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5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21244.1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固井分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气水平井截断式压裂方法,在页岩气开发区块内,选取一口水平井,确定各压裂段的位置,从趾端开始,至少每3个压裂段分为一组,从趾端开始,对第一组的最后一个压裂段进行第一次压裂,待第一次压裂结束后,从趾端开始,按顺序完成第一组内剩余各压裂段的压裂。该压裂方法,可以减缓地应力累积作用,进而减缓地层对套管的挤压变形;同时裂缝间的干扰作用会增加,形成更大范围的复杂裂缝网络,降低井筒附近应力反转的可能性,增加远场裂缝网络的复杂性,操作简便、无需下入特殊井下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08214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222331.9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固井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井用组合式套管短节及固井的方法,固井用组合式套管短节由中空的套管短节本体和外套筒组成,套管短节本体的直径小于外套筒的直径,套管短节本体穿过外套筒与外套筒同心的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在套管短节本体与外套筒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中空。由于套管短节本体和外套筒之间形成了空气夹层,使来源于套管短节本体的压力不会传递到外套筒,因而外套筒与水泥之间不会产生微间隙,从而避免气窜的产生。该结构加工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轻便、易操作、经济性好等优点,采用组合式套管短节的固井方法可广泛适用于各类高压气(油)井的固井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225079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1414.X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固井分公司
IPC: C08F220/58 , C08F220/06 , C08F4/40 , C09K8/467 , C04B24/16 , C04B1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失水功能的缓凝剂,包括AMPS、AA和引发剂,其中,AMPS与AA的单体摩尔比为(30‑80):(20‑70);引发剂为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的氧化还原体,其加量为单体质量的0.5%‑2.5%。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失水功能的缓凝剂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单体配比、反应PH值、反应温度、引发剂加量、反应时间的研究,进行精确控制制备缓凝剂时的各参数,制备的缓凝剂能够对水泥浆起到延长稠化时间的作用,同时,又不影响水泥浆失水。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803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1221244.1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固井分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气水平井截断式压裂方法,在页岩气开发区块内,选取一口水平井,确定各压裂段的位置,从趾端开始,至少每3个压裂段分为一组,从趾端开始,对第一组的最后一个压裂段进行第一次压裂,待第一次压裂结束后,从趾端开始,按顺序完成第一组内剩余各压裂段的压裂。该压裂方法,可以减缓地应力累积作用,进而减缓地层对套管的挤压变形;同时裂缝间的干扰作用会增加,形成更大范围的复杂裂缝网络,降低井筒附近应力反转的可能性,增加远场裂缝网络的复杂性,操作简便、无需下入特殊井下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21171506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22135667.3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固井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井用组合式套管短节,由中空的套管短节本体和外套筒组成,套管短节本体的直径小于外套筒的直径,套管短节本体穿过外套筒与外套筒同心的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在套管短节本体与外套筒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形中空。由于套管短节本体和外套筒之间形成了空气夹层,使来源于套管短节本体的压力不会传递到外套筒,因而外套筒与水泥之间不会产生微间隙,从而避免气窜的产生。该结构加工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轻便、易操作、经济性好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类高压气(油)井的固井作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48618.7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水平井轨迹评价的龙马溪组页岩气井产能预测方法,1,收集区域上测试井资料;2,进行分段优选;3,计算水平井各段的页岩气层参数;4,获取已试井页岩气层压裂参数;5,获取无阻流量AOFg;6,计算已试井水平段各段的含气指数Ig、压裂改造指数IFR、及CPIg;7,确定模型AOFg/MGOg=A×eB×CPIg的模型系数A、B;8,对待预测井进行分段优选;9,对待预测井各段页岩气层参数进行计算统计;10,获取待预测井页岩气层压裂参数;11,计算Igi、IFRi及CPIgi;12,计算待预测井页岩气层绝对无阻流量。本发明结合其水平段在小层中的穿行轨迹和储层品质,采用基于轨迹建立的页岩气产能预测计算模型,在实际计算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应用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452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26572.1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
IPC: E21B33/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桥塞的胶筒组件无法再较高温度下保持较大承压能力的问题,提供一种桥塞,包括中心管,包括具有柱状外周面的柱段、柱段的轴向前端为径向扩大的管头段,管头段和柱段之间形成轴肩;胶筒组件套设在柱段的外周面;挤压环,螺纹连接于柱段的轴向后端的外周面,且挤压环能够在柱段上沿轴向推进自锁,且以轴肩为位置限定对胶筒组件施加沿轴向的挤压力;其中,胶筒组件包括沿轴向依次抵接并套设在柱段外周的前扩张环组、前锥垫、中部胶筒、后锥垫以及后扩张环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胶筒组件收到多项保护,使其在加温130℃时的承压能力仍然能够达到7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1048618.7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西南测控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水平井轨迹评价的龙马溪组页岩气井产能预测方法,1,收集区域上测试井资料;2,进行分段优选;3,计算水平井各段的页岩气层参数;4,获取已试井页岩气层压裂参数;5,获取无阻流量AOFg;6,计算已试井水平段各段的含气指数Ig、压裂改造指数IFR、及CPIg;7,确定模型AOFg/MGOg=A×eB×CPIg的模型系数A、B;8,对待预测井进行分段优选;9,对待预测井各段页岩气层参数进行计算统计;10,获取待预测井页岩气层压裂参数;11,计算Igi、IFRi及CPIgi;12,计算待预测井页岩气层绝对无阻流量。本发明结合其水平段在小层中的穿行轨迹和储层品质,采用基于轨迹建立的页岩气产能预测计算模型,在实际计算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应用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4527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326627.9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
IPC: E21B23/06 , E21B33/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卡瓦结构容易出现侧向偏移或坐卡不牢固稳定的问题,提供桥塞。卡瓦结构包括:中心管,其前端设置为管头段,管头段中心内凹形成滑孔;管头段的外周沿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滑槽;滑槽的底面为朝外的滑动斜面;端头件包括前部的端头部和后部的滑轴部;滑轴部沿轴向可滑动地配合于中心管的滑孔中;多个卡瓦片,卡瓦片径向内侧的后端面斜楔配合于滑动斜面,以及卡瓦片径向内侧的前端面斜楔配合于端头部的朝外的斜面,以使在中心管相对端头件滑动时,卡瓦片通过该两个斜楔配合受到的来自管头段和端头部的作用力的合力能够驱使卡瓦片沿径向向外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会出现侧向偏移且坐卡牢固。
-
公开(公告)号:CN1087532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813225.7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IPC: C09K8/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4 , C09K220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化用复合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缓蚀剂是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30~50%、喹啉季铵盐缓蚀剂20~30%、有机胺5~15%、炔醇10~20%、无机缓蚀增效剂1~5%、有机酸1~10%、有机醇5~10%、余量为水。本发明耐温达160℃高温,同时具有溶解性优异、分散性优异、性能稳定等特点;本发明对以盐酸或土酸为主的酸液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当其加入到以盐酸或土酸为主的酸液中时,其溶解、分散效果优异,表面活性好,结焦少,凝固点低,能够与酸液形成良好的配伍效果,进而对酸液的缓蚀效果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