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844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409127.3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50/08 , G06F16/2458 , G06F16/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梁场规划设计及生产调度系统,包括数据端、服务器端以及客户端,所述数据端通过数据接口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端,并由所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以BIM+GIS技术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通过IOT技术集成智能张拉、智能压浆、智能喷淋等设备生产数据,将梁场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生产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库进行存储与整合,通过服务器调用、处理数据,实现梁制存架全生命周期业务数据信息畅通传播与交流,做到信息可追溯、易共享、易提取,提高梁场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劳动力投入,打造高效智慧梁场。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0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54421.X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EBS的线性工程构件编码与数模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目标工程根据工程结构逐层分解,形成由各级构件组成的工程结构树;对工程结构树中的节点,按照结构层级进行逐层编码,以最下层的工程构件编码为最终编码;BIM建模时,对最终编码进行逆反解析,实现BIM模型以树状结构组成,以对应的工程构件的编码进行命名或存储至BIM信息中;根据EBS树状结构,选择其中任意节点进行操作时,对应的BIM构件模型同步操作或突出显示。该方法能够实现工程结构树的构建和编码,并与BIM模型的挂接,实现进度计划数据与BIM模型的融合及一体化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6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25081.4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建三局城建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硬质岩层长大桩基的反循环钻机及其施工方法。该反循环钻机包括机身、行走组件、支撑组件、钻进组件和泥浆循环组件,行走组件设置于机身的底部,行走组件用于带动机身行进;支撑组件能够支撑于机身与施工地面之间;钻进组件设置在机身沿机身纵向的一侧;泥浆循环组件设置在机身上,且泥浆循环组件位于钻进组件的上方;钻进组件包括动力机组、连接在动力机组下端的钻杆以及设置在钻杆下端的钻头,动力机组包括液压组件和四个电机,电机设置在机身的电机托盘上,液压组件设置在机身的底部与电机托盘之间,液压组件用于驱动电机托盘进行上、下移动。本发明的反循环钻机具有较高的钻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7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47467.4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化土路基结构,包括路面层和混凝土层,其中路面层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排水渠,所述混凝土层的底端设置有碎石层,碎石层的底端设置有土配碎石层,土配碎石层的底端设置有渣土层。本发明通过对路基结构形成改进,在加强整体路基的强度的同时,设置有加强紧固筋等结构,在多个路基层构成支撑效果,与此同时所设置的土配碎石层和上层的碎石层所配合的结构,使底部可形成如海绵状的路基层,能够让积水在渗透至路基内侧后不断的向下孔渗,以保障整体路基段的整体受压相同,避免产生上部软性承压而下部硬性承压的现象,导致如超重货车在路面行驶时破坏路面的状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7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25887.X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回收的微震传感器布设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内设有微震传感器,所述微震传感器的信号接收端平行于固定装置的轴线,且与围岩接触;所述固定装置的外部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微震传感器接触,以通过压缩弹性件使微震传感器与围岩接触。解决围岩监测中传感器难以与围岩壁面紧密接触以及监测完成后传感器难以安全回收的问题,利用弹簧的弹力将微震传感器固定在围岩壁上并安全取出的方法,与工程实践更接近,监测数据更准确,传感器安装及回收更加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3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15520.2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臂凿岩台车的开挖进尺控制方法,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在待施工隧道上台阶处采用三臂凿岩台车钻孔;步骤二,采集步骤一的钻孔数据,并将采集的钻孔数据与电脑中计算数据比对,本发明除了采用数据比对方式外,还可以直接将采集的钻孔数据带入本发明的算法公式中;步骤三,基于对采集的钻孔数据与计算数据的比对结果,判别围岩软硬及破碎情况,并据此指导隧道开挖进尺大小。本发明结合三臂凿岩台车实时钻进速率和深度,从侧面反映前方围岩情况,同时结合传统超前地质预报,对上万个钻孔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判识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并可指导下一步掘进施工,从而避免隧道因进尺过大造成的掉块、溜坍等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8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0917966.0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631 , G06Q50/08
Abstract: 一种线性工程施工组织数字化管控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详细整理及自动提取单体施工种的工程量并按区段划分,基于线性工程构造特点及传统建造经验、资源配置、及设备工效,得出具体到各类构件施工计划的总计划;以此为基础,能够快速识别总计划中不合理之处,并在具体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部署中进行调整。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更精细化的线性工程施工组织数字化管控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性工程作业工点多、施工部署乱、资源投入大导致的现场施工组织不畅和资源周转不顺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260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10090.X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钢筋智能折弯系统,包括自动切断机、自动上料分料机以及折弯机器人;所述自动切断机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靠近自动切断机的一端设有余料处理机构,所述第一输送线一侧设有自动上料分料机,所述第二输送线靠近自动切断机的一端设有定尺机构,所述第二输送线另一端的一侧设有自动下料平台,其另一侧设有折弯机器人,所述第二输送线对应折弯机器人处设有辅助折弯机构。还包括其对钢筋折弯的操作方法。该折弯系统基于控制系统,可实现其折弯成型的自动化,同时在实现多样式材料的自动折弯,还可保证其产品质量和良品率,并且能够极大提高其加工效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6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71364.6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633 , G06Q50/04 , G06T17/00 , G06F30/20
Abstract: 一种基于流程数据链的线性工程施工关键节点计划前置管控方法,主要包括步骤:确定线性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构件及其前置构件;建立各关键构件在不同施工条件或要求下的全套工艺工序流程;在各工艺工序流程中,标注各构件的准备时间、施工时间及必要的间隔时间,形成相应的流程数据链;根据总进度计划制定关键节点事项及节点时间要求,并与关键构件绑定;根据实际施工条件或要求,进行对应流程数据链的匹配,自动反推各前置构件的节点完成时间,进行全过程管控。该方法能够将关键节点的管理前伸至前置构件,形成全过程管控,在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前置构件的时间偏差,进行节点前置预警提醒。
-
公开(公告)号:CN11546935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32881.5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铁投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频弹性波预报技术标准化的数据采集方法,利用了用于地震勘探的高频弹性波激发装置,包括:棍体,棍体的第一端用于顶在隧道掌子面上的激发点位置,棍体的第二端伸入到套管轨道中,通过发射弹丸与棍体第二端的碰撞激发高频弹性波;套管轨道,用于容纳棍体,并为发射弹丸提供加速轨道,套管轨道的外侧壁沿轴线方向开有通槽;棍体收缩装置,设置在套管轨道的外侧,通过连接件与棍体连接,且能够沿通槽移动;发射弹丸,设置在套管轨道内,与设置在套管轨道端部的电枢驱动装置位置相对,电枢驱动装置与电磁发射器的发射端口位置相对;本发明可以控制各激发点的能量,得到可利用的时间剖面图,提高了高频弹性波激发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