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55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47450.1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基坑自动监测的辅助基座,包括监测墩、可调钢管支座、自动监测全站仪,可调钢管支座安装在监测墩上,自动监测全站仪安装在可调钢管支座上。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的可调钢管支座下端通过螺孔与监测墩活动连接以达到安装拆卸便捷的效果;支架导轨形状为条形槽且可以移动,这种设置方便自动监测全站仪的安装和角度的调节;自动监测全站仪与支架导轨活动连接,方便自动监测全站仪拆卸重复使用;本发明满足深基坑结构变形自动化监测要求,可调钢管支座安装便捷、与监测设备匹配度高,安装材料可拆卸重复使用,提高了基坑智能监测设备安装的绿色、高效和模块化水平,达到大型复杂工程变形监测的高效性和标准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638711.0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IPC: E21B7/00 , E21B10/42 , E21B10/54 , E21B21/00 , E21B21/16 , E02D5/34 , E02D15/04 , E02D15/06 , E02D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钻孔桩成孔设备及施工方法,包括三角形钻头、吸渣管道、钻头稳定结构和活动式连接轴,三角形钻头的一端连接于活动式连接轴,活动式连接轴与钻机的钻杆连接,钻头稳定结构套装于三角形钻头的一端,三角形钻头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吸渣管道,三角形钻头的另一端端设置有若干个呈三角分布的第一切削齿刀。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组合式莱洛三角形钻头实现矩形钻孔桩成孔施工,能实现矩形钻孔桩一次性成孔,施工便捷,相比人工挖孔或机械二次修槽能大幅降低工效成本;另外对已有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优化了成孔的施工工艺,在提高成孔效率的同时确保了施工质量,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十分重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6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73426.3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埋测斜管对接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测斜管结构、定位结构、钢筋笼结构,测斜管结构与定位结构连接,定位结构与钢筋笼结构连接;测斜管结构包括人工测斜管和智能测斜管,人工测斜管和智能测斜管上下端均设有测斜管顶盖和测斜管底盖。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基坑支护结构预埋人工测斜管和智能测斜管,可满足深基坑变形自动化监测与人工监测相互比照和验证要求;定位结构的设置提高了定位精度,且定位结构安装便捷、环境适应性强,提高基坑监测设备安装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人工测斜管和智能测斜管设置测斜管顶盖和测斜管底盖有助于防止沙石对装置的破坏,提高了预埋测斜管对接定位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47918.5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式自动监测基座及施工方法,包括:基座、钢管柱、对心盘、全站仪;基座顶部固定有一圆筒结构的钢管柱,钢管柱内通过找平机构和主体为一板状结构的对心盘连接,对心盘的顶面中心垂直固定有一轴心线垂直的连接螺杆,连接螺杆上旋固有一全站仪,所述找平机构,包括:固定架、外嵌球壳、内嵌球壳;外嵌球壳为上下开口的球形壳体,外嵌球壳采用固定架固定在钢管柱侧壁,外嵌球壳活动内嵌一内嵌球壳,内嵌球壳的底面固定有一圆板结构的杆座,杆座上垂直固定有一杆状结构的垂杆,垂杆顶端探出到钢管柱上方垂直连接有一板状结构的平台座,垂杆向杆座下方延伸连接有一铅球;有益效果:极大的减轻了施工难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5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49144.2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测量和激光扫描的智能化集成装备,包括激光三维全站扫描测量组件、动力组件、储能组件、通讯及控制组件和调节脚架,通讯及控制组件安装在调节脚架上,储能组件设置于所述通讯及控制组件后部,激光三维全站扫描测量组件通过动力组件安装在通讯及控制组件上部,储能组件设置于通讯及控制组件内,激光三维全站扫描测量组件和动力组件均电连接于通讯及控制组件。本发明整个测量过程仅需要1名操作人员,无需操作人员亲自前往放样点,可以大幅节省人工,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装备智能化程度高,数据交互方便,功能强大,用途广,有效的提高工程行业测量工作的精度和效率,可以大幅节省人工,大大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89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52216.6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力水准仪安装固定支架及施工方法,包括支撑结构、安装平台、静力水准仪、混泥土墙壁,支撑结构安装在混泥土墙壁上,安装平台连接在支撑结构上,静力水准仪安装在安装平台上。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静力水准仪的简易固定支架,满足了深基坑周边环境沉降自动化监测要求,简易固定支架安装快便、操作简单、调平灵活,安装材料简易并可拆卸重复使用、成本低廉,提高了基坑智能监测设备安装的绿色、高效和模块化水平,促进了智能化监测应用和发展,本发明的第一钢支架和第二钢支架的侧边均设置有液位水平仪,便于辅助静力水准仪调平安装,长螺杆侧边设置有刻度尺,刻度尺进一步的提高水准仪调平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4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99767.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型钢与混凝土桩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支护结构、支撑结构、换撑结构和地下室墙体,在地下室基坑四周打入所述支护结构,支护结构之间连接有支撑结构,地下室墙体与支护结构之间设有换撑结构。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型钢桩结合多层内支撑支护时的布桩方式和施工方法,避免了型钢桩回收过程中换撑块无法有效传力的问题,降低了回收起拔型钢桩对支护结构安全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有效解决了可回收支护结构结合多层内支撑支护时无法换撑的难题,在提高可回收支护结构应用范围的同时使得基坑支护深度得到加深。
-
公开(公告)号:CN116434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49988.1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建筑幕墙结构数据的识别与提取方法,其方法步骤为:数据测量,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站点,获取目标幕墙的扫描数据;数据处理,生成点云模型,对点云数据进行分别提取,获得幕墙板及板缝的特征参数;数据分析,生成幕墙板拟合曲线;利用幕墙板边拟合曲线走向,求得交点,生成板平面方程。本发明有益效果:能快速生成幕墙板的尺寸数据,复合既有建筑幕墙尺寸的时候,高效批量化生成加工工料单,将大大减少了一线项目工程测绘人员的重复劳动,降低项目工程测绘人员的错误,进而能够提升数据测量效率和降低测量数据处理与应用成本,对于快速智能化建筑项目工程测绘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22745118U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21366025.9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井孔口保护装置,包括井管、基座和防护机构;所述井管设置于井口内;所述基座布置于所述井管的外周,所述基座的外周周向布置有若干限位柱,所述井管的上端贯穿所述基座并延伸至所述基座上方,所述井管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卡合端和密封板;所述防护罩外周设置有卡合端,所述卡合端卡合于所述限位柱上,并使所述防护罩用于对所述井管遮挡,所述防护罩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井口监测设备保护装置,无法快速进行安拆,导致防护罩对监测设备的防护效率较差,使其监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768003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509483.5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深基坑安全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外壁底端固接有对称设置的基座,基座上均穿插有稳定插杆,稳定插杆的内部均设有稳定组,支撑框架的顶端中间位置安装有电动推杆,支撑框架的内壁滑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顶端固接有安装架,电动推杆输出轴与安装架的顶端连接,升降板的底端对称安装有插筒,升降板上开设有与插筒相连通的连通孔,插筒的内部设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升降机构,使转动杆、锥头和螺旋输料板的底端移动至升降板的外部,方便螺旋输料板接触土料实现取料操作,进而避免人工进入基坑中进行取料,有效的提高了取料效率,进而实现对工作人员的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