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的消能阻尼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4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46295.6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的消能阻尼器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阻尼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以主体结构中的一个阻尼器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物理加载,剩余部分作为数值子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试验子结构的实测数据开展参数识别,获得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将识别出的本构参数用于在线更新主体结构中其他阻尼器的数值模型,试验与数值结合获得全结构的动力响应,直到试验子结构的参数收敛为止,收敛参数即为拟检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值。本发明能够获得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加载路径下的阻尼器力学性能,识别出任意合理加载路径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可以只以其中一个阻尼器作为试件,评估多个阻尼器对结构的减振效果。

    一种基于开孔连接板的钢筋分离连接预制构件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0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4825.0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孔连接板的钢筋分离连接预制构件及连接方法,该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附加钢筋、特种混凝土后浇段、第一开孔连接板及第二开孔连接板;第一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一分离钢筋,第二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二分离钢筋,第一开孔连接板部分预埋在第一预制构件内,第二开孔连接板部分预埋在第二预制构件内,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附加钢筋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开孔连接板、第二开孔连接板伸出部,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对接处由特种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特种混凝土后浇段。本发明能够提高承载能力。

    一种混凝土减缩剂及其制备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635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11498.7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减缩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所述混凝土减缩剂由减缩组分和辅助组分按照质量比(55~75):(25~45)组成;其中,减缩组分是以聚甲基氢硅氧烷和改性聚醚为原料,在75℃~95℃下反应4h~8h制备得到的聚醚改性有机硅,辅助组分为醚和/或多元醇;所述聚甲基氢硅氧烷中的Si‑H与所述改性聚醚中的C=C的摩尔比为(0.8~1.2):(1.1~1.5);所述减缩剂通过减缩组分和辅助组分的协同统一作用降低水泥混凝土孔溶液中的表面张力,减小收缩应力发送的驱动力,能够在混凝土中低掺量的条件下依然达到优异的减缩效果;所述混凝土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便于批量化生产。

    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83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105342.0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地铁、港口码头、坝池、隧道、地下室等混凝土抗渗、防水施工。所述防水剂的原料及重量份数如下:氧化钙20~60份、硫酸铝钾15~30份、氧化镁5~25份、高吸水树脂5~15份、憎水成分10~20份、疏水微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粉末40~60份、硅酸钠10~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16份、甘氨酸8~16份、硅酸镁锂6~15份、粉煤灰150~200份、硅灰20~60份、减水剂1~3份;所述防水剂具有优异的抗渗防水效果,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地铁、港口码头、坝池、隧道、地下室等混凝土抗渗、防水施工。

    一种基于经验公式预估长杆射弹侵彻UHPC深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7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85854.4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验公式预估长杆射弹侵彻UHPC深度的方法,首先根据已知试验,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与正确性,然后根据5个参数设计27个计算工况,在控制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对参数M,d,v,fc,Φ对侵彻深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一个经验公式,使其适用于长杆射弹侵彻UHPC深度预测。本方法采用数学模型来建立侵彻深度与弹体速度、弹体质量、弹头形状、抗压强度与弹体直径的关系。通过输入相关参数来预测弹体对UHPC的侵彻深度。本方法主要用于UHPC结构工程的抗侵彻性能的评估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