和插座容易地嵌合的结构。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气设备具备相互固定的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第一电气单元的第一表面配置有连接器。第二电气单元的第二表面与第一电气单元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表面设有与连接器嵌合的插座。在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中的一者设置有朝向另一者延伸的双头螺栓,在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的另一者上设有供双头螺栓插通的螺栓孔。在一边保持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状态、一边将第二电气单元从第一电气单元分离时,从双头螺栓到螺栓孔为止的距离即螺栓‑孔距离比从连接器到插座为止的距离即连接器‑插座距离短。

    机电一体单元
    3.
    发明公开
    机电一体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134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210186.2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机电一体单元。机电一体单元具备收容于壳体的第1室的马达和收容于壳体的第2室的第1电气单元以及第2电气单元。在壳体设置有在第2室排列的多个马达端子。在第1电气单元设置有与马达端子一起排列的多个第1端子。在第2电气单元设置有与多个马达端子以及第1端子连结的多个第2端子。第1电气单元的第1电气部件与第2电气部件的第2电气部件一起构成控制向马达供给的电力的电力控制电路。在壳体的第2室设置有服务孔,在经由服务孔向外部露出的范围中,多个马达端子以及第1端子与多个第2端子连结。

    电气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56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80101365.4

    申请日:2019-10-15

    Inventor: 奥田祐也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将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合并时能够使连接器和插座容易地嵌合的结构。本说明书公开的电气设备具备相互固定的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第一电气单元的第一表面配置有连接器。第二电气单元的第二表面与第一电气单元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表面设有与连接器嵌合的插座。在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中的一者设置有朝向另一者延伸的双头螺栓,在第一电气单元和第二电气单元的另一者上设有供双头螺栓插通的螺栓孔。在一边保持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状态、一边将第二电气单元从第一电气单元分离时,从双头螺栓到螺栓孔为止的距离即螺栓‑孔距离比从连接器到插座为止的距离即连接器‑插座距离短。

    电力控制装置的车载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8327657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0003497.0

    申请日:2018-01-03

    Inventor: 奥田祐也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在控制向行驶用马达供给的电力的电力控制装置的车载构造中,在车辆碰撞时保护电力控制装置的壳体后部的连接器的技术。在电力控制装置(5)的壳体(10)的上表面后方安装有低电压连接器(21)。车颈板(44)位于低电压连接器(21)的后方。在电力控制装置(5)的壳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突起(33、34)。从车辆前方观察,一对突起(33、34)配置成分别位于低电压连接器(21)的各侧方。一对突起(33、34)的后端比低电压连接器(21)位于后方。在车宽方向上从靠近车辆中心线(CL)的一侧的突起(33)的后端到车颈板(44)的距离(L1),比从远离车辆中心线(CL)的一侧的突起(34)的后端到车颈板(44)的距离(L2)短。

    机电一体化单元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20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076056.4

    申请日:2023-02-07

    Abstract: 用于车辆的机电一体化单元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腔室和位于第一腔室上方的第二腔室;第一马达,其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其与第一马达一起沿前后方向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第二马达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马达的上方;以及电路单元,其布置在第二腔室中并且电连接至第一马达或第二马达中的至少一者。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分隔壁包括凸出部,该凸出部从凸出部之外的部分朝向第二腔室凸出并且位于第二马达上方。电路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或在左右方向上面向凸出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