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4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69756.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物迁移与预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球物理的土壤污染物迁移与预警模拟方法,包括:S1、安装地球物理探测设备组件,S2、数据采集,S3、数据处理和S4、数据成像;本发明中感应电磁法一般用于快速摸底调查,快速得到地层导电度分布,查明电导率异常区域,为后续地球物理方法施工提供帮助,探地雷达主要适用于地层、地下管线位置、地下储槽位置、浅层废弃物掩埋厚度及分布、地下槽体渗漏、浅层DNAPL/LNAPL污染、重金属污染。在地下污染调查项目中,探地雷达法主要是用于查明地下金属,管线和电磁波衰减的位置,便于高密度电法布设测线和施工,高密度电法适用范围包括水文地质探测、大型地下结构物探测、地下槽体渗漏探测等。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79632.X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复杂构造区广域电磁数据校正方法,包括:根据静校正标志频率段中各测点对数电阻率均值分区绘制沿测线的第一剖面变化曲线;建立沿测线的整体视电阻率模型,对该理论视电阻率模型进行二维正演,得到测线上各测点的正演视电阻率,并计算各测点的对数电阻率均值,根据其绘制沿测线的第二剖面变化曲线;根据各测点原始的对数电阻率均值以不同半径开窗滑动平均求取趋势线,并与第二剖面变化曲线进行比对,将与该第二剖面变化曲线最接近的趋势线作为第一次校正目标趋势线,根据该第一次校正目标趋势线对第一剖面变化曲线进行第一次整体静校正,得到各测点第一次校正后的电阻率数据。本发明可提升复杂构造区广域电磁数据校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472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79888.0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可控源电磁勘探发射场源电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发射端筛选测量,量取接地电阻;若量取的接地电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行单独对称测量,先进行电极排列法测量发射极板接地电阻,若发射极板接地电阻达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选址区域;然后进行偶极叠加测量电阻,即继续叠加发射极板测量电阻,若单极达到预设对量电阻以下,则满足生产需要;最终通过发射系统通电测试完成发射场源电阻测量。本发明可以从发射场源端源头解决发射场源电阻测量难,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快速准确确定发射场源是否合格可用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占地面积,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04725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679888.0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可控源电磁勘探发射场源电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发射端筛选测量,量取接地电阻;若量取的接地电阻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行单独对称测量,先进行电极排列法测量发射极板接地电阻,若发射极板接地电阻达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选址区域;然后进行偶极叠加测量电阻,即继续叠加发射极板测量电阻,若单极达到预设对量电阻以下,则满足生产需要;最终通过发射系统通电测试完成发射场源电阻测量。本发明可以从发射场源端源头解决发射场源电阻测量难,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快速准确确定发射场源是否合格可用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少了占地面积,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45922.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
IPC: G06Q10/0637 , B09C1/00 , C02F3/34 , G06Q10/0631 , G06Q50/26 , G16C20/20 , G16C20/70 , G16B20/00 , G16B40/00 , G16B40/30 , G06F18/23213 , G06F18/27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源污染调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土壤地下水污染精细调查方法,包括:S1、调查污染源,S2、采样设计,S3、实验室分析,S4、生态风险评估,S5、修复建议和S6、动态监测;本发明通过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效整合历史污染数据、现场采样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形成准确的污染源分布图,这不仅有助于识别污染热点区域,还可以通过数据驱动模型预测污染物扩散趋势,提供未来污染演变的动态预测;实现了对复杂污染区域的高精度定位,减少了盲目采样和无效调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能够预测污染物未来可能扩散的区域,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避免进一步的环境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79332.1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地理地质信息勘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域电磁数据的区域岩溶预测方法,包括步骤:采集数据并处理,反演得到沿测线的地下电阻率剖面;计算纵向最大电阻率、最小电阻率或者平均电阻率,选择其中一种电阻率计算其趋势,得到反映电阻率局部变化的电阻率比值;以地下电阻率和电阻率比值为目标值,以收集的研究区域内的高程数据、降雨量数据以及岩性数据为控制要素,构建第一数学计算模型,计算预测区域内的电阻率和电阻率比值;以目标岩溶的发育特征值为目标值,以预测区域内的电阻率和电阻率比值为控制要素,构建第二数学计算模型,计算对应地质目标条件下的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值,并进行区域溶蚀影响的预测。本发明可极大提高区域岩溶预测的准确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