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励磁型悬浮磁铁用磁轭及混合励磁型悬浮磁铁

    公开(公告)号:CN117393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51823.4

    申请日:2023-10-18

    Inventor: 杨晨 何云风 华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励磁型悬浮磁铁用磁轭及混合励磁型悬浮磁铁,涉及高速磁浮列车技术领域,磁轭包括铁芯、永磁体、无磁钢板和铆钉,铁芯内部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孔,永磁体安装于通孔中,两个无磁钢板分别连接于铁芯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部,无磁钢板用于夹紧固定永磁体。具体来说,通过将永磁体安装在铁芯内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孔中,之后将两个无磁钢板连接于铁芯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使永磁体密封于铁芯内部,如此内置式结构,使永磁体不会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侵蚀,防止铁屑吸附引起的永磁体表面磕碰,影响其表面处理,能够避免易损坏永磁体的问题,从而使磁轭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同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一种超导磁浮铁路及其牵引线圈

    公开(公告)号:CN113539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925795.7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浮铁路及其牵引线圈,其中,牵引线圈包括:内框;绕制于内框的导体;连接于导体最内匝导线的内端子;连接于导体最外匝导线的外端子;包覆在导体表面的线圈浇注体。在本方案中,具有用于支撑导体绕线的内框结构,不仅可提高牵引线圈的机械强度,而且还可降低大截面导体绕制时的难度,使得导体绕制简单且精度高,且线圈浇注时可基于内框定位,降低浇注工艺难度;基于此设计,本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制造工艺简单等特点。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用超导电磁铁及中低速磁悬浮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23387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96164.0

    申请日:2020-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速磁悬浮车辆及中低速磁悬浮用超导电磁铁,包括电磁铁组件、内极板和外极板,电磁铁组件设于内极板和外极板间,电磁铁组件包括:套装以形成承装液氮的密闭腔体的杜瓦外筒和杜瓦内筒,杜瓦内筒形成用以安装铁芯的中空通孔;杜瓦内筒处于密闭腔体的内壁上套设有超导线圈。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中低速磁悬浮用超导电磁铁,杜瓦外筒和杜瓦内筒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承装液氮;杜瓦内筒形成安装铁芯的中空通孔,杜瓦内筒处于密闭腔体的内壁上套设超导线圈。相较于现有技术,超导线圈载流能力大,降低线圈匝数及重量,且超导线圈不存在损耗发热,避免线圈温升高影响整车悬浮能力,提高整车效率。

    一种电磁铁线圈绝缘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5835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754616.7

    申请日:2016-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铁线圈绝缘处理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和滚盘。在真空压力浸漆时,吊装工具直接作用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而不是直接作用在电磁铁上,从而不会损伤电磁铁表面的线圈本体绝缘,烘焙固化过程,吊装工具直接作用在滚盘上,且没有直接作用在电磁铁上,也不会损伤电磁铁的线圈本体绝缘。本方案中通过电磁铁线圈绝缘处理装置降低了电磁铁在绝缘处理过程中对线圈本体绝缘的损伤,保证了电磁铁绝缘处理后漆膜的完整性,通过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实现了对电磁铁尺寸和外形的控制,保证了电磁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直流电磁铁吸力测量试验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22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62993.2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直流电磁铁吸力测量试验方法,采用导磁金属材质的次极板、直流电磁铁和力传感器进行测试,直流电磁铁与电源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次极板水平平铺在试验台上;接着在次极板上放置力传感器,在力传感器上放置直流电磁铁,使直流电磁铁与次极板平行并将直流电磁铁与次极板之间的间隙调整至直流电磁铁的工作气隙;然后将压力传感和电源系统分别与上位机连接,电源系统对直流电磁铁进行通电控制,力传感器将感应到的压力信号传输至上位机中,上位机通过分析计算得到直流电磁铁的吸力,并得出间隙、电流与吸力的关系曲线。本发明得到间隙、电流与吸力的关系曲线,完成直流电磁铁的吸力指标测量,形成对直流电磁铁吸力规范、精准、高效的测量。

    电机绕组供电引出线防水密封结构及直线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556683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90481.8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组供电引出线防水密封结构,包括电机机座安装部、绕组引出线、接线柱和绝缘座;绝缘座插装在电机机座安装部的安装孔,且绝缘座外部处具有第一肩部;接线柱从外侧插入至绝缘座且内端在电机机座安装部内侧露出,且接线柱外部处具有第二肩部以与绝缘座外侧相抵接;在电机机座安装部内侧,绕组引出线与接线柱之间导电连接;在电机机座安装部内侧,绕组引出线与接线柱之间连接处外包有绝缘紧缩带,绝缘座内端在电机机座安装部内侧露出,绝缘座内端外侧具有横向凸起,绝缘紧缩带包裹在绝缘座内端上且包裹横向凸起上。所以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机绕组供电引出线在机座处防水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

    一种双边动初级式直线电机及其气隙稳定控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5187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911927.3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隙稳定控制机构,包括长次级定子、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长次级定子上的短初级动子,所述长次级定子的表面上沿延伸方向立设有次级板,且所述次级板的两侧表面上均设置有沿其延伸方向分布的横向定位滑轨,所述短初级动子包括用于盖设于所述次级板顶面的动子框架,所述动子框架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次级板对称分布的铁芯绕组,且所述动子框架的两侧内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横向定位滑轨配合滚动的横向导向轮。本发明能够实现直线电机动子与定子之间气隙稳定控制,防止运行过程中气隙产生波动。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双边动初级式直线电机,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一种牵引电机三相引出线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6406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480077441.X

    申请日:2014-04-08

    Abstract: 一种牵引电机三相引出线方法及装置,在定子上将定子线圈的引线头进行串/并联连接,再与三相引出线进行连接,三相引出线向上越过定子压圈,通过端盖进入接线盒,电机接线盒与端盖相配合,再将三相引出线固定在接线盒内,对三相引出线的出线孔进行密封,三相引出线的形状与端盖形状相关,通过接线盒对三相引出线进行固定;为了保证三相引出线运行可靠,对三相引出线的出线孔进行封闭处理,使得三相引出线与定子端盖处于封闭状态;将三相引出线的出线孔处用绝缘材料进行填塞,并将绝缘材料与定子一同浸漆,保证三相引出线与出线孔的绝缘距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