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2571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386097.9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组件修复监控系统,用于更换核燃料棒工作中的监控,分别与安装于核燃料棒抽插工具上的拉力传感器和安装于新燃料升降机上的拉线编码器相连,用于处理拉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拉力数据以及拉线编码器检测到的高度数据以获得拉力数据和高度数据,并在拉力数据和高度数据超出预设值时报警,及时提醒操作人员故障,使得操作人员通过所述核燃料组件修复监控系统即可完成整个监控工作,操作简单、操作安全性好且修复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11853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390042.5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组件修复检测控制系统,用于检测核燃料组件是否破损并修复破损核燃料组件工作中的监控,包括视频检测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视频检测装置采集监控工作中的视频图像,所述监控装置分别与视频检测装置、拉力传感器(核燃料棒抽插工具上)和拉线编码器(新燃料升降机上)相连,可控制所述视频检测装置动作并显示视频检测装置采集的视频图像,通过拉力传感器(核燃料棒抽插工具上)和拉线编码器(新燃料升降机上)检测到的拉力数据和高度数据监控核燃料棒抽插工具和新燃料升降机的工作,在故障时提醒操作人员,使得操作人员通过监控装置即可完成整个监控工作,操作简单、操作安全性好且修复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00626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386099.8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7 , G21C17/01 , G21C17/07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组件视频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拍摄区域内设置距离标定并采集核燃料组件的视频图像;(2)处理、显示并存储所述视频图像,确定所述视频图像内距离标定中的两标定点,获取视频图像上的测量区域;(3)计算所述测量区域的尺寸,包括:获得两所述标定点之间的实际标定距离Lb,计算所述视频图像内两所述标定点之间的图像标定距离Np,计算所述视频图像内所述测量区域的图像缺陷尺寸Nc,依据所述实际标定距离Lb、图像标定距离Np和图像缺陷尺寸Nc计算并存储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缺陷尺寸Lc,使得本发明不但可通过视频图像观察核燃料组件的状况,还可以计算核燃料组件内的缺陷尺寸,准确判断核燃料组件是否变形以及变形的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4723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385995.2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更换核燃料棒的二维模拟监控方法,用于更换核燃料棒的监控,包括:(1)获取更换核燃料棒工作相关设备的二维数据并依据所述二维数据生成换棒仿真画面,(2)实时获取新燃料升降机之拉线编码器检测到的编码器信息,将所述编码器信息转换为所述新燃料升降机的高度数据,依据所述高度数据更新换棒仿真画面;(3)显示所述换棒仿真画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案使得操作人员可通过换棒仿真画面直观清楚的了解更换核燃料棒工作的具体进程,增加核燃料棒更换的安全性。另,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更换核燃料棒的二维模拟监控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252988.1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辐照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采用电子束蒸发镀膜的方式将钨沉积在基材上形成基膜;再采用磁控溅射镀膜的方式在基膜上再次沉积钨材形成钨膜;将具有钨膜和基膜的膜材在400‑500℃下烧结后,得到所述抗辐照薄膜材料。本发明的抗辐照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硅为基底,通过电子束蒸发镀膜、磁控溅射、烧结、退火处理等步骤,最终得到以硅为基底的薄膜材料,薄膜中出现新α相(衍射峰α(200),α(211),α(220)),且β相衍射峰未消失,因此存在共存相α和β,即其具有较优异的电学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88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52485.4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辐射读取电路及读取方法,所述抗辐射读取电路用于读取存储单元,其包括第一传输门、第二传输门、冗余加固模块和读取模块;所述第一传输门输出端均分别接入所述冗余加固模块和读取模块,所述第二传输门输出端均分别接入所述冗余加固模块和读取模块;所述第一传输门和第二传输门的控制端被配置为接收第一使能信号,所述第一传输门和第二传输门在所述第一使能信号触发下导通,所述冗余加固模块与所述读取模块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抗辐射读取电路不仅可实现速度快、功耗低的数据信息读取功能,而且在数据信息读取过程中具有抗单粒子翻转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68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1252988.1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辐照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采用电子束蒸发镀膜的方式将钨沉积在基材上形成基膜;再采用磁控溅射镀膜的方式在基膜上再次沉积钨材形成钨膜;将具有钨膜和基膜的膜材在400‑500℃下烧结后,得到所述抗辐照薄膜材料。本发明的抗辐照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硅为基底,通过电子束蒸发镀膜、磁控溅射、烧结、退火处理等步骤,最终得到以硅为基底的薄膜材料,薄膜中出现新α相(衍射峰α(200),α(211),α(220)),且β相衍射峰未消失,因此存在共存相α和β,即其具有较优异的电学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22817.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降低设备强损的关键敏感设备消除方法和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关键敏感设备清单;对关键敏感设备清单中的关键敏感设备进行优先级排序,并根据优先级排序结果确定待消除设备;对待消除设备进行资料收集和问题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关键敏感设备消除策略;对关键敏感设备消除策略的可行性分析;基于可行性分析结果对待消除设备进行消除。本发明克服了以往通过经验反馈法进行关键敏感设备消除的不足,根据本方法正向分析关键敏感设备风险后,针对较高风险关键敏感设备通过策略制定、可行性分析、审查、实施和评价等,大面积消除关键敏感设备,有效减少关键敏感设备数量,降低由于关键敏感设备故障导致发电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6110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22326.0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D3/00 , G06N3/0499 , G06N3/0985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DCS系统中反应堆堆芯热功率测量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堆芯热功率数据及堆芯热功率的相关特征变量;对所述相关特征变量进行分类,构建原始特征向量集合;通过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对所述各特征子集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序,通过极限学习机模型确定最优特征子集序列;通过平衡优化器算法,获取堆芯热功率计算的超参数;通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确定所述堆芯热功率数据的模态分量最优组合;采用基于热平衡组合模型的热功率测量方法计算堆芯热功率。采用本方案能够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06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60969.1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D1/00 , G21D1/02 , G21D3/00 , G21D3/08 , G21C17/1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池式快堆的一回路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池式快堆的出口温度设定值,并基于池式快堆的出口温度测量值和出口温度设定值确定目标核功率值;获取池式快堆的核功率测量值,并基于池式快堆的运行模式获取核功率补偿值;基于目标核功率值、核功率测量值和核功率补偿值,确定功率偏差值;基于功率偏差值确定控制参数,采用控制参数驱动池式快堆的控制棒。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池式快堆控制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