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接触电连接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39375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164672.2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接触电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端接触组件和旋转端接触组件,固定端接触组件包括固定支撑单元和接触单元Ⅰ,接触单元Ⅰ安装在固定支撑单元上;旋转端接触组件包括旋转支撑单元和接触单元Ⅱ,接触单元Ⅱ安装在旋转支撑单元上;旋转支撑单元与旋转轴连接,旋转端接触组件可以绕旋转轴转动,从而使旋转端接触组件上的接触单元Ⅱ与固定端接触组件上的接触单元Ⅰ进行连接导通。本发明可以实现盲插,对插精度高,不需要手动插拔,不需要拖拽线缆,提高了充电的连接效率和安全性。

    局部屏蔽连接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0646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168514.7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局部屏蔽连接器。局部屏蔽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接触件,接触件前端为插接端,接触件后端为接线端,壳体的后端设有向后凸出的后凸台或者开口向后的凹槽,至少一个接触件孔为延伸至后凸台或者凹槽的第一接触件孔,处于后凸台或者凹槽旁侧的接触件孔为第二接触件孔,屏蔽套筒导电套装在后凸台上或者导电插装至凹槽内,屏蔽套筒用于屏蔽第一接触件接线处,屏蔽套筒后端为用于与线缆屏蔽层导电连接的屏蔽层连接端。通过壳体后端的屏蔽套筒,保证对第一接触件接线处的屏蔽,提高了抗干扰能力,解决了目前的连接器由于无法对接线处接触件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行屏蔽造成的连接器屏蔽性能差问题。

    一种光交叉互联组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1849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351500.2

    申请日:2019-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交叉互联组件。光交叉互联组件包括主板体和多个插芯部件,主板体内部设置有光交叉连接矩阵;插芯部件与光交叉连接矩阵通过光路连接,插芯部件包括插芯壳体和穿装在插芯壳体内的光纤,至少一个插芯部件内插装有模场扩大的光纤,部分插芯部件构成输入接口,部分插芯部件构成输出接口;模场直径扩大的光纤是指对接端处模场直径大于9μm的光纤。本发明中构成光交叉互联组件的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的插芯部件中,至少一个插芯部件采用模场直径扩大后的光纤,相较于普通光纤,对接偏离和灰尘对模场直径扩大后的光纤影响较小,能够显著提高光耦合效率和光纤端面的光损伤阈值,降低了光交叉互联组件的互联传输损耗。

    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及其接触件

    公开(公告)号:CN105932446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76472.6

    申请日:2016-05-31

    Inventor: 李永聪 李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53 H01R12/55 H01R12/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及其接触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及电路板时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发明的集成式电接线端子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导线伸入压线端中并带动压线端将其压紧即可实现对导电的连接,在连接电路板时只需要将电路板插入对插端即可,所以在电接线端子的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插拔导线及电路板即可完成装拆,极大地简化了导线及电路板与电接线端子的连接时的操作流程。

    一种减少插拔力的连接器插头、插座及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4614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264145.7

    申请日:2022-03-17

    Abstract: 一种减少插拔力的连接器插头、插座及组件,所述的插头中设有插头接触件和旋转挤压部件,插座中设有插座接触件,所述插头接触件在旋转挤压部件挤压下发生位移进而与插座接触件接触;所述插头的外部设有可沿插头与插座的插拔方向移动的滑块,该滑块通过插头外壳内的连杆与旋转挤压部件端部设置的摇臂连接,所述滑块的直线运动经由连杆传递至摇臂,使之带动旋转挤压部件转动,从而压迫插头接触件进行位移或使其复位。连接器的锁紧或解锁通过滑块操作,使锁紧或解锁动作的施力方向与连接器的对插或拔出的施力方向一致,将连接器的对插(拔出)与锁紧(解锁)操作保持在同一个动作方向上连续完成。提高了产品的对插锁紧效率。

    一种具有抗拉拽功能的模块化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52756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99426.5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一种具有抗拉拽功能的模块化连接器,包括定位框和端子绝缘体模块,所述的端子绝缘体模块包括配装在一起的端子绝缘体和绝缘压板,端子绝缘体外侧设有至少两个下凸起,定位框的对应侧壁上设有与相应下凸起的下端面配合定位的下凸台;在绝缘压板外侧设有至少两个上凸起,上凸起的上端面与设在对应侧壁上的上凸台的下端面配合定位。解决了模块化连接器端子绝缘体与绝缘压板的结合面不抗拉拽、不抗冲击振动的难题,具有更高可靠性和适应性,降低了结合面的连接要求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84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32433.0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以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数据传输单元,第一数据传输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光信号接收端,第二数据传输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光信号发送端,光信号接收端通过光纤与光信号发送端连接。发送方法的步骤:数据发生源向数据传输单元发出N路电信号聚合转换,生成M路的电信号,并通过光电转换装置转换为T路光信号。接收方法的步骤:光信号源向数据传输单元发出T路光信号,并通过光电转换装置转换成M路电信号;M路电信号进行信号分离,得到目标信号并发送至数据应用端。通过电信号复用后转换为光信号,传输的链路比较简洁,同时增加以太网传输路数的时候只需要增加软件接口的配置,不需要重新增加铺设光纤数量。

    一种端子组件及其母端子、公端子

    公开(公告)号:CN1146289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15792.6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组件及其母端子、公端子,端子组件包括前端相插合的公端子和母端子,母端子包括母端子本体和弹性体,母端子本体的前端为接触部,接触部包括周向布置的多个悬臂梁,接触部在靠近其前端处设置有止动结构,弹性体套设在多个悬臂梁所围成的母端插孔外,并为各悬臂梁提供朝母端插孔内部变形的力,止动结构用于限制弹性体在母端子轴向至少一个位移方向上的运动。本发明通过弹性体能将各个悬臂梁箍紧收束,公母端子插合时,弹性体施加于悬臂梁的内收力将悬臂与公端子贴紧,提高了插合状态下的接触力和接触可靠性,进而实现传输功率的提升。

    局部屏蔽连接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0646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168514.7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局部屏蔽连接器。局部屏蔽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接触件,接触件前端为插接端,接触件后端为接线端,壳体的后端设有向后凸出的后凸台或者开口向后的凹槽,至少一个接触件孔为延伸至后凸台或者凹槽的第一接触件孔,处于后凸台或者凹槽旁侧的接触件孔为第二接触件孔,屏蔽套筒导电套装在后凸台上或者导电插装至凹槽内,屏蔽套筒用于屏蔽第一接触件接线处,屏蔽套筒后端为用于与线缆屏蔽层导电连接的屏蔽层连接端。通过壳体后端的屏蔽套筒,保证对第一接触件接线处的屏蔽,提高了抗干扰能力,解决了目前的连接器由于无法对接线处接触件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行屏蔽造成的连接器屏蔽性能差问题。

    插头、插座及连接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32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1167146.4

    申请日:2019-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插头、插座及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导电壳体、插头接触件,插头导电壳体的前端设有向前凸出的插头前凸台,至少一个插头接触件孔为延伸至插头前凸台的第一插头孔,处于插头前凸台旁侧的插头接触件孔为第二插头孔,设插头导电壳体上的插头前凸台用于与插头适配的插座上的屏蔽盲孔孔壁导电插接,以对第一插头孔接触件屏蔽。本发明的插头通过设置插头前凸台与插座的屏蔽盲孔配合对第一插头孔接触件屏蔽,在第一插头孔接触件与第二插头孔接触件之间仅设置一个插接配合面,减小了插头的周向尺寸,解决了目前的插头周向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