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分散型隧道式锚碇及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7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11418.0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力分散型隧道式锚碇及构建方法,位于地表以下地层的地下空间中,所述拉力分散型隧道式锚碇包括洞室系统、缆索构造和锚固构造;洞室系统是位于地表以下地层内的地下空间,提供缆索构造和锚固构造建造及赋存的空间;缆索构造包括主缆、散索鞍和索股,主缆从地表传递桥梁荷载至地下中的地下空间,散索鞍用于分散主缆成为多根索股;锚固构造包括锚束体、锚体,所述锚体前中部设有多个楔形空洞,并形成多个前锚面,所述前锚面提供锚束体锚固的基座,索股到达不同的前锚面并与锚束体连接。本发明桥梁荷载以拉力形式分散施加于锚体多个前表面,这有利于锚体应力的均匀分布,提高锚体稳固性的同时又通过减少锚体的体积来降低工程造价。

    一种柔性千斤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342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910066091.1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千斤顶。所述的千斤顶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活塞将缸体分隔形成上油缸和下油缸,在下油缸的下部设有加压油嘴,上油缸的上部设有退压油嘴;在活塞杆远离活塞的顶出端、或在缸体底部的下凸块上设置有柔性腔,在柔性腔内设有与腔体形状相匹配的柔性承压囊,并在柔性承压囊位于柔性腔腔口部位设有柔性承压囊垫,所述柔性承压囊垫的面积与下油缸有效出力面积相等,并与柔性腔的腔口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承压囊均通过通油孔与下油缸连通。本发明传力路径明确,解决了现有岩体力学试验中使用液压(力)钢枕、柔性千斤顶和普通千斤顶岩体受力计量不准确、受压岩体或刚性板受力不均匀和变形偏差问题,提高了岩体力学试验质量。

    一种水封石油洞库深井潜水泵除垢封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0585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59096.7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封石油洞库深井潜水泵除垢封堵装置。所述的封堵装置包括由多个截面呈倒L形的封堵片组成的圆筒状封堵器和设置在每个封堵片上的控制连杆,所述圆筒状封堵器顶面筒口内径与深井潜水泵进水口外径相匹配,圆筒状封堵器下部筒身内径与深井潜水泵电机外径相匹配、外径与水封石油洞库深井井筒内径相匹配;在圆筒状封堵器的顶面小于其筒身直径的区域底面分布有多个散热孔封堵塞,所述散热孔封堵塞的数量、形状大小及位置与深井潜水泵电机顶面散热孔相匹配。该封堵装置可以与水泵一起下送到井内,并在对水泵进行清洗除垢时对水泵与井壁之间进行封堵,大幅减少水泵除垢酸液的用量,降低运行费用,安全可靠,解决了国产水泵的结垢问题。

    一种岩质地基爆破开挖分层回弹变形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49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49786.9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质地基爆破开挖分层回弹变形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多点位移计、观测电缆、圆柱塞体、护管、取线器、测孔,测孔贯穿地基开挖层伸入地基岩体,多点位移计与观测电缆连接且安装在测孔下部的地基岩体中,圆柱塞体外侧设有护管,圆柱塞体采用小分段组成,上下无连接填充护管直到测孔孔口,多点位移计上的仪器电缆与观测电缆的一端连接,观测电缆的另一端与最下段圆柱塞体的下端头连接,取线器用于地基开挖层每分层爆破开挖完成后,将圆柱塞体取出,使得与最下段圆柱塞体连接的观测电缆与读数仪连接。本发明能直接测量地基开挖层爆破开挖中不同深度地基岩体的回弹变形,也能对上部结构施工中不同深度地基岩体的沉降变形进行观测。

    一种柔性千斤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3421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66091.1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千斤顶。所述的千斤顶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活塞将缸体分隔形成上油缸和下油缸,在下油缸的下部设有加压油嘴,上油缸的上部设有退压油嘴;在活塞杆远离活塞的顶出端、或在缸体底部的下凸块上设置有柔性腔,在柔性腔内设有与腔体形状相匹配的柔性承压囊,并在柔性承压囊位于柔性腔腔口部位设有柔性承压囊垫,所述柔性承压囊垫的面积与下油缸有效出力面积相等,并与柔性腔的腔口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承压囊均通过通油孔与下油缸连通。本发明传力路径明确,解决了现有岩体力学试验中使用液压(力)钢枕、柔性千斤顶和普通千斤顶岩体受力计量不准确、受压岩体或刚性板受力不均匀和变形偏差问题,提高了岩体力学试验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