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管接头的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642C

    公开(公告)日:2001-12-26

    申请号:CN96101431.8

    申请日:1996-01-31

    Abstract: 一种即使是很小的膨胀管接头也能够以高的形状精度进行生产的方法。实现方法是:步骤1,通过挤压加工形成有底筒状挤压筒体2;步骤2,将挤压筒体2用冲压机通过压力加工而制成膨胀筒体2′;步骤3,将膨胀筒体2′的底部冲孔。步骤2是采用以下金属型模来进行的:下型3、上型4、第1冲头5、第2冲头6、脱模销7、设置于下型3上的第1退油通路32、设置于冲头6上的第2退油通路60和设置于脱模销7上的第3退油通路。由于压力加工时油可以顺利地流出,因而可以以稳定的形状精度进行生产。

    检查装置以及检查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2143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102655.3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本发明的检查装置使得能够对在检查对象物的内面设置的内螺纹部的表面上的异物进行检测。照相机(42)从管头(10)的外部拍摄内螺纹部(12)的表面,沿内螺纹部(12)的螺纹牙棱线方向排列配置的红色照明用光源(40R)及蓝色照明用光源(40B)以隔着照相机(42)的方式,对内螺纹部(12)的表面照射光。解析部(50)取得在照射光时由照相机(42)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基于在照射红色照明用光源(40R)及蓝色照明用光源(40B)各自的光时的拍摄图像所表示的影子的信息,对内螺纹部(12)的表面上的异物进行检测。

    检查装置以及检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21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102655.3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本发明的检查装置使得能够对在检查对象物的内面设置的内螺纹部的表面上的异物进行检测。照相机(42)从管头(10)的外部拍摄内螺纹部(12)的表面,沿内螺纹部(12)的螺纹牙棱线方向排列配置的红色照明用光源(40R)及蓝色照明用光源(40B)以隔着照相机(42)的方式,对内螺纹部(12)的表面照射光。解析部(50)取得在照射光时由照相机(42)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基于在照射红色照明用光源(40R)及蓝色照明用光源(40B)各自的光时的拍摄图像所表示的影子的信息,对内螺纹部(12)的表面上的异物进行检测。

    软管接头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884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35930.2

    申请日:2008-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3/207 Y10T29/49432 Y10T29/49435 Y10T29/499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管接头金属部件(10)的制造方法,其可以利用冷锻的一系列工序制造高精度的内接头部(20)。软管接头金属部件(10)具有:接头头部(14),其具有连接孔(14a);以及内接头部(20),其具有内接头孔(22a),通过对圆柱形的棒状原料(12A)依次实施冷锻而制作。即,从棒状原料的一端部,沿轴心形成第1预备加工孔(14Aa),同时从棒状原料的另一端部,沿轴心形成第2预备加工孔(22Aa)。第2预备加工孔与第1预备加工孔连接,形成为直径小于第1预备加工孔,大于内接头孔。然后进行使第2预备加工孔的周边部成为内接头部的加工。其中,如果使第2预备加工孔的内径为d5,使内接头孔的内径为d3,则d5/d3为1.1~3。

    软管接头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8842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35930.2

    申请日:2008-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3/207 Y10T29/49432 Y10T29/49435 Y10T29/499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管接头金属部件(10)的制造方法,其可以利用冷锻的一系列工序制造高精度的内接头部(20)。软管接头金属部件(10)具有:接头头部(14),其具有连接孔(14a);以及内接头部(20),其具有内接头孔(22a),通过对圆柱形的棒状原料(12A)依次实施冷锻而制作。即,从棒状原料(12A)的一端部,沿轴心形成第1预备加工孔(14Aa),同时从棒状原料(12A)的另一端部,沿轴心形成第2预备加工孔(22Aa)。第2预备加工孔与第1预备加工孔连接,形成为直径小于第1预备加工孔,大于内接头孔(22a)。然后进行使第2预备加工孔的周边部成为内接头部(20)的加工。

    膨胀管接头的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066A

    公开(公告)日:1997-08-06

    申请号:CN96101431.8

    申请日:1996-01-31

    Abstract: 一种即使是很小的膨胀管接头也能够以高的形状精度进行生产的方法。实现其方法是:步骤1,通过挤压加工形成有底筒状挤压筒体2;步骤2,将挤压筒体2用冲压机通过压力加工而制成膨胀筒体2′;步骤3,将膨胀筒体2′的底部冲孔。步骤2是采用以下金属型模来进行的:下型3、上型4、第1冲头5、第2冲头6、脱模销7、设置于下型3上的第1退油通路32、设置于冲头6上的第2退油通路60和设置于脱模销7上的第3退油通路。由于压力加工时油可以顺利地流出,因而可以以稳定的形状精度进行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