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864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18878.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631 , H01R13/40 , H01R13/46 , H01R24/00
Abstract: 一种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其中的插座连接器包括座体、贯穿座体设置的接触件,以及围绕接触件设在座体一侧的第一壳体和设在座体另一侧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用于与适配插头连接器配合安装,构成第一壳体的周边侧壁高度相等,且低于接触件外绝缘体的高度,在接触件外绝缘体上设有用于引导适配插头连接器插装的引导及防错插键位筋。可使第一适配插头连接器从一个方向与插座连接器配装,并可使第二适配插头连接器从另一不同方向与插座连接器配装,扩大了插座连接器的通用性,提高了安装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9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67142.6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板组件及电池模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为实现正、负极同侧出线而导致的装配步骤繁琐、产品次品率高的问题。线束板组件包括支撑板、导电片和印制板,导电片由分为跨接导电片和短接导电片,本发明中的线束板组件通过布置连接导电片及引出导电片与单体电池的连接方式,且通过设计连接导电片中与单体电池的电极所适配的电极安装位的位置,来使正、负极以“正负-负正-正负……”这种规律布置的电池组来实现同一侧出线,避免正极连接板、负极连接板分两侧布置而造成空间浪费,同时操作人员在组装电池组时,无需特别注意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式,仅需保证电极以“正负-负正-正负……”这种方式布置,操作简单,容错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93169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74983.X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其线束板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为实现正、负极同侧出线而导致的装配步骤繁琐、产品次品率高的问题。线束板组件包括支撑板、导电片和印制板,通过布置导电片中连接导电片及引出导电片与单体电池的连接方式,且通过设计连接导电片中与单体电池的电极所适配的电极安装位的位置,来使正、负极以“正负-负正-正负……”这种规律布置的电池组来实现同一侧出线,避免正极连接板、负极连接板分两侧布置而造成空间浪费,同时操作人员在组装电池组时,无需特别注意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式,仅需保证电极以“正负-负正-正负……”这种方式布置,操作简单,容错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2949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67106.X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其线束板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板组件上正、负极接线端布置在线束板两端而带来的电池包能量密度低的问题。线束板组件,用于连接电池组中的电池单元;线束板组件包括:支撑板、串接导电片、第一引出导电片和第二引出导电片;第一引出导电片布置在支撑板在y向上的第一端;第二引出导电片包括连接部分和转接部分,连接部分位于支撑板在y向上的第二端,转接部分背向连接部分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板在y向上的第一端,用于实现第一、二引出导电片上与外接线路连接的部分位于同一侧;连接部分沿x向延伸,连接部分与两行串接导电片组合围成了U形结构,所述印制板设置在U形结构的开口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48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27832.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用FPC接插件端固定结构,包括塑料基板和FPC组件,塑料基板上设有供FPC组件上的补强板插入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有盖在补强板上的上限位面、挡在补强板前端的前限位面以及挡在补强板一侧的侧限位面;所述补强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卡接件内设有与该卡槽限位配合的卡扣。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卡接件与卡扣结合的组合固定结构,通过塑料采集基板上的卡接件实现卡槽FPC接插件端的2个移动自由度,通过与卡扣结构配合限制了FPC接插件端的1个移动自由度,至此共同实现了接插件的固定,同时卡接件入口的端面设置斜倒角以引导FPC接插件端的安装,该固定结构具有方便可靠易操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316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174983.X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02 , H01M50/503 , H01M50/519 , H01M50/204 , H01M50/258 , H01M50/2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其线束板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为实现正、负极同侧出线而导致的装配步骤繁琐、产品次品率高的问题。线束板组件包括支撑板、导电片和印制板,通过布置导电片中连接导电片及引出导电片与单体电池的连接方式,且通过设计连接导电片中与单体电池的电极所适配的电极安装位的位置,来使正、负极以“正负‑负正‑正负……”这种规律布置的电池组来实现同一侧出线,避免正极连接板、负极连接板分两侧布置而造成空间浪费,同时操作人员在组装电池组时,无需特别注意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式,仅需保证电极以“正负‑负正‑正负……”这种方式布置,操作简单,容错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22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72680.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422 , H01R13/516 , H01R13/08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和接触件,在插头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弹性结构件,弹性结构件的内侧设有与接触件配合的挤压面,弹性结构件的一端设置有止退结构,弹性结构的另一端与插头壳体内壁上的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形成对所述接触件的径向约束;所述接触件设置有与所述挤压面配合的第一端,所述接触件的外壁设置有容纳所述止退结构的止挡结构。本发明无需额外配套固定接触件的固定件,降低了接触件装配的难度和连接器的制造成本,提高了连接器的装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11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0983542.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2 , H01R13/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解锁保护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插头壳体上的把手、滑动设置在插头壳体上的锁止片和安装在插头壳体端部的尾盖,所述锁止片通过滑动扣合在把手上以锁紧把手,所述尾盖上卡设有锁紧片,锁紧片在尾盖上的卡设方向垂直于锁止片的滑动方向,锁紧片处于尾盖上的锁紧位置时,锁紧片前端抵住锁止片的后端,以限制锁止片向解锁位置滑动,在外力撬动作用下锁紧片离开尾盖上的锁紧位置,以解除对锁止片的滑动限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锁紧片对锁紧把手的锁止片进行锁定,在锁紧片未被工具解锁之前,无法手动解除把手的锁紧状态,进而提高高压连接器和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2949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1167106.X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19 , H01M50/503 , H01M50/284 , H01M50/298 , H01M50/258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其线束板组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板组件上正、负极接线端布置在线束板两端而带来的电池包能量密度低的问题。线束板组件,用于连接电池组中的电池单元;线束板组件包括:支撑板、串接导电片、第一引出导电片和第二引出导电片;第一引出导电片布置在支撑板在y向上的第一端;第二引出导电片包括连接部分和转接部分,连接部分位于支撑板在y向上的第二端,转接部分背向连接部分的一端延伸至支撑板在y向上的第一端,用于实现第一、二引出导电片上与外接线路连接的部分位于同一侧;连接部分沿x向延伸,连接部分与两行串接导电片组合围成了U形结构,所述印制板设置在U形结构的开口内。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96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167142.6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03 , H01M5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板组件及电池模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为实现正、负极同侧出线而导致的装配步骤繁琐、产品次品率高的问题。线束板组件包括支撑板、导电片和印制板,导电片由分为跨接导电片和短接导电片,本发明中的线束板组件通过布置连接导电片及引出导电片与单体电池的连接方式,且通过设计连接导电片中与单体电池的电极所适配的电极安装位的位置,来使正、负极以“正负‑负正‑正负……”这种规律布置的电池组来实现同一侧出线,避免正极连接板、负极连接板分两侧布置而造成空间浪费,同时操作人员在组装电池组时,无需特别注意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式,仅需保证电极以“正负‑负正‑正负……”这种方式布置,操作简单,容错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