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3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48879.5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型电源线转接连接器,包括接线绝缘体、基础套筒和活动套筒,接线绝缘体上开设有接线端口,接线端口内设有接触件,基础套筒和活动套筒分别套设在接线绝缘体两侧的接线端口外侧,导线的两端分别伸入基础套筒和活动套筒的内部并与接触件连接,基础套筒与接线绝缘体独立连接,活动套筒与接线绝缘体或基础套筒可拆卸连接,在对活动套筒一侧的接线端口的导线进行拆接时,只需对活动套筒进行拆卸即可,不用将基础套筒和活动套筒全部拆卸,也就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即使仅为了露出一侧接线端口,也要将套筒完全卸下并同时露出两个接线端口,减少了多余操作的同时也降低了套筒的拆卸次数,增加产品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28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318755.1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接触件和压线锁紧片,均位于所述壳体中;扳手,通过铰接轴铰接装配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扳手具有操作部和锁紧施力部,在操作所述扳手正向转动时,所述锁紧施力部顶推所述压线锁紧片,使所述压线锁紧片将相应导线压装在所述接触件上;所述压线锁紧片固定装配在所述壳体中,压线锁紧片具有悬伸段,该悬伸段上设有压线部,在所述扳手正向转动时,所述锁紧施力部顶压所述悬伸段正向弹性变形,使所述压线部将相应导线压装在所述接触件上。这样,在连接器的壳体中只需要预留供压线锁紧片的悬伸段正向变形的空间,大大减小了压线锁紧片在压紧导线过程中的占用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45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328615.2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40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连接器及其密封接触件,密封接触件包括两端的大径段以及连接两端大径段的中部小径段;还包括密封体,位于接触件的中部小径段处,并将中部小径段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密封包裹,密封体在插接方向上的投影至少能够覆盖两大径段中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最大尺寸较小的那个;在密封接触件装配于对应的安装腔内时,密封体与安装腔的腔壁密封配合。密封体隔断了两大径段所在空间,使两侧空间不能相互连通,达到了在插接方向上仅通过接触件传递信号,其他物质的传递会被密封体隔断的密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22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1168499.6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线端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依靠弹片的弹性形变来补偿不同尺寸导线与压线体之间的距离而导致的压接容易失效、稳定性差的问题。电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供导线进入的压接腔;压线体,转动装配或移动装配在壳体上;壳体上配置有与压线体锁止配合的锁止部件;压线体在其转动或移动行程内可在多个位置与锁止部件锁止,以压紧不同线径的导线实现导电连接。压线体具有多个与锁止部件配合的位置,操作人员通过选择不同的位置来适配不同尺寸的导线,压线体所处的位置与导线径向尺寸对应,在每个位置上都能与壳体上的锁止部件配合压紧导线。
-
公开(公告)号:CN11137089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213635.5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组件及使用该连接器组件的电气设备。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主体和导电件,连接器主体固定到电气设备的外壳上,导电件导电连接到电气设备的电路板上;导电件包括导电悬臂和导电端子,导电悬臂具有固定端和悬伸端,固定端固定在连接器主体上,悬伸端用于伸到电路板板面的一侧;导电端子设置在悬伸端上并能够压紧到电气设备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器组件的导电件为导电悬臂和导电端子,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焊接导线和压接端子作为导电件的连接器组件相比,不需要焊接导线和压接端子的操作,连接方便,同时悬伸端能够直接伸到电路板板面的一侧,安装操作也不再受限于导线长度和弯曲半径,安装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909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52141.2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2 , H01R13/46 , H01R13/6581 , H01R13/652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屏蔽连接器、插头及插座,该屏蔽连接器包括前端对插的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和插座均具有外壳体,插座外壳体内装配有通过尾部的插座屏蔽接地簧与设备面板接触导通的导电套筒,插头外壳体内装配有供导电套筒插入的导电内壳体,在连接器插合时,该导电内壳体通过其内壁上的插头屏蔽接地簧实现与导电套筒的导通。本发明通过在插头端增设导电内壳体、插座端增设导电套筒,并通过插头屏蔽接地簧实现插头和插座端屏蔽的导通,通过导电套筒尾部的插座屏蔽接地簧实现与设备面板的导通,从而实现了整个屏蔽链路的导通,满足外壳体不导电的屏蔽连接器屏蔽导通需求。具有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且连接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638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28379.5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向阳 , 王恒 , 邹宏飞 , 李立新 , 张志中 , 韩云钊 , 李卫可 , 武学顺 , 徐耕 , 全硒硼 , 柳先波 , 田旭 , 许蔚 , 习冰寒 , 闫奉献 , 李晓月 , 胡竣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法兰插座、PCB插座,连接器包括法兰插座,法兰插座包括法兰插座壳体,所述法兰插座壳体上设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在使用时沿Z向贯穿面板并插入机柜内;所述接触件的至少一侧具有接触件导电部,接触件导电部位于所述接触件的X向一侧;连接器还包括PCB插座,PCB插座包括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X向一侧具有导电体导电部,导电体导电部用于与所述接触件导电部沿X向贴合以实现导电连通;所述接触件导电部和导电体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可沿X向弹性活动的弹性导电部;所述接触件导电部和导电体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在Z向延伸布置;所述接触件导电部和导电体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在Y向延伸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65981.3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21 , H01R13/24 , H01R13/516 , H01R13/74 , H01R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接连接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印制板连接时存在的容差能力差、装配维护不方便的问题。转接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为连接端,壳体的后端为插接端;接触件,固定在壳体中,接触件包括朝前延伸的悬伸部分,悬伸部分的前端为用于与设备箱体内导电部件相接的压接端,压接端与所述导电部件在垂直于插接方向上压接连接;壳体内在对应于所述悬伸部分的位置处设置有供悬伸部分在压接方向上变形的避让空间;螺纹锁紧套,处于压接端的内侧,压接端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螺纹锁紧套的内孔对应,且用于供适配锁紧件穿过,以使适配锁紧件带动螺纹锁紧套动作,将压接端与导电部件压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0169402.2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426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连接器壳体组件及连接器插针,连接器包括壳体组件和用于安装到壳体组件中的插针,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端部的绝缘体,绝缘体上设有供所述插针安装的插针安装孔,所述插针上设有凸起,所述插针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内凸台;内凸台具有供所述凸起进入的凹槽和用于对进入内凸台的凸起进行轴向挡止的挡止面;所述壳体组件与插针之间设有用于轴向顶推所述凸起的顶推结构。装配时将凸起与内凸台上的凹槽对齐,插入插针,旋转插针,使凸起与凹槽周向错开,插针在顶推结构和内凸台的挡止面之间被轴向定位。相比于现有技术,降低了插针安装难度,定位可靠,具有多次取卸的功能,方便后期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825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54940.1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42 , H01R13/46 , H01R12/71 , H01R13/639
Abstract: 一种接插件,包括用于安装在箱体的面板上或与箱体的面板为一体化结构的外壳体,装配时限位在外壳体内同时前端凸出于外壳体用于与印制板接插件插接配合或与印制板直接连接进行信号传输且维护时能够从外壳体内卸掉的插芯。采用前述结构在维护时,只需将插芯直接从外壳体内卸掉即可进行维修,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简便,能够减少拆卸步骤,提高作业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