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SP的耐高温耐高压智能分层注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37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67536.3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P的耐高温耐高压智能分层注水系统,配水器包括:外管;中心管,其同轴设置在外管内,并且中心管的两端分别注水管连通;中心管与外管之间具有容纳腔;注水入口,其开设置在中心管上,并靠近中心管的下端设置;注水入口与容纳腔连通;多个注水出口,其开设在外管上,并且位于注水入口的上方;多个注水口沿外管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可调阀,其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注水出口一一对应设置;可调阀能够沿外管的轴向移动;多个驱动机构,其设置在容纳腔中,并与可调阀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驱动可调阀移动,改变注水量;DSP处理器,其与驱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运行;流量计,其用于检测注水流量。

    井下套管封隔器回收安全接头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078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14689.4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井下套管封隔器回收安全接头,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剪切销钉和O型密封圈;上接头与所述下接头配合连接,剪切销钉设置在上接头与下接头配合连接的重叠部位,并且剪切销钉与下接头外圆齐平;O型密封圈设置在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进行密封。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安全接头能够优化油井分层管柱的结构,有效解决了该井封隔器回收困难的问题。该安全接头结构简单可靠,有足够的强度,能够不影响分层管柱的正常使用。在一定载荷下确保分离,保证接头上方管柱顺利回收。该安全接头具有合适的打捞尺寸,保证打捞工具能够抓住剩余管柱,不影响封隔器的坐封及回收,对油管和封隔器的安全回收有重大意义。

    一种液压启闭的循环阀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6160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623501.X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启闭的循环阀,包括油管接头,还包括与油管接头连通的旁通罩,旁通罩内包括从上往下分布的阀球、阀座、液压传导筒;与液压传导筒滑动配合的阀杆,阀杆顶端与阀球转动配合,且阀杆底部与旁通罩之间设置弹性件;贯穿阀座的第一流道、沿轴向贯穿液压传导筒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相互匹配;位于旁通罩内、用于与油套环空连通的传压腔,传压腔的压力用于驱动液压传导筒下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循环洗井时需要依靠钢丝作业开关滑套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依靠液压快速建立与关闭循环洗井通路,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且不受井斜限制。

    一种液压启闭的循环阀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6160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23501.X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启闭的循环阀,包括油管接头,还包括与油管接头连通的旁通罩,旁通罩内包括从上往下分布的阀球、阀座、液压传导筒;与液压传导筒滑动配合的阀杆,阀杆顶端与阀球转动配合,且阀杆底部与旁通罩之间设置弹性件;贯穿阀座的第一流道、沿轴向贯穿液压传导筒的第二流道,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相互匹配;位于旁通罩内、用于与油套环空连通的传压腔,传压腔的压力用于驱动液压传导筒下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循环洗井时需要依靠钢丝作业开关滑套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依靠液压快速建立与关闭循环洗井通路,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且不受井斜限制。

    一种Y接头旁通跨隔工具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65987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3180014.6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Y接头旁通跨隔工具,包括:连接部,其为圆柱管状;主体部,其为圆柱管状;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接部同轴设置,并且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其中,所述连接部的内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内径;密封部,其为圆柱管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主体部同轴设置,并且所述密封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密封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并且所述密封部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密封件;导向部,其为圆柱管状;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密封部同轴设置,并且所述导向部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部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导向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密封部的外径;所述主体部的内径、密封部的内径和导向部的内径相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