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9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14372.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改善了测试仪器不耐高温、测量精准度差、难以实现全井段信息实时采集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复合连续管光缆,用于对注汽井或油水井内温度、压力和振动数据进行监测与传输,且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上的端部设置有光纤压力传感器和高温测试仪;连续管作业撬,用于收放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光纤解调仪,用于接收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传输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解调成计算机可以识别计算的信号;防喷器,用于封堵注汽井或油水井的井口,且所述复合连续管光缆能够从所述防喷器中滑动穿过,并能够实现静态、动态密封。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全井段信息的实时采集,测试系统可重复使用,并且能够提高测量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6821.3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3/127 , E21B33/128 , E21B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热采井分层分段封隔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封隔器坐封及解封作业复杂,影响作业时效等技术问题。该封隔系统包括上接头、中心管和下接头,中心管由坐封段和支撑段组成,坐封段的外径大于支撑段的外径,坐封段的下端设置有坐封锥面,封隔系统还包括坐封胶筒、坐封机构和解封机构,坐封胶筒活动套设于支撑段的上端位置,坐封机构用于推动坐封胶筒向上运动至坐封锥面上,以使坐封胶筒与井筒坐封,解封机构用于推动坐封胶筒向下运动,并使坐封胶筒松动,当工作人员上提油井管柱后,坐封胶筒能够向下运动并实现解封。本发明可以实现封隔系统的自动坐封与解封,无需下入服务工具,操作更加便捷,并且能够提高作业时效。
-
公开(公告)号:CN222414812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23620916.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平井蒸汽驱选段注汽装置,其包括:注汽管柱,注汽管柱依次设置有深井安全阀、热采封隔器,和通过油管依次连接的液控控制阀组、分段注汽封隔器、配注阀;防砂管柱,防砂管柱包括防砂封隔器、第一筛管段、第一分段封隔器、工作筒、第二筛管段。注汽管柱设置于套管和防砂管柱内,并通过分段注汽封隔器与工作筒定位密封;第一分段封隔器与套管配合密封,并与防砂封隔器和第一筛管段形成第一防砂段,与第二筛管段形成第二防砂段;液控控制阀组设置于第一筛管段内,第一筛管段设置于第一防砂段内,配注阀设置于第二筛管段内,热采封隔器上设置有热采排气阀。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蒸汽驱水平井况下提供选段注汽。
-
公开(公告)号:CN222414809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0626564.5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斜度定向井热采分层注采管柱,其包括套管和设置在套管内且依次连接的隔热油管、射流泵、高温深井安全阀、高温深井热采封隔器、隔热型补偿器、油管以及通过油管连接的若干个目的层位组合,若干个目的层位组合之间设置有分隔密封组合,高温深井热采封隔器上设置有热采排气阀,热采排气阀通过液控管线与外部控制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大斜度定向井热采分层注采管柱能够在大斜度井况下安全起下,满足注汽和采用两种不同工况,提供了分层注汽、井筒隔热、井筒安全和注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19799865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1251603.X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光缆固定与解锁装置,改善了光缆尾端容易与注热油管发生磕碰、监测精度差、光缆容易出现断裂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解锁部、承接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包括转换接头和堵头,转换接头的顶端用于和注热管柱螺纹连接;承接部包括承接外筒和承接内芯,承接内芯位于承接外筒的内侧,承接外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的对接挂钩,转换接头上设置有供对接挂钩进行钩接锁定的锁定凸台;承接内芯与承接外筒通过锁定部连接,解锁部用于开启锁定部,并使承接内芯与承接外筒解锁。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光缆尾端的固定,降低光缆尾端与注热油管发生磕碰的风险,既能提高监测精度,又能降低光缆断裂的风险,从而提高光缆的使用稳定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