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154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434447.0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认证方法、装置、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预定令牌的校验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校验请求信息用于校验所述预定令牌和/或预定子账号与预定主账号之间的从属关系;所述预定令牌包括所述预定子账号的账号信息;所述预定令牌用于对创建所述预定子账号的第二终端进行身份认证。本公开实施例中从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预定令牌的校验请求信息中自动获取账号信息,从而自动对创建所述预定子账号的第二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和/或校验所述预定子账号与预定主账号之间的从属关系,减少在认证平台的认证过程中用户参与的步骤,能够提高认证结果的可靠性并提高用户体验感。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84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3213.2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数据采集设备首先获取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并发送至云平台设备进行存储。数据接收设备分别向云平台设备和安全平台设备发送加密数据获取请求,得到云平台设备发送的目标加密数据和安全平台设备发送的数据密钥密文。安全平台设备接收获取请求并向数据接收设备发送数据密钥密文。数据接收设备接收到数据密钥密文后根据数据密钥对目标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目标数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加密状态,减少了传输过程中被拦截和窃取的风险,同时将加密数据和数据密钥分别存储并获取,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基于域名白名单的用户安全管控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0142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92897.0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提供基于域名白名单的用户安全管控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响应于管理平台发送的白名单规则更新消息,接收新的白名单规则;新的白名单规则包括白名单域名;根据设备Mac地址确定防火墙规则、ipset集合以及防火墙规则和ipset集合之间一对多的匹配关系;请求公共DNS服务器对白名单域名进行预解析,将解析得到的IPv4和IPv6地址写入对应设备Mac地址的ipset集合;更新白名单配置文件,通知智能DNS读取和解析更新后的白名单配置文件。本申请能够在不重启智能DNS的前提下实施更新白名单配置文件,并且能够满足在不同家庭设备下设置相同白名单网站/APP应用域名的需求。

    签名方法、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06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13682.5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签名方法、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业务平台获取第一数据;确定第一证书,并利用第一证书的公钥,对第一数据加密;向SIM卡发送签名请求;签名请求至少携带加密的第一数据和第一证书的第一标识;SIM卡接收签名请求;利用第一标识,确定第一证书,并利用第一证书的私钥对加密的第一数据进行解密;确定第二证书,利用第二证书的私钥对解密后的第一数据签名,并向业务平台返回签名结果;签名结果至少携带签名后的第一数据;第一证书与第二证书不同。业务平台接收签名结果;确定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二证书,并利用第二证书对签名结果进行验证。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采用不同证书对数据进行加密和签名,提高了签名的安全性。

    验证码生成方法、验证码生成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603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66237.0

    申请日:2021-07-07

    Inventor: 任灵 张彬彬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验证码生成方法、验证码生成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验证码生成方法,应用于服务平台,包括接收应用平台发送的用于验证码生成的请求信息,请求信息至少包括验证码的生成因子、生成验证码SIM的通信标识;根据通信标识发送包含有生成因子的报文至SIM卡,生成因子用于供SIM卡采用与服务平台共同知晓验证码生成方式生成第一验证码。相对于服务平台将生成好的验证码传输给SIM卡而言,本申请仅需要传输验证码的生成因子即可。由于在服务平台传输信息给SIM卡的过程中存在信息被劫持或泄露的情况,而本申请中的生成因子不会直接用于身份验证,验证码生成是在SIM卡内直接生成。因此本申请能够有效减少验证码泄露的情况,提高身份验证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