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15397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880021940.1

    申请日:2008-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2 B60N2/206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止动件(2),其能够使座椅靠背(11)的前倾停止在前倾位置;及止动件操作机构(3)。止动件操作机构(3)具有:通过前倾操作杆的操作(15、16)而枢转的主枢转构件(4);相对于主枢转构件(4)枢转的副枢转构件(5);及将这些枢转构件彼此连接的连接弹簧(6)。当操作前倾操作杆(15、16)时,副枢转构件(5)从连接弹簧(6)接收力以与主枢转构件(4)一起枢转,使止动件(2)向作用位置移动。在操作前倾操作杆(15、16)的情况下,当止动件(2)被从作用位置推向非作用位置时,副枢转构件(5)从止动件(2)接收力以使连接弹簧(6)弹性变形,并与止动件(2)一起相对于主枢转构件(4)枢转。

    车辆用座椅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15398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880022020.1

    申请日:2008-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2 B60N2/2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止动件,其使座椅靠背(11)的向前枢转停止在前倾状态的位置的;止动件操作机构(3);倾角调节机构(12),其使座椅靠背(11)在座椅靠背能够相对于座垫(10)枢转的自由状态和座椅靠背(11)不能相对于座垫(10)枢转的锁定状态之间切换;倾角调节杆(23);及连接杆(21)。通过操作杆(15、16)的操作,经由止动件操作机构(3)、连接杆(21)及倾角调节杆(23)将座椅靠背(11)置于自由状态,并且经由止动件操作机构(3)使止动件(2)移动。并且,在止动件操作机构(3)和倾角调节杆(23)之间设置有将止动件(2)保持在止动件(2)所移动到的位置的保持机构(13)。

    车辆用座椅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15397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880021940.1

    申请日:2008-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2 B60N2/206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止动件(2),其能够使座椅靠背(11)的前倾停止在前倾位置;及止动件操作机构(3)。止动件操作机构(3)具有:通过前倾操作杆的操作(15、16)而枢转的主枢转构件(4);相对于主枢转构件(4)枢转的副枢转构件(5);及将这些枢转构件彼此连接的连接弹簧(6)。当操作前倾操作杆(15、16)时,副枢转构件(5)从连接弹簧(6)接收力以与主枢转构件(4)一起枢转,使止动件(2)向作用位置移动。在操作前倾操作杆(15、16)的情况下,当止动件(2)被从作用位置推向非作用位置时,副枢转构件(5)从止动件(2)接收力以使连接弹簧(6)弹性变形,并与止动件(2)一起相对于主枢转构件(4)枢转。

    车辆用座椅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15398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880022020.1

    申请日:2008-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12 B60N2/2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设置有:止动件,其使座椅靠背(11)的向前枢转停止在前倾状态的位置的;止动件操作机构(3);倾角调节机构(12),其使座椅靠背(11)在座椅靠背能够相对于座垫(10)枢转的自由状态和座椅靠背(11)不能相对于座垫(10)枢转的锁定状态之间切换;倾角调节杆(23);及连接杆(21)。通过操作杆(15、16)的操作,经由止动件操作机构(3)、连接杆(21)及倾角调节杆(23)将座椅靠背(11)置于自由状态,并且经由止动件操作机构(3)使止动件(2)移动。并且,在止动件操作机构(3)和倾角调节杆(23)之间设置有将止动件(2)保持在止动件(2)所移动到的位置的保持机构(1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