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井期桅杆竖立井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7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86654.7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井期桅杆竖立井架的方法,属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两组自顶升装配式桅杆和与其匹配的稳车、钢丝绳、滑车提升系统以及集控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利用装配式桅杆的组装特性,选取在凿井井架一侧适合位置作为基点搭建装配式桅杆,同时依靠计算结果确定其准确高度,从而确定装配式桅杆累积节段数目,且得出维持其稳定性能所需平衡力。本发明通过设置分离构件组装的装配方式,其中凿井井架作为矿井初期井架执行开采功能,同时该种方法在保证凿井井架开采功能的前提下,在凿井井架外部组装新的井架,同时利用自顶升装配式桅杆和稳车、钢丝绳、滑车提升系统竖立,保证其稳定性,减少对井口空间的占用,节约时间成本。

    一种建井期桅杆竖立井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757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386654.7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井期桅杆竖立井架的方法,属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两组自顶升装配式桅杆和与其匹配的稳车、钢丝绳、滑车提升系统以及集控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利用装配式桅杆的组装特性,选取在凿井井架一侧适合位置作为基点搭建装配式桅杆,同时依靠计算结果确定其准确高度,从而确定装配式桅杆累积节段数目,且得出维持其稳定性能所需平衡力。本发明通过设置分离构件组装的装配方式,其中凿井井架作为矿井初期井架执行开采功能,同时该种方法在保证凿井井架开采功能的前提下,在凿井井架外部组装新的井架,同时利用自顶升装配式桅杆和稳车、钢丝绳、滑车提升系统竖立,保证其稳定性,减少对井口空间的占用,节约时间成本。

    立井提升绳张紧卡箍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708482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1451071.X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井提升绳张紧卡箍,属于矿井提升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锁绳器本体,以及活动设置在锁绳器本体内部的两个锁芯,锁绳器本体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卡箍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箍本体、双头螺栓、固定套、液压油缸、第一钢丝绳和钢架的设置,将两个卡箍本体安装在锁绳器本体上后,使卡箍本体与锁绳器本体形成一个整体,将提升绳在锁绳器本体中锁紧后,操作液压油缸通过第一钢丝绳对卡箍本体进行拉动,使得卡箍本体带动锁绳器本体进行上提,并能够对其进行下放,从而在对更换的提升绳进行锁紧的同时,还能够对其进行张紧,避免后期的旧绳头无法截断以及增加新绳的调绳量,甚者楔形环上端的余绳绕圈导致其受力后损坏的问题发生。

    一种钢结构安装操作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13449544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1980923.5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安装操作平台,其包括底板、一对侧板及前侧板,所述侧板及前侧板通过卡接方式固定于底板的上表面以形成装载物料的空间;所述侧板及前侧板的搭接处通过紧固件固定为一体;所述钢结构安装操作平台还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钢结构安装操作平台的外侧并铰接于底板的侧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结构安装操作平台,其结构合理,组装快捷,在钢结构安装操作平台的外侧设置防护层,有效防止操作平台使用过程中物料从平台内的掉落,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护层与底板铰接,防护层可沿铰接处旋转,以提高钢结构安装操作平台的占用空间,扩展操作平台的适用范围。

    一种钢结构塔筒翻转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351406U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22057560.4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塔筒翻转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支撑板,且弧形支撑板通过支撑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的顶部滚动设有钢结构塔筒,弧形支撑板的弧形顶部内壁上滚动安装有多个支撑滚珠,且弧形支撑板通过支撑滚珠与钢结构塔筒的底侧滚动接触。该钢结构塔筒翻转装置,不仅实现了钢结构塔筒的快速翻转,而且可以避免钢结构塔筒在翻转时由于发生侧翻而导致伤人的问题,安全性更高;并且通过支撑滚珠的设置,既起到支撑的作用,又减少钢结构塔筒在转动翻转时与弧形支撑板直接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有利于保障钢结构塔筒在翻转时的流畅性,确保了正常的翻转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