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4535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879770.2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监测装置,涉及基坑监测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顶部移动机构和侧边移动机构;安装架固定连接转动环机构;转动环机构固定连接安装套筒;安装套筒转动连接拨轮机构;拨轮机构固定连接若干个驱动安装机构;驱动安装机构上设有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安装壳机构、接触杆机构和蜂鸣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顶部移动机构和侧边移动机构能够实现整体装置沿基坑边缘便捷移动,通过转动环机构能够保证拨轮机构始终抵在基坑边部,实现对基坑的侧壁的接触,通过拨轮机构能够实现对驱动安装机构的驱动,通过接触杆机构能够实现对基坑中的裂缝和凸起进行检测,提高了基坑监测的效率。

    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45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79770.2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基坑监测装置,涉及基坑监测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顶部移动机构和侧边移动机构;安装架固定连接转动环机构;转动环机构固定连接安装套筒;安装套筒转动连接拨轮机构;拨轮机构固定连接若干个驱动安装机构;驱动安装机构上设有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安装壳机构、接触杆机构和蜂鸣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顶部移动机构和侧边移动机构能够实现整体装置沿基坑边缘便捷移动,通过转动环机构能够保证拨轮机构始终抵在基坑边部,实现对基坑的侧壁的接触,通过拨轮机构能够实现对驱动安装机构的驱动,通过接触杆机构能够实现对基坑中的裂缝和凸起进行检测,提高了基坑监测的效率。

    筒体混合结构群塔附臂、顶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2642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80090.8

    申请日:201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体混合结构群塔附臂、顶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顶升结构位于基本塔架的顶面,在基本塔架顶面不断叠加标准节形成的塔架顶升段;附臂杆至少一道,附臂杆一端与塔架架身通过锁紧螺母连接,另一端通过抱柱构件与筒体混合结构的钢柱连接,所述抱柱构件由槽钢、穿墙螺栓和连接板组成,所述槽钢为两块,分别紧贴在钢柱侧面,通过穿墙螺栓拉结为一体,所述槽钢靠近附臂杆一侧连接有连接板,其上开有与附臂杆连接的连接孔。通过塔吊和附臂顶升装置的合理设置,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避免塔吊无法附臂杆顶升造成结构施工的停顿,为工程施工进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证,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可广泛应用于筒体混合结构的安装。

    现浇混凝土空心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3304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306179.8

    申请日:2008-12-11

    Abstract: 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外墙及其施工方法,现浇混凝土空心外墙包括混凝土空心墙体,以及墙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空心墙体内由竖向间隔并排分布的混凝土空心薄壁管和混凝土空心薄壁管周围现浇的混凝土凝固为一整体,沿墙体长向的混凝土空心薄壁管两肋分别水平布置有墙体内侧限位钢筋和墙体外侧限位钢筋,沿墙体短向的混凝土空心薄壁管两肋水平布置有管间限位钢筋,管间限位钢筋的两端分别与墙体内侧钢筋和墙体外侧钢筋绑扎成整体。本发明能有效缩短工期,降低资源消耗,且材料环保,综合造价较低,能够大量减少混凝土的材料消耗,进而减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及温差,避免裂缝的产生,同时可相应节约构造钢筋。

    一种地上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693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859552.7

    申请日:2016-09-29

    Abstract: 一种地上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地上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地下室顶板上的后浇带防护封闭;步骤二:主楼主体结构、裙房主体结构、主楼外扩结构以及裙房外扩结构的施工,并对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的梁、板钢筋做甩筋处理;步骤三: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的架体及梁、板模板搭设;步骤四: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梁、板钢筋的施工;步骤五:浇筑超限沉降后浇带结构混凝土;步骤六:养护。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沉降后浇带施工方法存在的因沉降差过大导致梁无法闭合、建筑稳定性差、梁被截断无法正常起拱、结构整体受力不好以及模板架体之间连接形式复杂不好操作、模板及钢管等材料积压导致材料严重浪费的技术问题。

    大跨度多曲率薄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0603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564950.2

    申请日:2013-11-14

    Abstract: 一种大跨度多曲率薄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该施工具体步骤包括绘制图纸、制作构建玻璃钢、施工场地清理、根据既定的曲率与等高线数据进行放线定位、搭设支撑架、搭设薄壳结构支撑架、制作薄壳结构模板、绑扎壳体钢筋、浇注混凝土和拆除模板支撑架等,本发明采用等高线法配合控制线对模板进行分解确定构件玻璃钢的规格,实现了快速搭设,节约了施工时间;壳体靠近底部部分采用双侧玻璃钢模板,并用间隔的钢丝网进行封模,保证了竖向承载力的同时,解决了大坡度混凝土施工的难题,有效的解决了结构对架体的斜向推力;此外,本发明中采用混凝土分段对称浇注,使支撑体系受力均衡,解决了由于壳体面积大、坡度陡带来的施工困难。

    铺灰斗及其铺灰施工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32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44223.9

    申请日:2014-12-09

    Abstract: 一种铺灰斗及其铺灰施工方法,铺灰斗包括斗仓和连接在斗仓上的手柄,所述斗仓是由前板、后板以及两侧板围成,斗仓的后板的下半部分为向前板倾斜的斜面、与前板之间形成出灰口,斗仓的出灰口的下方滑动连接有活动底板,斗仓的侧板在出灰口位置向下各延伸有一个侧挡板,斗仓的前板下方、两个侧挡板之间连接有带有锯齿边缘的刮板。本发明施工后的灰缝均匀、饱满,无溢浆,而且操作速度至少提高至传统工艺的2倍,在从事砌筑工程的施工中,保证了施工质量、方便了施工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今后同类型砌块施工提供了借鉴,具有推广及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无孔铺灰面砌块,特别适用于薄层砌筑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