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16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692778.2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酸盐岩储层酸化酸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效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多效纳米乳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含长链或者环烷基羧酸的油核5%‑15%、表面活性剂30%‑50%、醇10%‑30%及余量的水。本发明多效纳米乳液制备的单相缓速酸体系具有高缓速率性能,缓速率在90%以上,可实现碳酸盐岩储层深部酸化酸压。
-
公开(公告)号:CN117586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46361.1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和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单相酸,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油相30%‑60%、酸相10%‑30%、表面活性剂10%‑30%和助表面活性剂10%‑20%。本发明的单相酸利用油与酸互溶原理,实现了有机垢、无机垢及其混合垢全部同时溶解,可简化施工流程,节省施工时间,实现降本增效,对于油气田开发和开采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91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0756436.3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 G01N1/28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酸压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先采用岩板酸刻蚀模拟装置对岩板裂缝壁面进行酸蚀,测定酸液在岩板入口和出口的沟槽深度;然后测定岩板酸蚀前后的质量,最后综合考虑岩板酸蚀沟槽深度,得到酸蚀沟槽形态因子。对比岩板酸蚀沟槽形态因子与裂缝壁面形态及裂缝导流能力,显示岩板酸蚀沟槽形态因子与裂缝壁面形态及裂缝导流能力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作为碳酸盐岩酸压效果定量评价方法。本发明涉及方法思路简洁,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91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56436.3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酸压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先采用岩板酸刻蚀模拟装置对岩板裂缝壁面进行酸蚀,测定酸液在岩板入口和出口的沟槽深度;然后测定岩板酸蚀前后的质量,最后综合考虑岩板酸蚀沟槽深度,得到酸蚀沟槽形态因子。对比岩板酸蚀沟槽形态因子与裂缝壁面形态及裂缝导流能力,显示岩板酸蚀沟槽形态因子与裂缝壁面形态及裂缝导流能力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作为碳酸盐岩酸压效果定量评价方法。本发明涉及方法思路简洁,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16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86513.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 G01N1/34 , G01N23/046 , E21B4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量的碳酸盐岩用酸液段塞组合选择方法,通过定量评价不同酸液段塞组合的协同效应,优选酸液段塞组合,可实现减少酸液用量、降低酸液成本的目的,为碳酸盐岩酸化酸液体系的选择、酸化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30520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32075.8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润湿反转剂,该润湿反转剂含有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10%~40%,氟碳表面活性剂0.5%~10%,乙二醇丁醚10%~30%,二乙二醇丁醚10%~40%,乙醇10%~4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30%,水10%~30%。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润湿反转剂能降低施工残液表面张力,降低界面张力,减小毛管阻力,减小施工残液在储层中流动的粘附力,将油藏岩石由油润湿反转成水润湿,从而解除水锁,帮助工作液返排。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5366.4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和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螯合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纳米螯合解堵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含螯合剂水相60%‑95%、油相0.1%‑10%、表面活性剂0.1%‑20%和助表面活性剂0.1%‑10%。本发明提供的纳米螯合解堵剂为O/W型纳米均相分散体系,粒径大小分布在8~100nm范围内,可单步有效解除由聚合物胶团、无机垢、粘土矿物、原油及其混合物造成的复杂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42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1294403.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 G01N1/34 , G01N23/046 , E21B4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量的碳酸盐岩用酸液段塞组合选择方法,通过定量评价不同酸液段塞组合的协同效应,优选酸液段塞组合,可实现减少酸液用量、降低酸液成本的目的,为碳酸盐岩酸化酸液体系的选择、酸化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699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08749.9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心伤害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与无机混合垢岩心均匀伤害模拟设备及方法。其中,设备包括:岩心饱和装置、干燥装置、抽真空设备、储液装置及加热装置,储液罐分别储存有机和无机伤害液,利用抽真空设备将伤害液交替注入,均匀沉降在岩心中,再利用干燥和加热装置进行有机和无机垢在岩心中沉积伤害。伤害方法包括:有机垢采用易溶有机溶剂的物质;无机垢采用有一定溶解度的前驱体,并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或者随着水蒸发可均匀沉降到岩心孔隙中的物质,以达到利用伤害液交替注入进行有机与无机混合垢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58846.6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阻测试装置以及液体在管道中运输时受到摩阻的计算方法。其中摩阻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测试直管、第二测试直管、测试液体供给单元和第三测试直管,第一测试直管、第二测试直管和第三测试直管中,任意两个测试直管的内径不相等;第一测试直管、第二测试直管和第三测试直管分别连接有第一压差测量单元;测试液体供给单元分别与第一测试直管、第二测试直管和第三测试直管连接;第一测试直管、第二测试直管和第三测试直管均与加热装置连接。本发明的测试装置具有操作简单,适合用于室内实验的优点;本发明的测试方法为酸化及压裂作业提供了摩阻计算的数据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