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孔接触件及连接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499329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361178.3

    申请日:2015-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孔接触件及连接器组件,该插孔接触件包括接触件本体,所述接触件本体上设有插孔,所述接触件本体上设有连通所述插孔与插孔接触件外且用于穿设排水通道的贯通通道。通过该贯通通道能够串设与插孔接触件绝缘配合的排水通道,这样就能够实现插孔接触件外部和插孔内部的连通,在插针接触件的插接端向插孔内插入时,插孔内的水能够通过穿设在贯通通道内的排水通道排出,消除插接阻力,保护了插孔接触件和插针接触件。

    用于航空电子设备机柜的机箱托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0729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786499.3

    申请日:201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机柜锁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用于航空电子设备机柜的机箱托架装置。该机箱托架装置包括托架和锁紧器,锁紧器包括连接杆、长度调节机构以及防松机构,连接杆的前端与托架铰接,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旋钮壳体和环扣,旋钮壳体通过螺纹装配在连接杆上,环扣套在连接杆上并且可以在连接杆上前后活动,旋钮壳体与环扣前后防脱的装配在一起,环扣固定连接有延长套,延长套的前部设有用于与相应机箱钩挂配合的钩挂结构,延长套上向前防脱的装配有可前后活动的锁帽,锁帽的前端设有用于压制相应机箱上的锁紧钩的开口,环扣与锁帽之间顶装有推压弹簧,推压弹簧向前推压锁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机箱托架装置在小空间场合使用不便的问题。

    带助拔功能的防松锁紧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00517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786672.X

    申请日:201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机柜锁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带助拔功能的防松锁紧器。该锁紧器包括连接杆、长度调节机构以及设在长度调节机构与连接杆之间的防松机构,长度调节机构包括旋钮壳体和环扣,旋钮壳体通过螺纹装配在连接杆上,环扣套在连接杆上并且可以在连接杆上前后活动,旋钮壳体与环扣前后防脱的装配在一起,所述环扣固定连接有延长套,延长套的前部设有用于与相应机箱钩挂配合的钩挂结构,延长套上向前防脱的装配有可前后活动的锁帽,锁帽的前端设有用于压制相应机箱上的锁紧钩的开口,环扣与锁帽之间顶装有推压弹簧,推压弹簧向前推压锁帽。本发明解决了有锁紧器在小空间场合使用不便的问题。

    连接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38791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786607.7

    申请日:2014-12-18

    Inventor: 李向辉 张晓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包括接触件和设置有接触件安装孔的绝缘体,接触件包括前端为插接端的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置有周向止转结构,接触件安装孔包括供周向止转结构装入的方形孔段,周向止转结构包括板形本体,板形本体的左端一体向上弯折有上止转板,上止转板具有与方形孔段的左侧孔壁对贴设置的左侧平面;板形本体的右端一体向下弯折有下止转板,下止转板具有与方形孔段的右侧孔壁对贴设置的右侧平面,左、右侧平面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连接器中的接触件的周向止转结构因需机加工止转而导致周向止转结构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一种电连接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0562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786497.4

    申请日:2014-12-18

    Inventor: 李向辉 张晓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接触件和设置有接触件安装孔的绝缘体,接触件包括前端为插接端的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置有周向止转结构,接触件安装孔包括供所述周向止转结构装入的方形孔段,周向止转结构包括板形本体,板形本体的左端一体向上弯折有上止转板,上止转板具有用于与所述方形孔段的左侧孔壁对贴设置的左侧平面;板形本体的右端一体向下弯折有下止转板,下止转板具有用于与所述方形孔段的右侧孔壁对贴设置的右侧平面,左、右侧平面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连接器中的接触件的周向止转结构因需机加工制作而导致周向止转结构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一种插针接触件及连接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499330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61186.8

    申请日:2015-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针接触件及连接器组件,该插针接触件包括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上设有绝缘密封件,所述绝缘密封件具有在插接端位于插接工位处时用于与排水通道密封配合面密封配合以封堵通道内端开口的绝缘密封件密封配合面。在插针接触件的插接端位于插接工位处时,绝缘密封件密封配合面能够与插孔接触件上的排水通道密封配合面密封配合并将排水通道封堵,这样排水通道内的水就被绝缘密封件封闭隔离,实现插接端与排水通道内的水的密封隔离,保证了电连接器能够正常导电。

    大电流电连接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3880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74856.4

    申请日:2014-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该大电流电连接器包括插孔后套以及装配在插孔后套中的芯套,芯套为冠带或者扭簧,所述芯套在插孔后套中沿插孔后套的周向形成首尾相接的筒式结构并且与插孔后套过盈配合。在与适配插针配合时,该大电流电连接器的插孔接触件不会给插针的偏斜移动留出余地,从而可大大提高与插针配合的可靠性,另外,由于芯套与插孔后套之间是过盈配合,从而可大大增加芯套与插孔后套之间的压力,降低插孔接触件整体的电阻。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大电流电连接器解决了现有大电流电连接器插接不可靠以及电阻大的问题。

    线簧式转接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3876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01376.5

    申请日:2014-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14 H01R13/2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线簧式转接连接器。该线簧式转接连接器包括面板壳体,面板壳体上设有通透的安装孔,安装孔中装配有线簧接触件,线簧接触件包括两端的两触头以及连接在两触头间的弹性部,弹性部包括螺旋弹簧,弹性部的螺旋弹簧至少有内外两层,至少位于最外层的螺旋弹簧通过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触头固定连接。该线簧式转接连接器的线簧接触件从结构上来看实际上是相当于将多个螺旋弹簧叠加在了同一轴线上,由此使得弹性部较小的形变量即可提供较大的弹性力,从而可降低螺旋弹簧对材料的要求,降低接触件的制造成本,同时,叠加在一起的螺旋弹簧难免地会产生多点接触,从而还可以产生降低接触件电感的效果。

    一种电连接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0562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86497.4

    申请日:2014-12-18

    Inventor: 李向辉 张晓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接触件和设置有接触件安装孔的绝缘体,接触件包括前端为插接端的接触件本体,接触件本体上设置有周向止转结构,接触件安装孔包括供所述周向止转结构装入的方形孔段,周向止转结构包括板形本体,板形本体的左端一体向上弯折有上止转板,上止转板具有用于与所述方形孔段的左侧孔壁对贴设置的左侧平面;板形本体的右端一体向下弯折有下止转板,下止转板具有用于与所述方形孔段的右侧孔壁对贴设置的右侧平面,左、右侧平面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连接器中的接触件的周向止转结构因需机加工制作而导致周向止转结构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6994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74236.6

    申请日:2014-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该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和接收端各自包括磁芯和线圈,磁芯包括内圈、外圈和基座,内、外圈均通过其各自的相应端固定在基座上,线圈缠绕在内圈上,内圈的远离基座的一端凸出于外圈的相应端。由于本发明的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的发射端以及接收端的磁芯的内圈的远离基座的一端凸出于外圈的相应端。因此,可以更好的引导电磁场在更广的范围内分布,从而使得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的电力传输的距离更远、范围更广,从而可降低对磁芯形状的要求,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既符合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尺寸,又可以满足其对传输距离的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