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592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23264.0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法和装置。具体实施前,可以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膨胀段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实施时,可以先获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目标并网参数、目标初始参数,以及目标参考参数,并确定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于膨胀发电的目标预测参数;再确定并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膨胀发电的运行场景类型,确定出相匹配的目标调节规则;根据目标调节规则,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膨胀发电的过程中,对膨胀段的主气调节模块和/或补气调节模块进行相应调节。从而能够有效回收利用膨胀机排气的剩余能量,精细调整膨胀段系统的工况参数,同时增加膨胀机进气流量,获得较好的膨胀发电效果,进而可以较好地满足电网的并网要求。

    预热调节设备、方法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99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5763.8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热调节设备、方法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中的设备用于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气体进行预热调节,所述设备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腔体,设置于腔体的第一导热部、第二导热部,以及设置于腔体内靠近进口的一侧的传感部;第一导热部设于腔体内靠近进口的一侧,第二导热部设于腔体内靠近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部用于基于传感部采集的当前流速,调节从进口进入腔体的气体的流速和行进方向,并对进入腔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第二导热部用于对腔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通过上述设备可以对发电气体进行预热除湿,可以有效降低压缩系统空气含水量,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发电气体质量,提高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一种用于防止塔式光热镜场吸热器局部超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8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5284.1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塔式光热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塔式光热镜场吸热器局部超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吸热器划分成N个小矩形面板,计算出每个小矩形面板的功率上限;根据镜场最初设定的目标点策略,找到吸热器超温区域对应的小矩形面板以及该小矩形面板周围一圈小矩形面板所对应的所有定日镜;获取镜场当前环境信息,根据光迹追踪法更新定日镜的光学效率;并计算得到第i个定日镜在第j个小矩形面板上的功率;建立0‑1型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利用隐枚举法求解上述模型,得到最优解,根据最优解进行镜场定日镜的控制。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可以最快消除局部超温且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失,有利于塔式光热镜场保持安全且高效运转。

    一种地下盐矿和竖井相结合的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974156.3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地下盐矿和竖井相结合的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设置在竖井中的外管、内管、封堵器,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环形腔道;在第一状态下,封堵器将外管内腔分为相互隔绝的上、下两部分,在外管内腔的上部,环形腔道与内管内腔连通,形成供暖系统中热媒循环路径的一部分;在第二状态下,封堵器封堵内管底部或者环形腔道,以使内管和/或环形腔道通过外管底部与地下盐矿的内腔连通,形成压缩气体的流通通道。本方案仅利用封堵器就可以实现“竖井井筒换热+地下盐矿储气”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模式,在降低系统造价的同时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一种高效创新、清洁友好的“储能+取热”能源应用模式。

    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904077.5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和控制方法,其中,该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端与压缩空气储能的第二段压缩机的出口换热器后的管道相连,用于将第二段压缩机的出口换热器送出的干燥的压力气体作为承压气源送入双层蓄热球罐的双层罐体之间的空隙;第二管路,用于将制氮系统制造的氮气作为稳压气源送入所以双层蓄热球罐的内腔;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用于在压缩空气储能的压缩机停机的情况下,将制氮系统制造的氮气作为承压气源送入双层蓄热球罐的双层罐体之间的空隙。通过上述方案达到了简单高效进行空气能蓄热的目的,且在满足高压需求的情况下,降低了实现成本。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4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82611.7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选定压缩机级数、膨胀机级数,确定各级压缩机的压缩比及各级膨胀机的膨胀比;压缩机级数、膨胀机级数、各级压缩比、各级膨胀比构成一个比选方案。针对每个比选方案,计算各级压缩机和膨胀机的温度和压力分配;基于温度和压力所对应的焓值,计算压缩机部分的单位质量空气电功率和单位质量空气热功率、膨胀机部分的单位质量空气膨胀发电量和单位质量空气吸热量。利用这四个单位质量参数计算每个比选方案的各项设计指标,筛选出设计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的方案。使用本发明能够在系统概念设计阶段快速确定具有较高效率的系统压缩级数和膨胀级数及相应参数配置,指导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精准及快速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