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5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77220.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预制装配式住宅主支撑骨架,预制装配式住宅主支撑骨架包括支撑件和加固横梁,支撑件用于对预制梁进行定位,且支撑件由底座、支撑柱、连接盘、顶撑件和加固横梁定位件组合构成,加固横梁用于对相邻支撑件进行定位加固,底座固定焊接在支撑柱的下端面,连接盘固定焊接在支撑柱的中部侧壁上,且连接盘上固定焊接有一级连接耳板和二级连接耳板,一级连接耳板、二级连接耳板上分别开设有一级连接孔和二级连接孔;通过设置由支撑件和加固横梁组合构成的预制装配式住宅主支撑骨架,从而通过支撑件对预制梁进行支撑定位,并通过加固横梁对相邻的支撑件进行加固定位,从而有效保证支撑件对预制梁的定位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01687.4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水循环利用的栈桥排水系统,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栈桥板面的顶部引水组件和设置在栈桥基坑底部的底部集水组件,栈桥板面下方的支撑梁上设置有三级沉淀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栈桥基坑的蓄水池,顶部引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栈桥板面上的若干集水孔,三级沉淀水箱与顶部引水组件之间设置有引水管件,三级沉淀水箱与底部集水组件之间设置有集水管件,三级沉淀水箱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抽水管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栈桥板面杂排水收集排放以及对坑底杂排水收集排放,解决栈桥基坑积水问题,进一步经沉淀池过滤后进行收集使用,克服了常规基坑中雨水、施工用水等蓄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8682.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区下水管道升级用的减损失开挖设备,涉及地下开挖技术领域。该一种小区下水管道升级用的减损失开挖设备包括开挖设备本体和水泥混凝土刮板,处于开挖设备本体和水泥混凝土刮板之间能够对小区地面进行切割的切割刀片,通过水泥混凝土刮板可以对小区地面切割的水泥混凝土进行铲除。该一种小区下水管道升级用的减损失开挖设备,水泥混凝土刮板不能继续发生转动,开挖设备本体移动时可以带动水泥混凝土刮板正好卡进水泥混凝土的切割缝隙内部,以便于在对水泥混凝土切割的同时,把表面上切割的水泥混凝土进行挖出,启动第一液压推杆带动横向打断板运动,横向打断板运动带动圆形击破板运动,对水泥混凝土进行打散。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06425.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17/04 , F16F15/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防止围护桩倾斜偏位的导向装置,涉及桩基施工设备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顶部设有单片机、控制器和电源,所述定位组件中部设有检测围护桩倾斜偏位角度的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和定位组件之间设有将测量组件调节到围护桩倾斜偏位方向的调节组件,所述箱体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和显示屏均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围护桩偏斜角度的设备,可以得到围护桩偏斜的方向和角度的数值,并且只需要将箱体放置到围护桩或固定到围护桩外壁上即可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19590.1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IPC: A62C3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工程临时消防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系统,涉及消防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分别在高层建筑工程最底层的消防立管上、工作层的消防立管上、次顶层的消防立管上设置流量监测器;中间层的消防立管每隔若干层均设置一个流量监测器;根据中间层相邻两个流量监测器之间的高度差和实际监测的流量,计算中间层相邻流量监测器之间的流速差;根据中间层相邻两个流量监测器的流速差值判断中间层的消防管道是否正常;根据中间层相邻两个流量监测器的流速差值、工作层和次顶层的流量监测器的流速差值判断工作层的消防管道是否正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工程临时消防监测方法及其监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2870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44197.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内降温抗裂缝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底座、一号保温水箱和二号保温水箱,所述支撑底座顶部设有固定密封框和制冷机,所述固定密封框浇筑框、金属通气管、安装杆;所述一号保温水箱连接有进气环;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紧凑,避免大量水资源的浪费,通过内部和外部同步降温的方式,有效缓解混凝土成型的发热,避免因发热产生裂缝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电机带动清洁杆对滤网表面进行清理,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灰尘对滤网进行封堵,影响过滤效果,且减少人工清理的次数,同时可通过固定螺母与螺纹柱的作用方便对清洁杆进行拆卸清理,保证清理效果,且操作简单便捷,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9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06667.7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警示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警报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辅助测距机构,警报机构包括设置安装架上的蓄电池和警报器,安装架下方设置有上下两端贯穿的立柱,立柱底端内侧设置有内环形撑板,内环形撑板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线轴,第一线轴的线绳端部穿过立柱设置有浮板,立柱上方、第一线轴的线绳上设置有导电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能够及时反映施工中钻孔灌注桩中泥浆是否有漏浆的现象,同时能够准确反应出泥浆液面变化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7498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71400.7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亓立刚 , 白维仕 , 谷力 , 亓祥成 , 马明磊 , 张硕 , 张扬 , 鲁凯 , 胡蒙蒙 , 张士前 , 鹿磊 , 程恩锋 , 王帅 , 刘晓峰 , 王闵闵 , 周子涵 , 林宇 , 姚强 , 孙栋
IPC: B63B7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吸式超大型光伏平台顶托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光伏平台顶托装置施工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运输船、设置在运输船上的液压顶升装置、电磁转换装置、磁吸平台支撑底座、以及用于固定光伏平台的光伏平台支撑X型托举桁架;运输船上还设置锚机和锚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提供一种磁吸式超大型光伏平台顶托装置及施工方法,能够在有效降低海上施工成本投入的同时,保证光伏平台结构不变形且实现托举装备回收,进而合理保障海上光伏平台密集型排列场地内船体施工行进等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79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9460.7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涉及装配式住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装配式抗震住宅结构,包括若干下层梁柱、抗震连接组件和辅助定位组件,在下层梁柱的上端通过螺栓组合插接一个抗震连接组件,用于上层梁柱和水平横梁的连接,在连接之后,通过下层梁柱和减震连接座内部组合设置的支撑球、辅助拼装球、第一波纹座、第二波纹座和减震垫进行减震连接座的减震支撑,在下层梁柱、上层梁柱和水平横梁受到震动力时可进行有效的减震卸力补偿,保持良好的支撑刚性,提高住宅的结构安全,另外在减震连接座内设置辅助定位组件,将辅助拼装球伸出减震连接座辅助上层梁柱与减震连接座的拼接,提高装配式住宅的建造效率,操作简单,使用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8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271859.6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高压水射流的水下混凝土超灌破碎清除装置,涉及混凝土超灌破碎用技术领域,包括作业台板,作业台板上开设有与桩孔配合的作业槽,作业台板的底端处设置有调平支撑机构,作业槽中设置有破碎机构,且作业台板上设置有辅助扶持机构;作业台板的一侧处设置有运输车板,运输车板上设置有移动车轮组件,且运输车板上设置有高压水管机构,且作业台板上设置有放置机构。本发明通过集成调平支撑机构、高压水射流破碎机构、辅助扶持机构以及防溅板组件等关键部件,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稳定的水下混凝土超灌破碎清除方案。该装置不仅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而且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是水下施工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进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