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接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48A

    公开(公告)日:1998-04-29

    申请号:CN97113898.2

    申请日:1997-06-26

    Abstract: 一种软管接头结构,用于汽车制动器等,即使是使用高温度压液的部位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高密封性。包括:接头本体、从接头本体的一端部形成筒状的套管和与套管内周面留有规定间隙配置的管接头,将软管插入套管和管接头本体之间的规定间隙并通过将套管挤压收紧而固定软管。在固定软管前将管接头法兰部定位在定位凹部,将接头本体阶梯部挤压收紧而形成挤压收紧部,由所述挤压收紧部将法兰部夹持在与隔板部的之间,从而将套管固定在接头本体上。

    加强软管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5457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10084997.X

    申请日:2004-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086 Y10T428/1362 Y10T428/1366

    Abstract: 一种加强软管,包括:内橡胶层;外橡胶层;和至少两层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设置在内橡胶层和外橡胶层之间,包括在内橡胶层上形成的下纱线层和在下纱线层外侧形成的上纱线层,其中下纱线层是由加强纱以相对于软管轴向方向的编织角为59±2°编织而成的,所述下纱线层的加强纱由涤纶纱制成,所述涤纶纱具有不低于6.9g每单位分特的拉伸强度,并在每单位分特载荷为2.7g时具有2.6±1.0%的延性;所述上纱线层是用加强纱以相对于软管轴向方向的编织角为59±2°编织而成的,所述上纱线层的加强纱是用拉伸强度不低于6.9g每单位分特、每单位分特载荷为2.7g时延性为2.6±1.0%的涤纶纱制造而成的。

    加强软管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5786A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200410084997.X

    申请日:2004-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1/086 Y10T428/1362 Y10T428/1366

    Abstract: 一种制动软管,其具有内橡胶层、外橡胶层和至少两层设置在内橡胶层和外橡胶层之间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包括上纱线(yarn)层和下纱线层。拉伸强度不低于6.9g每单位分特、每单位分特载荷为2.7g时延性为2.6±1.0%的涤纶纱被用做下纱线层里的下层纱线。下纱线层相对于软管轴向方向的编织角设置为59±2°。

    软管接头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12C

    公开(公告)日:2002-05-29

    申请号:CN97113898.2

    申请日:1997-06-26

    Abstract: 一种软管接头结构,用于汽车制动器等,即使是使用高温度压液的部位也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高密封性。包括:接头本体、从接头本体的一端部形成筒状的套管和与套管内周面留有规定间隙配置的管接头,将软管插入套管和管接头本体之间的规定间隙并通过将套管挤压收紧而固定软管。在固定软管前将管接头法兰部定位在定位凹部,将接头本体阶梯部挤压收紧而形成挤压收紧部,由所述挤压收紧部将法兰部夹持在与隔板部的之间,从而将套管固定在接头本体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