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7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414728.3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核燃料,其包括:UO2基体和弥散分布在UO2基体中的高铀密度燃料,其中,高铀密度燃料的表面设有缓冲层。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复合核燃料包括UO2基体和弥散分布在UO2基体中的高铀密度燃料,高铀密度燃料的表面设有缓冲层,通过缓冲层隔绝了UO2基体和高铀密度燃料,使得UO2基体在服役中开裂不会直接扩展到高铀密度燃料。此外,缓冲层为高铀密度燃料在服役中因辐照肿胀、热膨胀等原因导致的变形提供了容纳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03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11692.X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O2-金属燃料芯块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S1、根据质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各原料:Cr2O3 0-2%、MoO2 0-2%、ZrO2 0-2%,余量为UO2;S2、将所述原料球磨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粉末;S3、将所述混合粉末压制形成坯体并进行高温预烧,获得固溶体;S4、将固溶体进行破碎、过筛,球磨形成颗粒混料;S5、在颗粒混料中掺入金属粉末,混合,使得颗粒混料中每一个颗粒的表面包覆有所述金属粉末;S6、将掺有金属粉末的颗粒混料模压成型并进行致密化烧结,制得UO2-金属燃料芯块。本发明的UO2-金属燃料芯块,金属的加入将芯块热导率提高50%以上,增大芯块晶粒尺寸,明显降低燃料芯块服役时的芯部温度,减小温度梯度,抑制燃料芯块裂变产物释放,提高燃料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21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059000.9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芯块及其制造方法,燃料芯块的制造方法包括:S1、称取原料:氧化铬0‑2%、氧化铝0‑2%、氧化硅0‑2%、氧化铌0‑2%,余量为氧化铀;S2、将原料球磨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粉末;S3、将混合粉末压制形成氧化铀素坯并高温预烧;S4、将氧化铀素坯进行破碎、过筛,磨成氧化铀颗粒;S5、在氧化铀颗粒中掺入氧化铍粉末,混合形成待压粉料;每一个氧化铀颗粒表面包覆有氧化铍粉末形成的包覆层;S6、将待压粉料进行压制成型并致密化烧结,制得燃料芯块。本发明采用二次添加化合物、二次烧结的方式,使助烧剂固溶或分布于氧化铀基体内,减小助烧剂扩散或固溶于氧化铍中,确保助烧剂不影响BeO相的导热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增大芯块晶粒尺寸和提高烧结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46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393138.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芯块熔点测量装置及方法。该燃料芯块熔点测量装置包括:真空腔、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内盛放待测样品的加热容器、加热所述待测样品的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容器外围的废气收集管道、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外与所述废气收集管道连接抽气的抽气装置、以及监测所述待测样品温度的温度感应装置。本发明通过在真空腔内设置废气收集管道,可以及时的抽出待测样品受热所产生的废气、高温挥发物等,从而可以保证有毒物质可以被有效处理,具有操作方便,可多次重复,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2115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31027.3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51 , C04B35/624 , G21C3/62 , G21C3/64 , G2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铀‑石墨烯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将重铀酸铵粉末在高温下煅烧,使重铀酸铵转化成U3O8;S2、用浓硝酸将U3O8溶解,获得缺酸硝酸铀酰溶液;S3、将获得的缺酸硝酸铀酰溶液制成溶胶溶液;S4、制备石墨烯悬浮液;S5、将溶胶溶液和石墨烯悬浮液混合,形成混合液;S6、将混合液进行加热使凝胶化,形成含水的铀化物‑石墨烯混合物凝胶;S7、将含水的铀化物‑石墨烯混合物凝胶进行洗涤并晾干,获得凝胶粉末;S8、依次将凝胶粉末进行干燥煅烧,还原烧结,获得二氧化铀‑石墨烯复合粉末;S9、致密化烧结,制得二氧化铀‑石墨烯燃料芯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提高燃料芯块的成分均匀性和热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25702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510613397.6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燃料棒,包括棒体,棒体包括棒状金属基体和弥散于金属基体中的燃料颗粒,还包括包覆在金属基体外圈的无燃料层,且无燃料层的硬度高于金属基体的硬度。棒体可通过以下步骤制成:A、将燃料颗粒与金属基体粉末混合,制成基体生坯;B、在基体生坯外围涂覆一定厚度硬质粉末,与基体生坯共同形成棒体生坯;C、对棒体生坯进行烧结,形成棒体。本发明的燃料棒通过在外围设置的硬度较高的无燃料区,提升了燃料棒的强度,便于加工控制尺寸,缓解了腐蚀反应,减小氢气的释放,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838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80348.6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组件及其提高反应堆安全性的燃料棒,包括含有核燃料成分的一体化燃料棒体;燃料棒体的中部设有轴向贯穿的通孔。本发明的燃料棒的通孔可显著增加传热面积,在反应堆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减小燃料棒单位面积内的热通量,降低发生偏离泡核沸腾的概率;同时可大幅度减小燃料棒中心区温度,从而显著增加燃料棒在反应堆正常工况及事故工况下的安全裕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6150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152057.8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预制无燃料区:将SiC混合粉末分别压制成圆筒体和圆片并进行无压烧结;S2、预制燃料区:将具有SiC包覆层的TRISO颗粒压制成圆柱体;S3、将圆柱体装入圆筒体内,在圆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放置圆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得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圆柱体形成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的燃料区,圆筒体和圆片形成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的无燃料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预制无燃料区,将无燃料区的密度控制与燃料区压制后的密度接近,减小烧结后芯块中燃料区密度和无燃料区的密度差异,改善燃料区TRISO颗粒外围轮廓结构,扩大燃料区,提高芯块整体的TRISO体积含量,进一步提高惰性基燃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6983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980348.6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组件及其提高反应堆安全性的燃料棒,包括含有核燃料成分的一体化燃料棒体;燃料棒体的中部设有轴向贯穿的通孔。本发明的燃料棒的通孔可显著增加传热面积,在反应堆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减小燃料棒单位面积内的热通量,降低发生偏离泡核沸腾的概率;同时可大幅度减小燃料棒中心区温度,从而显著增加燃料棒在反应堆正常工况及事故工况下的安全裕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22257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23462.5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28 , C22C33/04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组件的不锈钢包壳,不锈钢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铬8%~18%、铝4%~8%、铌0.1%~1%、钼0.1%~4%、钛0.1%~2%、硅0.01%~2%、锆0.1%~2%、钨0.05%~2%、钇0.005%~1%,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Cr、Nb、Mo等微量元素的协同作用,降低Cr含量,抑制了脆性相的产生,改善了不锈钢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提高了不锈钢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高温力学性能以及延伸率;通过对其中杂质成分碳、氮的含量限定,提高了固溶体中的有效Cr含量,而且形成的碳化物和氮化物有助于晶粒细化,提高制得的管材的强度和塑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