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665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351565.9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层、数据层、应用层。基础层,实现三维图形构建,数据层工程数据的数据承载与配置,云存储、云操作、云计算及跨平台、跨硬件协同设计;数据层,提供通用的油气田地面工程材料数据库、元件数据库、二维图库和业务流程;应用层,提供二维设计、三维设计和专业设计。本发明实现了各层实现本层任务,每层功能模块实现单一任务需求;功能模块之间实现了模块间接口精炼,数据传递明确,模块间既能独立运行又能相互配合;实现了二维流程、三维可视、多专业协同、碰撞检查、出图开料等正向设计流程,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51565.9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础层、数据层、应用层。基础层,实现三维图形构建,数据层工程数据的数据承载与配置,云存储、云操作、云计算及跨平台、跨硬件协同设计;数据层,提供通用的油气田地面工程材料数据库、元件数据库、二维图库和业务流程;应用层,提供二维设计、三维设计和专业设计。本发明实现了各层实现本层任务,每层功能模块实现单一任务需求;功能模块之间实现了模块间接口精炼,数据传递明确,模块间既能独立运行又能相互配合;实现了二维流程、三维可视、多专业协同、碰撞检查、出图开料等正向设计流程,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5602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065830.2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长输管道阀室撬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及控制方法,具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交流变直流单元,所述交流变直流单元通过直流母线连接自控单元、通讯单元、阴保单元、光中继单元与蓄电池单元,同时,所述蓄电池单元通过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自控单元、通讯单元、阴保单元与光中继单元。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当市电正常时,实现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并实现向装置内的自控单元、通讯单元、阴极保护单元和光中继单元供电。当市电异常时,由蓄电池单元向自控单元、通讯单元、阴极保护单元和光中继单元供电,使用方便,显著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升设备集成化,符合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有关规范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8704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95619.7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一种高可靠性高稳压精度的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包括工业级整流模块REC2、工业级DC/DC稳压模块CON1,蓄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控模块MON1,人机交换界面,蓄电池组B2和负载L2,其特征在于:市电或工业用电电源与多个工业级整流模块输入口并联,多个工业级整流模块输出口蓄电池组B2输入或输出线并联,与多个工业级DC/DC稳压模块CON1输入端各自串联,多个工业级DC/DC稳压模块CON1输出端并联后与负载相联,蓄电池组B2的信号线与蓄电池管理系统BMS相联,工业级整流模块REC2、工业级DC/DC稳压模块的通讯口通过信号线并联于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监控模块MON1的通信口相连的信号线上。
-
公开(公告)号:CN212617599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0150816.3
申请日:2020-02-0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然气分离外输一体化装置,其包括:生产和放空分离器(1)、橇块(2)、流量计(14);所述橇块(2)为包含底层和顶层的两层结构的框架;所述生产和放空分离器(1)包括:生产分离腔(16)、放空分离腔(17)、生产集液腔(31)和放空集液腔(32)。通过集成化更高的生产和放空分离器以及两层结构的橇块设计,与传统的分离计量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多、占地小、操作方便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11666205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20106908.1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4G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模块可伸缩装置,由钢结构模块、内伸构件、外套构件、连接件、端板、长螺栓和拉结钢管所构成,端板固定在外套构件的一端,内伸构件上设有数对螺孔,角形连接件的一个端面螺接在端板上,另一个端面经一对长螺栓与内伸构件固定,内伸构件的内端套接在外套构件内,外套构件焊接在钢结构模块的钢梁上,相邻可伸缩装置经拉结钢管的法兰连接在一起,立体钢结构模块作为工作平台安装于天然气处理厂,随内伸构件经长螺栓固定位置的不同,可调节内伸构件伸入或拉出外套构件的长度,拉出时可扩大工作平台,伸入时方便存储、运输和吊装。其标准化程度高、通用性好、互换性强、配置灵活、结构坚固和便于工业化生产,有利于扩建。
-
公开(公告)号:CN212811377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2280345.0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一种高可靠性高稳压精度的直流不间断电源装置,包括工业级整流模块REC2、工业级DC/DC稳压模块CON1,蓄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控模块MON1,人机交换界面,蓄电池组B2和负载L2,其特征在于:市电或工业用电电源与多个工业级整流模块输入口并联,多个工业级整流模块输出口蓄电池组B2输入或输出线并联,与多个工业级DC/DC稳压模块CON1输入端各自串联,多个工业级DC/DC稳压模块CON1输出端并联后与负载相联,蓄电池组B2的信号线与蓄电池管理系统BMS相联,工业级整流模块REC2、工业级DC/DC稳压模块的通讯口通过信号线并联于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监控模块MON1的通信口相连的信号线上。
-
公开(公告)号:CN212130044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266120.7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油气田及管道管控式电、控、信集成小屋,包括小屋结构、小屋内设备布局、供电电源及云平台监控系统,小屋结构按供电级别设计,10 KV电源小屋设为三间室,0.4KV电源设为二间室,将电力、自控、通信等系统集成于密封、防潮、防锈、防火、防腐的金属体小屋内,实现结构一体化、配电一体化、运行管理监控一体化的“三化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快速装配式建造的油气田及管道管控式电、控、信集成小屋系统,为油田高水平、高速度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213904094U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22279338.9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设备运行监控装置,包括实施模块、指挥模块和命令模块,所述实施模块包括多个运行设备和用于分别对每个所述运行设备运行参数检测的多个检测单元,所述指挥模块包括监控平台、处理单元、诊断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命令模块包括信息平台、传递单元和执行单元,多台设备各自与各自所设的检测单元相联,检测单元与监控平台的输入接口并联,处理平台和诊断单元的输入接口分别与监控平台的输入对应接口相联,处理平台和诊断单元的输出接口与显示界面相联;信息平台的输入接口与监控平台的输出接口相联,信息平台的输出接口与传递单元的输入借口相联,传递单元的输出接口与执行单元的输入接口相联,执行单元与多台设备的各自在线显示屏并联。
-
公开(公告)号:CN207426801U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21446005.2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长输管道阀室撬装电控一体化装置,具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交流变直流单元,所述交流变直流单元通过直流母线连接自控单元、通讯单元、阴保单元、光中继单元与蓄电池单元,同时,所述蓄电池单元通过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自控单元、通讯单元、阴保单元与光中继单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当市电正常时,实现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并实现向装置内的自控单元、通讯单元、阴极保护单元和光中继单元供电。当市电异常时,由蓄电池单元向自控单元、通讯单元、阴极保护单元和光中继单元供电,使用方便,显著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升设备集成化,符合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有关规范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