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32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0489452.6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通过高温烟气间接加热含油固废进行热解处理,高温烟气先流经第二热解机构再流经第一热解机构,含油固废先流经第一热解机构再流经第二热解机构。高温烟气从第二热解机构流经到第一热解机构温度逐渐降低,因此能够对含油固废先在第一热解机构阶段进行低温加热热解,再在第二热解机构阶段进行高温加热热解,以进行连续热解处理,实现热解处理过程从低温热解到高温热解的连续化,提高热解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677949.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辉 , 荆少东 , 庞会中 , 刘海丽 , 李清方 , 李毅 , 张新军 , 桂召龙 , 张建 , 徐辉 , 于惠娟 , 张婕 , 张舒漫 , 陆胤军 , 黄少伟 , 郭长会 , 周航兵 , 孟祥峰 , 闫丹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闭式循环的干热岩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地下的岩层取热子系统和地上的热能发电子系统,岩层取热子系统用于在单井中采用双管循环工艺使CO2从岩层中取出热量并携带到地面,地上热能发电子系统用于对携带热量的CO2膨胀机做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拟通过干热岩单井闭式循环、热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实现干热岩高效取热;优化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流程,借鉴补气增焓原理强化余热能回收能力,开发CO2分流再热、分级做功技术,通过复叠式动力循环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增强了循环系统对于大温差热源的适应性、弱化大流量场合的设备放大适应性问题和并强化空间紧凑性,为干热岩热功转化发电提供一种高效的动力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713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60773.5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化原油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本发明首先对原油污染土壤进行破碎处理,减小原油污染土壤的颗粒粒径,然后加入改性剂进行改性,提高土壤颗粒表面的润湿性,降低土壤颗粒结合强度,然后采用剪切方式进一步破碎土壤颗粒,使土壤颗粒与原油吸附结合的污染表面充分暴露,利于清洗试剂和土壤颗粒接触,提高洗油效果;清洗试剂由不同作用效果的助剂构成,而且依次使用不同清洗试剂的清洗方式使各种助剂充分发挥作用,溶解出土壤中的原油;最后加入吸附球,聚结吸附洗涤出的原油,避免原油与土壤的二次吸附,强化原油从土壤中的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77949.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辉 , 荆少东 , 庞会中 , 刘海丽 , 李清方 , 李毅 , 张新军 , 桂召龙 , 张建 , 徐辉 , 于惠娟 , 张婕 , 张舒漫 , 陆胤军 , 黄少伟 , 郭长会 , 周航兵 , 孟祥峰 , 闫丹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闭式循环的干热岩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地下的岩层取热子系统和地上的热能发电子系统,岩层取热子系统用于在单井中采用双管循环工艺使CO2从岩层中取出热量并携带到地面,地上热能发电子系统用于对携带热量的CO2膨胀机做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拟通过干热岩单井闭式循环、热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实现干热岩高效取热;优化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流程,借鉴补气增焓原理强化余热能回收能力,开发CO2分流再热、分级做功技术,通过复叠式动力循环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增强了循环系统对于大温差热源的适应性、弱化大流量场合的设备放大适应性问题和并强化空间紧凑性,为干热岩热功转化发电提供一种高效的动力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1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05369.7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荆少东 , 谷梅霞 , 祝威 , 李毅 , 侯影飞 , 张建 , 王利君 , 刘东杰 , 蒋弛 , 韩冰 , 朱诗月 , 谢颖燊 , 吴磊 , 傅莉 , 王田丽 , 杨阳 , 马本特
IPC: C10G5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烃污染固体废物的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原油采出液储罐、混合罐、超声清洗装置、离心机及微波破乳装置,所述超声清洗装置内设有棒状超声换能器及第二搅拌器,所述微波破乳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油水沉降池,所述离心机的下端还连接有固相物料混合机,所述固相物料混合机内添加有稻壳粉;所述固相物料混合机通过传送带连接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旋风分离器、第一段冷凝器、第二段冷凝器、第三段冷凝器及燃气储罐。本发明适于工业化的先进行超声场清洗,后利用稻壳粉与石油烃污染固体废物共催化热解,稻壳粉可降低石油烃污染固体废物热解的活化能,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16055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40776.4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B09C1/00 , B09B3/00 , B09B10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管式超声波处理装置,包括输送管道和超声波发生装置,输送管道内用于输送待处理流体,待处理流体包括石油污染土壤。本发明突破性地采用了超声波发生装置和管道进行耦合的方式,超声波发生装置能够沿与待处理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发射超声波,逆流发射超声波可以最大化超声波的冲击效果,含油土壤在管道内流动时可以被超声波破碎、分散、破乳,从而使石油从土壤中分离。由于使用超声波处理石油污染土壤或其他含油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和传统的使用加热来降解石油的方式相比,超声波消耗的能量极少,既环保又节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石油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331610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811243424.5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捕集废气中CO2的相变吸收剂。所述捕集废气中CO2的相变吸收剂由醇胺类吸收剂、胺类吸收剂、纳米颗粒、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以及水组成,且在所述捕集废气中CO2的相变吸收剂中醇胺类吸收剂、胺类吸收剂、纳米颗粒、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水的质量比为(15%~20%):(5%~10%):(0.01%~0.1%):(0.01%~0.2%):(0.01%~0.2%):(0.01%~0.1%):(70%~80%)。所述捕集废气中CO2的相变吸收剂能增大CO2的吸收容量、提高CO2的捕集率、降低对设备的腐蚀速率、提高自身稳定性、降低再生温度、降低再生能耗、提高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1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0828746.1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10L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控孔径分子筛的天然气脱氮气和二氧化碳方法和装置,涉及天然气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控孔径分子筛的天然气脱氮气和二氧化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分子筛对原料天然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吸附,得到净化天然气;所述分子筛的孔径大于0.36nm小于0.38nm。本发明采用可控孔径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该分子筛的孔径可以吸附比孔径小的氮气(0.36nm)、二氧化碳(0.33nm)等气体,甲烷分子直径(0.38nm)大于该分子筛的孔径,甲烷不被吸附,进而实现天然气中氮气和二氧化碳的脱除。
-
公开(公告)号:CN1144708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192341.8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脱硫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硫磺絮凝沉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硫磺絮凝沉淀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糖脂型生物表面活性剂6~12%,吐温型表面活性剂0~1.5%,低碳醇0.1~1%,余量的水。本发明提供的硫磺絮凝沉淀剂润湿性好,桥键作用强,其较高的润湿性可以改变硫磺的疏水性,使硫磺形成润湿体,减小粘附性;其较好的桥键作用可以促使润湿后的硫磺快速团聚,形成亲水性大颗粒硫磺,加速硫磺沉降,从而有效防止硫磺粘附和堵塞。实施例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得到硫磺絮凝沉淀剂,可以促使硫磺颗粒快速聚集沉淀,沉淀时间低至18s,产生的硫磺颗粒的粒径高达150μm。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20356.4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10G3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破乳剂及其应用、物化耦合处理油田含聚采出液的方法,属于油田采出液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复配破乳剂采用非离子破乳剂,其结构是以多胺开头的聚醚进行支链硅烷改性而得,可更好地在油水界面铺展,便于破乳,两种破乳剂复配后有利于破乳效果发挥;本发明同时添加降粘剂和润湿剂,能够降低粘度,作用在油水界面上,实现破乳分离,打开界面膜,实现油水分离。本发明所述复配破乳剂无需加热升温,可直接投加至含聚采出液,在低温条件下有效耦合于高频聚结装置,使破乳剂与分离器共同作用,提高油水分离性能,实现了含聚采出液在低温条件下的高效分离,大大降低能耗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