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029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434825.X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29 , H04L67/1034 , H04L67/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云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PI负载均衡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API负载均衡系统包括主机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数据库与控制组件,主机包括IPVS模块与Agent模块;数据库,用于存储API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控制组件,用于读取数据库中的服务器信息,在感知到服务器信息存在变动时,根据服务器信息,更新IPVS模块中的转发规则表;IPVS模块,用于在接收到Agent模块发起的访问API服务器的注册请求时,基于更新后的转发规则表,确定目标API服务器,并将注册请求转发至目标API服务器。通过上述方式,实现K8S集群API服务的高可用性与扩展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254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339350.4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1/0894 , H04L41/147 , H04L4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下发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服务集群中各业务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的密集程度值,获取服务集群的配置信息的预测存用率,基于密集程度值和/或预测存用率确定各业务服务的配置收益值,根据配置收益值对服务集群的配置信息下发策略进行调整;由于本发明基于服务集群的业务服务之间的密集程度值和配置信息的预测存用率确定各业务服务的配置收益值,根据配置收益值对服务集群的配置信息下发策略进行调整,通过引入配置收益值的方式确定服务集群的配置下发需求,从而准确地按需调整配置下发策略,既保证了业务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转,又避免了冗余配置带来的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8027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183982.8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量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服务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计算待发布服务的流量权重,其中,待发布服务包括多个服务实例,流量权重是基于单个服务实例流量权重比例、发布时间窗口及发布时间变量计算得到的;基于流量权重对待发布服务进行流量预热,得到更新后的流量权重;在更新后的流量权重达到预设阈值时,对待发布服务进行发布,得到目标服务;基于目标服务进行流量重新分配。本发明通过根据流量权重对待发布服务进行流量预热后进行服务发布,并对流量进行重新分配,解决了预热时间设置不合理导致服务波动以及服务无法及时发布导致业务受损的问题,避免了服务发布初期的业务阻塞,提高了服务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968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337527.9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一致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业务系统的日志数据,并读取事件预期模型,获得事件关联关系,事件关联关系为基准应用与预期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事件关联关系查询日志数据,获得基准应用的事件数据,根据基准应用的事件数据查询日志数据,获得预期应用的事件数据,根据基准事件的事件数据和预期应用的事件数据分析基准应用与预期应用之间的数据一致性;由于本发明从实时性更高的日志数据中提炼出描述数据一致性的要素,确定出数据的一致性结果,改进了日终对账发现数据差错不及时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数据一致性分析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999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355353.9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攻击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获取多模态原始云端数据,并根据所述多模态原始数据构建多模态证据链数据库;根据所述多模态证据链数据库构建多模态人脸攻击检测模型;在接收到当前用户实时数据时,将所述当前用户实时数据输入所述多模态人脸攻击检测模型判断是否存在人脸攻击。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通过构建视觉和云网端数据多模态一套端到端统一的深度融合的人脸攻击检测模型,解决多种模型而导致的计算效率低、响应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62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431119.8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度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通过在业务请求流量进入时,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流量和灰度规则匹配树确定灰度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灰度配置信息进行流量染色得到灰度标识流量;根据匹配树流量匹配算法将所述灰度标识流量发布到目标灰度版本的服务机器。采用新的匹配树生成算法和匹配算法,节约网关机器内存和CPU资源,判断识别灰度流量的性能较高,利用树搜索而不需要穷尽遍历;采用新的灰度负载均衡算法,增加兼容、相似、拒绝等多种负载策略,网关动态路由至微服务或微服务间的灰度版本具备兼容机制,整体提升网关的高可用高性能。微服务注册灰度标识信息和负载均衡的机制不侵入任何业务代码,扩展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1121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14781.4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子商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业务处理请求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子账户的当前资源数量;基于至少一个所述子账户的所述当前资源数量,确定各所述子账户的资源数量偏离度;基于所述资源数量偏移度,从至少一个所述子账户中确定出目标子账户;基于所述目标子账户,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进行处理。本申请根据资源数量偏移度,调节资源增加和消耗请求流量,使得子账户资源配比和负载压力达到了动态均衡,解决了热点资源阻塞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业务交易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551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3732.9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异常指标分析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本发明通过根据灰度场景下预设样本用户触发的交易数据确定预设核心指标的第一指标数据;对所述第一指标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获得显著性检验结果;根据预设异常分析模型对所述显著性检验结果进行拆解分析,确定目标指标异常根因,相较于现有的异常指标分析方案难以快速的定位分析异常的根因,存在人工成本高、数据准确性不够高、时效性不足的缺点,本发明通过在核心指标发生异常时,能够快速的分析定位出导致指标发生异常的根因,保证分析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0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263894.7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F18/20 , G06F21/31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认证通道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本发明通过获取各候选认证通道对应的认证特征数据;通过通道评分模型对认证特征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各候选认证通道对应的通道评分;根据通道评分从候选认证通道中选取目标认证通道。由于是采用预先根据历史沉淀数据训练的通道评分模型对各候选认证通道对应的认证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评分选取目标认证通道,保证可以选取认证成功率更高、认证成本更低的认证通道,从而提高认证通道的实际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027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337214.3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关限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网关限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请求所访问的目标API,获取预先配置的API流控规则,API流控规则中包括强限流规则和弱限流规则;获取目标API在强限流规则中的第一遍历结果,并将第一遍历结果写入结果集;判断结果集中是否存在禁止指令;若否,则获取目标API在弱限流规则中的第二遍历结果,并通过第二遍历结果更新结果集;根据更新后的结果集中是否存在禁止指令判断是否对当前请求进行限流。通过上述方式,获取基于API的强弱两级控流规则,通过强限流规则进行遍历,然后通过弱限流规则进行遍历,能够实现多个限流维度的组合,进行更智能的限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