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光纤长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3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38415.1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光纤长度测量系统、以及采用所述测量系统测量光纤长度的测量方法,所述测量系统包括射频信号传输链路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述射频信号传输链路主要由射频电光转换单元、测试光纤和射频光电转换单元组成。所述射频信号传输链路中,矢量网络分析仪发出的射频信号先被电光转换单元调制成光信号,光信号经测试光纤传输到光电转换单元,再被光电转换单元解调为射频信号,返回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述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矢量网络分析仪发送在不同频率点相位相同的射频信号,在传输链路的延时时间,来测量光纤的长度的。本发明的一种高精密光纤长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远量程、高稳定性的显著特点。

    一种适用于雷达目标模拟器的可调光纤延时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369131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61412.1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雷达目标模拟器的可调光纤延时模块,包括接收雷达射频信号并将其输出至射频光发射组件内的限幅低噪声放大器,射频光发射组件对雷达射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信号传输至可调光纤延时组件,可调光纤延时组件内设置有五种延时时间,光信号的延时时间通过切换可调光纤延时组件内的延时时间链路进行更改和调节,可调光纤延时组件对光信号进行延时并将延时后的光信号传输至射频光接收组件,射频光接收组件将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输出至用于保证在不同延时时间链路增益保持一致放大衰减组件;本发明工作温度范围宽,延时时间稳定,延时可调,切换时间短且延时精度高,传输雷达射频信号的频率高、带宽较宽。

    一种中频信号光端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90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82364.4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一种中频信号光端机,包括发射光端机、接收光端机,发射光端机内部集成设置有将接收的多路射频信号调制为多路对应光信号的光发射组件、将多路对应光信号合成为一路光信号的波分复用器,接收光端机内部集成设置有将合成的一路光信号分解成多路对应光信号的解波分复用器、将分解后的多路对应光信号解调为多路对应射频信号的光接收组件,发射光端机与接收光端机通过光缆连接,用于将合成的光信号从发射光端机传输至接收光端机。本发明传输距离远、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备集成度和系统可靠性;保证了相位一致性和群时延的稳定性。

    一种适用于雷达目标模拟器的可调光纤延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69131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961412.1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雷达目标模拟器的可调光纤延时设备,包括接收雷达射频信号并将其输出至射频光发射组件内的限幅低噪声放大器,射频光发射组件对雷达射频信号进行电光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信号传输至可调光纤延时组件,可调光纤延时组件内设置有五种延时时间,光信号的延时时间通过切换可调光纤延时组件内的延时时间链路进行更改和调节,可调光纤延时组件对光信号进行延时并将延时后的光信号传输至射频光接收组件,射频光接收组件将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输出至用于保证在不同延时时间链路增益保持一致放大衰减组件;本发明工作温度范围宽,延时时间稳定,延时可调,切换时间短且延时精度高,传输雷达射频信号的频率高、带宽较宽。

    一种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雷达时钟、本振信号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90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82377.1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雷达时钟、本振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将对应类别的射频信号调制为光信号的光发射模块、与对应光发射模块连接并将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的光分路器;该系统还包括将光信号解调为射频信号的光接收模块,光接收模块与光分路器分出的光信号一一对应且光接收模块与光分路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使用本发明实现了时钟、本振信号远距离多路传输;实现了时钟、本振信号之间高隔离度输出;利用光功率检测自动增益控制原理,实现时钟、本振信号高幅度一致性传输;实现了时钟、本振信号高相位一致性传输;前端设备、后端设备的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小尺寸时钟、本振信号的传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