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7171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129585.1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铋堆放射性设备辐射屏蔽处理的方法,包括选定放射性设备,并获取用于计算放射性设备源项的基础数据来得出源项;将确定的屏蔽体方案与放射性设备的相关结构信息及厂房的相关信息以及计算所得源项相结合,建立计算模型来计算辐射场剂量率;判断辐射场剂量率是否满足放射性设备所在区域辐射分区中规定的场剂量率限值范围要求;是,则输出屏蔽体方案及辐射场剂量率,并根据屏蔽体方案进行屏蔽处理;否,则对屏蔽体方案进行改进,重新计算辐射场剂量率直至满足规定的场剂量率限值范围要求为止。实施本发明,通过试验不同屏蔽处理方案使放射性设备辐射屏蔽效果有较高的可靠性,满足铅铋堆正常运行期间放射性设备辐射防护设计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389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23232.4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铋堆燃料元件包壳完整性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缓发中子探测单元,实时监测并获取缓发中子注量率数据;特征裂变核素探测单元,实时监测并获取特征裂变核素放射性活度数据;后端数据集中处理单元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和输出评价结论报告的功能,接收缓发中子注量率数据和特征裂变核素放射性活度数据,将其与预设的对应阀值进行比较并给出比较结论。该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铅铋堆燃料完整性评价的自动化与实时化;通过缓发中子探测单元和特征裂变核素探测单元同时监测获取数据,并经数据集中处理单元校验,大大提升了铅铋堆燃料在线完整性评价的可靠性;还可用于指导停堆后的啜漏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9271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811129585.1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铋堆放射性设备辐射屏蔽处理的方法,包括选定放射性设备,并获取用于计算放射性设备源项的基础数据来得出源项;将确定的屏蔽体方案与放射性设备的相关结构信息及厂房的相关信息以及计算所得源项相结合,建立计算模型来计算辐射场剂量率;判断辐射场剂量率是否满足放射性设备所在区域辐射分区中规定的场剂量率限值范围要求;是,则输出屏蔽体方案及辐射场剂量率,并根据屏蔽体方案进行屏蔽处理;否,则对屏蔽体方案进行改进,重新计算辐射场剂量率直至满足规定的场剂量率限值范围要求为止。实施本发明,通过试验不同屏蔽处理方案使放射性设备辐射屏蔽效果有较高的可靠性,满足铅铋堆正常运行期间放射性设备辐射防护设计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59780.4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包括:设有放射性探测器的空气整流椎体、围绕空气整流椎体设置的外壳屏蔽体,以及滤纸进纸机构,其中,空气整流椎体和外壳屏蔽体之间形成气体流道间隙,放射性气溶胶粒子经过流道间隙后被收集在滤纸上,产生的光子进入放射性探测器内采集信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设有外壳屏蔽体,解决了放射性气溶胶取样过程中的粒子损失、沉积问题,使得放射性探测器系统数据得到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965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82764.7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复杂环境的中子‑伽马一体化探测装置,将探测组件和数据处理组件设置于水密防护组件的容置腔内,在开始工作时,需要探测的中子、伽马射线可通过与容置腔连通的探测开口入射至探测组件,从而被探测组件检测到。通过将数据处理组件设置于探测组件的侧壁,之后将探测组件固定设置于水密组件形成的容置腔内,通过水密防护组件、探测组件和数据处理组件的紧凑型设计,使得最终得到的中子‑伽马一体化探测装置具有更小的体积,能够适应于工作空间紧张的探测环境;同时水密防护组件的防护设计,使得中子‑伽马一体化探测装置能够适应于海洋潮湿、盐雾、冲击等环境条件。上述中子‑伽马一体化探测装置具有工作可靠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25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59676.5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γ甄别探测装置,其包括:透射滤膜,用于阻止α粒子进入探测装置内引起误计数;塑料闪烁体,用于测量β粒子的活度浓度;NaI晶体,用于测量γ光子,得到能谱数据,并输出核素的活度浓度;高温光电倍增管,用于接收γ光子产生的次级电子,并输出电压幅度脉冲信号;分压/前放电路,提供高温光电倍增管和前放电路的输入电源,用于将高温光电倍增管的输出信号加以放大;以及电气接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β‑γ甄别探测装置采用塑料闪烁体+NaI晶体的组合方式,能够同时监测β‑γ核素。
-
公开(公告)号:CN208060728U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20602376.3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与核素识别装置,包括壳体、气体过滤层、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和高纯锗探测器、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探测腔室和第二探测腔室,壳体上设有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第一进出口、第一探测腔室、第二探测腔室和第二进出口依次连通形成放射性气体流道;气体过滤层设置在第一探测腔室和第二探测腔室之间,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设置在第一探测腔室内,其探测端朝向气体过滤层;高纯锗探测器设置在第二探测腔室内,其探测端朝向气体过滤层;第一处理单元通讯连接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第二处理单元通讯连接高纯锗探测器。本实用新型实现等离子体熔融系统中放射性废气的放射性活度监测和核素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215067780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366874.4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杂环境的伽玛探测设备,包括前端探测器以及嵌入式信号处理装置;前端探测器包括主探测器晶体、GM计数器、前置放大器、模数转换器、FPGA;所述嵌入式信号处理装置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的内存单元、存储单元、时钟单元、电源单元、触摸屏、无线通信模块、USB接口、网口以及通信芯片;通信芯片与所述FPGA连接;前端探测器还包括用于与载荷装置连接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FPGA电气连接;所述壳体由防锈防腐蚀的探头部分工程塑料和底座不锈钢构成,接缝处有密封圈,壳体内安装盛有可更换且可重复利用的变色硅胶的干燥剂泵。
-
公开(公告)号:CN117854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02659.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通量多试样腐蚀释放及包壳管表面污垢沉积试验系统,包括主回路温控器、回路控制段、燃料包壳污垢沉积试验段、挂片腐蚀试验段、加药装置、冷却装置;燃料包壳污垢沉积试验段内设有至少两根燃料包壳管,挂片腐蚀试验段内挂设有若干挂片试样;回路控制段控制试验回路中溶液的流动参数;加药装置的加药支路连接主回路温控器的入口,以从入口向主回路温控器内加入试验药剂,加药装置的反馈支路连接主回路温控器的出口,以从出口获取流出溶液的试剂含量,控制加药支路的加药量;冷却装置连接在主回路温控器、燃料包壳污垢沉积试验段之间,对流出燃料包壳污垢沉积试验段的溶液冷却,本试验系统能在同一试验系统上实现两种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7672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65456.8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放射性水过滤器屏蔽装置,过滤器屏蔽装置包括屏蔽主体和屏蔽盖板,屏蔽主体构造有两端开口的屏蔽腔体,屏蔽腔体用于容纳过滤器,过滤器的底端固定于基面,屏蔽主体的一端延伸至基面并与基面相固定;屏蔽盖板盖设于屏蔽主体的另一端,并与屏蔽主体可拆卸固定。通过将屏蔽主体的一端与基面相固定,以使得屏蔽主体能够自过滤器的底部至过滤器的顶部对过滤器进行屏蔽。而通过在屏蔽主体的另一端盖设一个屏蔽盖板,以使得屏蔽盖板能够对过滤器的顶部进行屏蔽。而通过将屏蔽盖板与屏蔽主体可拆卸固定,以使得需要检修时,便于打开屏蔽盖板。通过如上的结构,使得过滤器屏蔽装置能够对全方位对过滤器进行屏蔽,从而提高屏蔽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