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4763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022970.1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6/033 , G01R31/378 , G01R31/374 , G01R31/382 , H01M10/48 , H01M10/44 , B62D15/02 ,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非暂时性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在搭载锂离子电池的车辆中使用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包括:判断部,构成为对方向盘的旋转角度亦即转向角的绝对值是否超过第1阈值进行判断;推断部,构成为在由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上述转向角的绝对值超过上述第1阈值时,基于从车辆取得的车辆信息来推断锂析出量,该锂析出量是因流入至上述锂离子电池的再生电流而在上述锂离子电池析出的锂金属的量;报告指示部,构成为基于由上述推断部推断的上述锂析出量来进行报告为车辆处于第1状态的指示。
-
公开(公告)号:CN1577925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59455.7
申请日:2004-06-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仓知佐惠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G51/42 , C01G53/42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4/45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 H01M2/022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6/1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37
Abstract: 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特征在于其主要成分是锂金属氧化物,而且构成活性材料的初级粒子的表面部分的锂浓度低于其内部的锂浓度。使用这种活性材料制成的二次电池产生的内电阻升高较低。上述活性材料可以如下制得:将活性原材料与含金属粒子的处理液接触,由此降低构成活性原材料的初级粒子表面部分的锂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4763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22970.1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6/033 , G01R31/378 , G01R31/374 , G01R31/382 , H01M10/48 , H01M10/44 , B62D15/02 ,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非暂时性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在搭载锂离子电池的车辆中使用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包括:判断部,构成为对方向盘的旋转角度亦即转向角的绝对值是否超过第1阈值进行判断;推断部,构成为在由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上述转向角的绝对值超过上述第1阈值时,基于从车辆取得的车辆信息来推断锂析出量,该锂析出量是因流入至上述锂离子电池的再生电流而在上述锂离子电池析出的锂金属的量;报告指示部,构成为基于由上述推断部推断的上述锂析出量来进行报告为车辆处于第1状态的指示。
-
公开(公告)号:CN1311576C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410059455.7
申请日:2004-06-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仓知佐惠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G51/42 , C01G53/42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4/45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 H01M2/022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6/1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300/0037
Abstract: 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特征在于其主要成分是锂金属氧化物,而且构成活性材料的初级粒子的表面部分的锂浓度低于其内部的锂浓度。使用这种活性材料制成的二次电池产生的内电阻升高较低。上述活性材料可以如下制得:将活性原材料与含金属粒子的处理液接触,由此降低构成活性原材料的初级粒子表面部分的锂浓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