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92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23264.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法和装置。具体实施前,可以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膨胀段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实施时,可以先获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目标并网参数、目标初始参数,以及目标参考参数,并确定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于膨胀发电的目标预测参数;再确定并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膨胀发电的运行场景类型,确定出相匹配的目标调节规则;根据目标调节规则,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膨胀发电的过程中,对膨胀段的主气调节模块和/或补气调节模块进行相应调节。从而能够有效回收利用膨胀机排气的剩余能量,精细调整膨胀段系统的工况参数,同时增加膨胀机进气流量,获得较好的膨胀发电效果,进而可以较好地满足电网的并网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5763.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热调节设备、方法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中的设备用于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气体进行预热调节,所述设备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腔体,设置于腔体的第一导热部、第二导热部,以及设置于腔体内靠近进口的一侧的传感部;第一导热部设于腔体内靠近进口的一侧,第二导热部设于腔体内靠近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部用于基于传感部采集的当前流速,调节从进口进入腔体的气体的流速和行进方向,并对进入腔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第二导热部用于对腔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通过上述设备可以对发电气体进行预热除湿,可以有效降低压缩系统空气含水量,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发电气体质量,提高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899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30545.9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7D1/02 , F17D1/065 , F17D1/07 , F17D3/01 , F17D3/10 , F17D3/14 , B01D46/12 , B01D46/79 , B01D53/26 , B01D53/22 , F28D20/00 , F28D21/00 , F28F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气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进气处理系统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所述的进气处理系统包括与空气入口连接的蓄热恒温换热器,所述蓄热恒温换热器连接有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的蓄热恒温换热器的入口设置有第一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入口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所述蓄热恒温换热器的入口还连接有低温进气管道和高温进气管道,所述高温进气管道和低温进气管道上分别设有余热送气开关阀和低温进气开关阀用于控制高温进气和低温进气的开启和关断。本发明是一种经济、高效、低成本的空气综合处理和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4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59973.8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防雨防堵设备,排气管出口采用本设备将雨水引至排水管外部,阻止沙尘进入排气管出口,同时有效避免垃圾等塑料袋进入排气管,减少运行维护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包括透平机,透平机排气口连通有排气管道,排气管道连通有消音器;消音器输出端连通有弯头,弯头输出端安装有过滤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5284.1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塔式光热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塔式光热镜场吸热器局部超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吸热器划分成N个小矩形面板,计算出每个小矩形面板的功率上限;根据镜场最初设定的目标点策略,找到吸热器超温区域对应的小矩形面板以及该小矩形面板周围一圈小矩形面板所对应的所有定日镜;获取镜场当前环境信息,根据光迹追踪法更新定日镜的光学效率;并计算得到第i个定日镜在第j个小矩形面板上的功率;建立0‑1型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利用隐枚举法求解上述模型,得到最优解,根据最优解进行镜场定日镜的控制。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可以最快消除局部超温且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失,有利于塔式光热镜场保持安全且高效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974156.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地下盐矿和竖井相结合的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设置在竖井中的外管、内管、封堵器,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环形腔道;在第一状态下,封堵器将外管内腔分为相互隔绝的上、下两部分,在外管内腔的上部,环形腔道与内管内腔连通,形成供暖系统中热媒循环路径的一部分;在第二状态下,封堵器封堵内管底部或者环形腔道,以使内管和/或环形腔道通过外管底部与地下盐矿的内腔连通,形成压缩气体的流通通道。本方案仅利用封堵器就可以实现“竖井井筒换热+地下盐矿储气”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模式,在降低系统造价的同时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一种高效创新、清洁友好的“储能+取热”能源应用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904077.5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和控制方法,其中,该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端与压缩空气储能的第二段压缩机的出口换热器后的管道相连,用于将第二段压缩机的出口换热器送出的干燥的压力气体作为承压气源送入双层蓄热球罐的双层罐体之间的空隙;第二管路,用于将制氮系统制造的氮气作为稳压气源送入所以双层蓄热球罐的内腔;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用于在压缩空气储能的压缩机停机的情况下,将制氮系统制造的氮气作为承压气源送入双层蓄热球罐的双层罐体之间的空隙。通过上述方案达到了简单高效进行空气能蓄热的目的,且在满足高压需求的情况下,降低了实现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92276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856591.1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IPC: B29C64/135 , B29C64/386 , B33Y10/00 , B33Y50/0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固化增材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光固化技术高透明熔盐泵叶轮增材制造方法,可以直接增材制造高透明性的产品,实现过程简单,无需再采用打磨和喷光油的手段来达到高透明效果,提高透明零件的制造效率;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熔盐泵叶轮尺寸确定金属基板尺寸和增材制造用的光敏树脂材料;第二步,利用切片软件对待打印构件切片分层;第三步,确定支撑方案和激光光斑扫描方案;第四步,进行高透明熔盐泵叶轮增材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934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82611.7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选定压缩机级数、膨胀机级数,确定各级压缩机的压缩比及各级膨胀机的膨胀比;压缩机级数、膨胀机级数、各级压缩比、各级膨胀比构成一个比选方案。针对每个比选方案,计算各级压缩机和膨胀机的温度和压力分配;基于温度和压力所对应的焓值,计算压缩机部分的单位质量空气电功率和单位质量空气热功率、膨胀机部分的单位质量空气膨胀发电量和单位质量空气吸热量。利用这四个单位质量参数计算每个比选方案的各项设计指标,筛选出设计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方案。使用本发明能够在系统概念设计阶段快速确定具有较高效率的系统压缩级数和膨胀级数及相应参数配置,指导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精准及快速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11007.3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空气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可用于电能储能技术领域。基于该方法,具体实施前,可以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压缩段的结构进行相应改造,以使得压缩段与后续的空气温度控制相适配。具体实施时,先获取第一段压缩机的入口空气的当前的第一温度;再利用预设的第一指标温度,检测当前的第一温度是否符合预设的运行要求;在确定不符合预设的运行要求时,根据当前的第一温度和预设的第一指标温度,确定并根据目标控制方案,对旋转式预热器、升压泵、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三流量调节阀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段中压缩机出口空气的余热,精准调整压缩机入口空气的温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