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571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87246.4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地管防腐层破损模拟试片的接入装置。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根据埋设在管道周围的多个试片的断电电位,确定埋地管道的阴极保护电位,由此可以在埋地管道有杂散电流、或牺牲阳极与管道直接相连、或存在外部强制电流设备不能中断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得到埋地钢质管道的阴极保护电位。此外,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接入装置实现参比电极、试片以及电位测试装置的连接,有利于快速实现系统的线路连接,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50507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758951.6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地管防腐层破损模拟试片的接入装置。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根据埋设在管道周围的多个试片的断电电位,确定埋地管道的阴极保护电位,由此可以在埋地管道有杂散电流、或牺牲阳极与管道直接相连、或存在外部强制电流设备不能中断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得到埋地钢质管道的阴极保护电位。此外,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接入装置实现参比电极、试片以及电位测试装置的连接,有利于快速实现系统的线路连接,提高检测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811609991.8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埋地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埋地管检测技术多功能试验场。埋地管A、埋地管B、埋地管C和埋地管D四根埋地管共用两口检测井;每根埋地管上均预制防腐层,防腐层上均预制四个防腐层破损点;电流从恒电位仪流出,经电缆线到达深井阳极,电流从深井阳极流出,经大地通过防腐层破损点流入埋地管,再经每根埋地管与测试桩之间的电缆流到测试桩,最后流回恒电位仪,可调电阻串联在测试桩与恒电位仪之间的电缆上;埋地管A、埋地管B、埋地管C和埋地管D附近分别布置四个试片,每个试片通过测试桩与相应的埋地管保持连接。本发明模拟核电厂埋地管服役条件,用于埋地管检测技术试验研究需要,提高埋地管检测技术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665311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934638.1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疲劳寿命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在线疲劳寿命监测装置及方法。该监测装置中疲劳监测点温度测量装置和疲劳监测点压力测试装置分别与服务器相连接,并将金属壁面及流体温度数据,以及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压力和二次侧压力传输至服务器,并在服务器中处理、显示监测结果;与服务器相连接的疲劳监测点应力处理模块利用监测点测量的温度和压力参数,利用应力计算函数转换为监测点应力计算结果,并传输至与疲劳监测点应力处理模块相连接的监测点疲劳寿命在线分析模块转换为累积疲劳损伤系数。该装置及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及在线评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88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11236.3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高温爆破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管材高温爆破压力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加热待测管材的高温装置、用于冷却待测管材中流出的液体的冷却装置;用于调节待测管材中的液压的液压压力装置、用于检测待测管材中的液体的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高温装置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从压力传感器获取压力值,并从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值;控制装置还与液压压力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在判断获取到的温度值未达到预设温度值,且获取到的压力值不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液压压力装置调整待测管材中的液压,直至控制装置获取到的压力值符合预设条件,本公开实施例的压力试验更加精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6531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34638.1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疲劳寿命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在线疲劳寿命监测装置及方法。该监测装置中疲劳监测点温度测量装置和疲劳监测点压力测试装置分别与服务器相连接,并将金属壁面及流体温度数据,以及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压力和二次侧压力传输至服务器,并在服务器中处理、显示监测结果;与服务器相连接的疲劳监测点应力处理模块利用监测点测量的温度和压力参数,利用应力计算函数转换为监测点应力计算结果,并传输至与疲劳监测点应力处理模块相连接的监测点疲劳寿命在线分析模块转换为累积疲劳损伤系数。该装置及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及在线评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88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1910911236.3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高温爆破压力控制系统及方法,管材高温爆破压力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加热待测管材的高温装置、用于冷却待测管材中流出的液体的冷却装置;用于调节待测管材中的液压的液压压力装置、用于检测待测管材中的液体的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高温装置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从压力传感器获取压力值,并从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值;控制装置还与液压压力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在判断获取到的温度值未达到预设温度值,且获取到的压力值不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液压压力装置调整待测管材中的液压,直至控制装置获取到的压力值符合预设条件,本公开实施例的压力试验更加精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263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6479.9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腐蚀超声导波在线监测系统。包括超声导波传感器、无线数据采集器、无线网络、云平台和数据分析终端,超声导波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无线数据采集器连接,无线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云平台,数据分析终端运行在云平台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进行管道监控点双向数十米区域腐蚀速率跟踪和趋势分析;(2)提前预警,预测最佳介入时间,减小企业损失;(3)消除定期手动测试需求,减少企业运营成本;(4)通过重复性监测将监测结果与之前的结果相比较,可提供检测的灵敏度和监测的可靠性,减少认为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86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1609991.8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埋地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埋地管检测技术多功能试验场。埋地管A、埋地管B、埋地管C和埋地管D四根埋地管共用两口检测井;每根埋地管上均预制防腐层,防腐层上均预制四个防腐层破损点;电流从恒电位仪流出,经电缆线到达深井阳极,电流从深井阳极流出,经大地通过防腐层破损点流入埋地管,再经每根埋地管与测试桩之间的电缆流到测试桩,最后流回恒电位仪,可调电阻串联在测试桩与恒电位仪之间的电缆上;埋地管A、埋地管B、埋地管C和埋地管D附近分别布置四个试片,每个试片通过测试桩与相应的埋地管保持连接。本发明模拟核电厂埋地管服役条件,用于埋地管检测技术试验研究需要,提高埋地管检测技术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11319094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21613915.4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高温爆破压力控制系统,管材高温爆破压力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加热待测管材的高温装置、用于冷却待测管材中流出的液体的冷却装置;用于调节待测管材中的液压的液压压力装置、用于检测待测管材中的液体的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高温装置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从压力传感器获取压力值,并从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值;控制装置还与液压压力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在判断获取到的温度值未达到预设温度值,且获取到的压力值不符合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液压压力装置调整待测管材中的液压,直至控制装置获取到的压力值符合预设条件,本公开实施例的压力试验更加精准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