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孔的螺纹表面缺陷识别装置、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420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512169.0

    申请日:2020-06-08

    Inventor: 蒋兴福 李莉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栓孔的螺纹表面缺陷识别装置、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本公开实施例的螺栓孔的螺纹表面缺陷识别装置采用线性相机采集图像,单次仅扫描一列螺纹图像,可以有效减少针对筒状曲面结构识别过程中产生的筒形畸变,并且,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光源、平面反射镜以及平面透镜的结构,可以有效增加线性相机的拍摄物距,并有利于线性相机每次拍摄时物距保持一致,进一步有效减少采集图像产生的畸变。此外,外罩可以有效防止杂物或液体污染线性相机、光源以及平面反射镜,从而有效增加器件的使用寿命,并进一步减少拍摄图像的噪声点。

    一种用于燃料组件修复的燃料棒插拔定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963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441922.6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组件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组件修复的燃料棒插拔定位装置及方法。一种用于燃料组件修复的燃料棒插拔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定位板、导向孔以及定位销,其中,定位板为孔板结构,其上开有若干个定位孔;在定位板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导向孔,且导向孔相对于定位板中心对称;在定位板的正下方设有若干个定位销,用于实现定位板在燃料组件上的定位;定位板上的定位孔在旋转一周内可覆盖所有的燃料棒位置。该装置通过四个不同的安装面,实现对所有燃料棒的定位,且具有唯一对应性;利用该装置及方法避免了对燃料棒更换定位错误的风险,且可实现在水下进行安装,安装方法简便,安装过程出现失误或错误安装的风险较低。

    一种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孔多摄像头视频检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709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1261080.1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通道视频远距离传输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孔多摄像头视频检查装置。包括:摄像头、多摄像头固定支架、连接支架、数据融合版、连接线和数据传输光线电缆。摄像头由上至下依次竖直排布在多摄像头固定支架上,多摄像头固定支架通过连接支架与数据融合板机械固定连接,摄像头与数据融合板之间对应设置有多根数据线,用于将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通过数据线传送至数据融合板上,数据融合板将融合后的数据通过光纤电缆传输至控制终端进行处理。本发明采用清晰度更高的小型工业相机纵向布置,提高了摄像机构的集成度,结构更为简化,同时相比于相机和数据融合集成在一起的结构而言容错性和维护性更强。

    螺栓孔的螺纹表面缺陷识别装置、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2420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512169.0

    申请日:2020-06-08

    Inventor: 蒋兴福 李莉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栓孔的螺纹表面缺陷识别装置、方法及图像处理方法。本公开实施例的螺栓孔的螺纹表面缺陷识别装置采用线性相机采集图像,单次仅扫描一列螺纹图像,可以有效减少针对筒状曲面结构识别过程中产生的筒形畸变,并且,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光源、平面反射镜以及平面透镜的结构,可以有效增加线性相机的拍摄物距,并有利于线性相机每次拍摄时物距保持一致,进一步有效减少采集图像产生的畸变。此外,外罩可以有效防止杂物或液体污染线性相机、光源以及平面反射镜,从而有效增加器件的使用寿命,并进一步减少拍摄图像的噪声点。

    一种基于螺栓爬行的行走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20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1609793.9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检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栓爬行的行走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旋臂爬行装置、举升装置以及拆卸装置,其中,所述旋臂爬行装置中两个旋臂通过旋转关节相连接,实现两旋臂的相对位置调整;在两个所述旋臂均设有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上端设有夹爪,使其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升降运动;所述夹爪可夹持固定在待拆卸的螺母下端突出螺柱段上,并在其中一个夹爪上方设有可拆卸螺母的拆卸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避免了人因造成的误差,且安装稳定可靠,可极大减少人员辐照剂量,减小工作风险。

    一种蒸汽发生器管板泥渣冲洗的对摆喷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653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526409.9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管板泥渣冲洗的对摆喷嘴结构,它包括输入结构、传动齿条及输出结构,传动齿条与多个方向固定角度的喷嘴转轴齿轮啮合。所述的输入结构包括传动丝杆,传动丝杆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传动丝杆的另一端连接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与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传动齿条固定安装在推杆上,与喷嘴块上的喷嘴转轴啮合。所述的传动齿条输出结构包括喷嘴块、喷嘴转轴和喷嘴,喷嘴块上安装2组喷嘴转轴,每个喷嘴转轴上均安装有喷嘴,喷嘴转轴与传动齿条啮合。其优点是:本发明能同时实现蒸汽发生器管板两侧传热管管间清洗,减少喷嘴结构无效行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操作人员工作时间,降低辐照剂量,同时可降低高压泵功率要求。

    一种基于螺栓爬行的行走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203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09793.9

    申请日:2020-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检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栓爬行的行走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旋臂爬行装置、举升装置以及拆卸装置,其中,所述旋臂爬行装置中两个旋臂通过旋转关节相连接,实现两旋臂的相对位置调整;在两个所述旋臂均设有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上端设有夹爪,使其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升降运动;所述夹爪可夹持固定在待拆卸的螺母下端突出螺柱段上,并在其中一个夹爪上方设有可拆卸螺母的拆卸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避免了人因造成的误差,且安装稳定可靠,可极大减少人员辐照剂量,减小工作风险。

    一种燃料组件上管座套筒螺钉水下存储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931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96440.2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检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上管座套筒螺钉水下存储容器。一种燃料组件上管座套筒螺钉水下存储容器,该容器包括加长杆、存储罐以及支撑架,其中,所述的加长杆下端设有支撑架,所述的存储罐可支撑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的存储罐包括盖板和罐体,罐体支撑固定在支撑架上,盖板设置在罐体上端,且在盖板上设有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并在喇叭口一侧开有一端短凹槽,所述的凹槽尺寸大于现有上管座套筒螺钉拆除工具头部外径、小于上管座套筒螺钉尺寸。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燃料组件上管座套筒螺钉水下存储容器,能够实现旧套筒螺钉在水下的长期存储,且存储罐可进行更换,利用大口进小口出的方式,可确保螺钉落入存储罐中。

    蒸汽发生器一次侧主接管高水位堵板

    公开(公告)号:CN10354222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234644.8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一次侧检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蒸汽发生器一次侧主接管高水位堵板,它包括两块侧板、中心板、中心板安装在两块侧板之间、且中心板、两块侧板配合组成整圆结构,每块侧板均设有检测组件;所述的中心板、两块侧板均嵌在密封组件内;所述的侧板通过双头螺杆组件固定安装于一次侧主接管上;所述的双头螺杆组件通过凸台安装在主接管上;所述的中心板通过定位销将固定安装于主接管上。该堵板能够用于在高水位到达前对蒸汽发生器一次侧水室进行密封,确保检修过程所需时间。

    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孔闭路电视检查装置行走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386343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51196.4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螺栓孔检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孔的螺纹表面进行拍摄,而检查螺栓孔内壁螺纹装置的行走实现机构,用于实现装置绕压力容器法兰面圆形进行圆周运动,包括动力源电机,联轴器,涡轮蜗杆传动系,齿轮传动系和皮带轮传动系。其中:行走机构壳体是与压力容器法兰面的圆心角为13-15度的一段部分相配合的形状;电机设置在行走机构壳体底盘前部内侧,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连接输出轴;输出轴上装有蜗杆,车轮前轴上装有与蜗杆配合的涡轮,通过电机控制输出轴运动,通过涡轮蜗杆的配合将动力传递给车轮前轴;车轮前轴及车轮后轴上分别设置两个行走轮,行走轮通过键及轴承固定在车轮轴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