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20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52367.7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科工(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复合框架结构,应用于模块化数据中心搭建,包括:钢架;连接构件和连接盒;通过在钢架一侧设置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用于连接钢架和模块化数据中,连接构件中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以适于将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侧弯压力通过连接构件传递至钢架,从而实现对模块化数据中心的支撑,模块化数据中心通过连接盒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强数据中心与框架之间的稳固性,避免模块化数据中心因纵向堆叠过高而倾倒,复合框架结构实现快速安装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同时确保,数据中心的各模块之间的紧密连接,有效提升整体结构的抗震性和抗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78007.X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建科工(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巨型支撑桁架、中心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这种巨型支撑桁架体积小巧、结构简单,降低了施工难度且缩短了施工时间。上述巨型支撑桁架包括:屋面桁架、第一斜撑组件和第二斜撑组件;第一斜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斜撑架体,两个第一斜撑架体的顶端分别与屋面桁架的两端连接,底端与地面连接且连接点均位于屋面桁架的一侧;第二斜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二斜撑架体,两个第二斜撑架体的顶端分别与屋面桁架的两端连接,底端与地面连接且连接点均位于屋面桁架的另一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桁架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施工时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78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78016.9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建科工(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柱制作方法。这种制作方法制成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柱混凝土密实度较高,柱体质量较好,承载能力较高。上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下模置于离心机上;将钢筋骨架设置于下模,并向下模布料混凝土;将上模盖合在下模,连接上模和下模,并将上模和下模的两端设置端板;启动离心机带动上模、下模和钢筋骨架转动;拆除端板、拆除上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制混凝土柱柱间混凝土密实度较差,柱体质量较差,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78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69645.5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建科工(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巨型斜撑焊接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所述巨型斜撑包括日字型柱和目字型柱,所述巨型斜撑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巨型斜撑进行分段,下料巨型斜撑所需的板件;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所述日字型柱的焊接顺序为:先进行一个内隔板的焊接,一人焊接,然后外侧采取两人分段对称焊的形式进行;所述目字型柱的焊接顺序为:先进行两个内隔板的焊接,一人焊接,然后外侧采取两人分段对称焊的形式进行;根据制定的焊接顺序对巨型斜撑进行焊接,所述焊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焊前预热、焊接和焊后保温。通过合理的焊接顺序,先焊内部再焊外部的焊接顺序,减少了巨型斜撑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也确保了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77453.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科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榫卯式节点结构,应用于将H型钢梁与建筑墙体平齐装配,榫卯式节点结构包括连接板、基板和连接件,连接板用于安装在H型钢梁的中间腰板上;基板用于抵接设置在H型钢梁的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基板朝向连接板的一端面设置有燕尾卯槽,燕尾卯槽沿基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基板背离连接板的一端面用于抵接安装在建筑墙体上,且与建筑墙体相平齐;连接件一端设置有与燕尾卯槽相匹配的燕尾榫头,燕尾榫头可拆卸嵌装在燕尾卯槽内;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定位精准且增大与建筑墙体的抵接面积,确保H型钢梁与建筑墙体平齐装配,装配稳定可靠性较佳。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65394.8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钢结构防腐油漆质量检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漆膜检测设备获取待测钢结构的第一检测数据,包括第一检测点位和第一漆膜厚度,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将获取的检测数据实时传输给控制器,方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和监控漆膜的情况。控制器可以根据检测数据、预获取的与待测钢结构对应的图纸数据以及预设标准,自动判断第一检测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设备可以记录每个检测点的数据,方便后期对漆膜情况进行追溯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漆膜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修复,提高了钢结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913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67852.2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Q10/06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构件制作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确定钢构件制作过程中产生碳排放的主要工序及不同工序使用的对应机器、能源和物料消耗以及碳排放类型;根据机器加工特性和工作内容确定功能单元,其用来表征工序加工工作量的单位;基于预设采集设备对钢构件制作阶段各工序能源和物料消耗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碳排放因子方法计算各工序碳排放数据;将各工序碳排放数据和工序加工工作量进行拟合,得到各加工工序碳排放计算公式。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各加工工序碳排放计算公式,过程准确且简便快捷,可支持在钢构件设计阶段的碳排放计算,为形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6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7039.3
申请日:2025-04-02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建科工(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发电装置包括:插座,设于动臂上;至少一个接头组件,设于插座上,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至少一个光伏组件,设于动臂上,每个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与和其对应设置的接头组件的母接头电连接,每个光伏组件的负极输出端与和其对应设置的接头组件的公接头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塔吊的动臂上设置光伏组件,使得塔吊自身即可提供电力,能够适用于电力系统无法及时送达的区域,提高该区域的施工效率,且采用光能进行发电,能够减少碳排放量,降低用电成本;通过将光伏组件与接头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使得多个光伏组件之间并联,进而每个光伏组件的安装与拆卸不受其他光伏组件的影响,拆装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20609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18577.6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科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 中建科工(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间网架中球节点的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空间网架的目标视频;根据目标视频获取目标点云;根据网格重叠率将目标点云所在空间划分为多个第一网格,第一网格是边长为最大球节点直径的立方体;提取位于第一网格内的网格点云;对网格点云进行球体拟合处理,得到多个候选球体点云,并从多个候选球体点云中确定目标球体点云;基于拟合误差阈值、各目标球体点云的拟合误差值以及预设的球体间最小距离,确定至少一个候选球体集合;将包含目标球体点云数量最多的候选球体集合确定为目标球体集合;根据目标球体集合各球节点的当前节点位置。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获取空间网架中球节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405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230373.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科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吊装技术领域,公开了吊装路径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吊装路径的确定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第一目标点,确定第一位置点到第一目标点的距离构成的第一距离集合;确定多个第二位置点到第一目标点的距离构成的第二距离集合,在第二距离集合中,筛选出第二目标点;判断是否可以将吊装物从第一目标点吊至第二目标点;若可以,以第二目标点为中间点,更新第一距离集合中的多个第一位置点到第一目标点的距离,得到第三距离集合;判断第二目标点是否为结束点,若是结束点,则在第三距离集合中,筛选出最短距离为目标吊装路径。本发明提高寻找最优吊装路径的速度,提高找到的最优吊装路径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