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0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17952.6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核电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厂热交换器的热工性能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核电厂热交换器的热工性能评估方法,需要先获取核电厂热交换器的当前热交换参量;从当前热交换参量中提取出环境关联参量和环境无关参量;根据环境关联参量和环境无关参量,确定热工性能基准条件;针对当前热交换参量进行解析,得到核电厂热交换器对应的当前污垢热阻;基于热工性能基准条件对当前污垢热阻进行热工性能评估,得到热工性能评估数据。如此一来,便能够更为准确地对核电厂热交换器的热工性能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2393.2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4 , G21C15/243 , G21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用水系统及冷却方法,核电厂用水系统包括多个系列以及非安全级水池,各系列均配置一个安全级水池,且各安全级水池彼此两两连通,各系列具有第一工况以及第二工况,任意两个安全级水池所承载的水量总和能够至少供系统在第二工况下运行3天。非安全级水池能够至少储存供系统在第二工况下运行27天的水量。非安全级水池、安全级水池储存的水资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配给不同系列,避免了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并且有效减少了总体储水量的需求,从而降低了水池的建造和维护成本。核电厂总体储水量的减少意味着减少了水池建造过程中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占用和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831942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309322.5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乏燃料水池应急冷却系统,其包括与乏燃料水池连接的取水管线和进水管线、分别安装于取水管线和进水管线上的取水接口和进水接口,还包括循环冷却泵和换热器,循环冷却泵的入口与取水接口连接、出口与换热器的热侧入口连接,换热器的热侧出口与进水接口连接,从而构建成闭式的冷却回路,循环冷却泵和换热器都由可移动电源提供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超设计基准工况下,利用不依赖核电站原有水源和电源的循环冷却泵和换热器,通过循环冷却的方式持续导出乏燃料水池中燃料组件的余热,保证了乏燃料组件余热的及时导出,预防了严重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67973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0692265.1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乏燃料水池补充冷却装置,其包括位于核岛厂房内的一回路和位于核岛厂房外的二回路,乏燃料水池中的乏池水能够在一回路中循环流动,一回路通过中间热交换器将热量输送至二回路,二回路中的流体通过冷却塔将热量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双回路冷链设计,将乏池水限制在核岛厂房内,防止放射性物质发生意外在核岛厂房外泄漏,提升了装置的安全可靠性,显著提升了乏燃料水池的冷却能力,同时,本发明采用双模供电,并新增独立热阱,提高了乏燃料水池对全厂断电事故和热阱丧失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538414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10344864.3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多样化冷链系统的传热性能试验方法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回路、RHR系统、RRI系统、PTR系统、EHR系统、SFP水池、IRWST水箱、ECS系统、测试装置。本发明通过利用一回路产热来作为持续的热能来源,并利用RRI系统反传热的方式对IRWST水箱和SFP水池进行加热,采用加热后的IRWST水箱和SFP水池来作为冷链系统的测试热源,一次性完成多样化冷链系统换热器的性能试验,无需临时添加加热器对水池进行加热,试验热源稳定可靠,满足SG‑30的要求,又由于有IRWST水箱和SFP水池作为热量传递的缓冲环节,避免了试验过程中对一回路造成热冲击瞬态,保障了试验的安全稳定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99273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77515.0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燃料水池水传输系统及其输水方法。所述水传输系统包括乏燃料装罐池、燃料输送池、出水管线和充水管线,乏燃料装罐池和燃料输送池的出入水口分别连接至出水管线和充水管线而形成并联结构;出水管线和充水管线分别接入乏燃料水池冷却回路的第一冷却支路的两个列间隔离阀之间,且分别位于冷却泵的上游和下游;所述输水方法是利用水传输系统进行输水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核电站燃料水池水传输系统通过重置出水管线和充水管线在第一冷却支路上的接入位置,充分利用冷却回路的冗余设计,通过列间隔离阀实现冷却功能和水传输功能的独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传输过程导致乏燃料水池冷却中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8065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710438521.9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多样化热阱系统传热性能试验系统,包括反应堆冷却剂循环回路和热量导出循环回路,反应堆冷却剂循环回路包括:与反应堆冷却剂循环回路连通的反应堆冷却剂主泵;与反应堆冷却剂循环回路连通的余热排出系统的热侧;热量导出循环回路包括反应堆冷却剂主泵的冷却器和余热排出系统的冷侧,还包括:常规冷链热阱系统,分别与反应堆冷却剂主泵的冷却器和余热排出系统的冷侧连通;多样化热阱系统,与余热排出系统的冷侧连通。本发明实现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热阱系统的性能试验,操作简单易行,风险可控。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多样化热阱系统传热性能试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53841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44864.3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多样化冷链系统的传热性能试验方法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一回路、RHR系统、RRI系统、PTR系统、EHR系统、SFP水池、IRWST水箱、ECS系统、测试装置。本发明通过利用一回路产热来作为持续的热能来源,并利用RRI系统反传热的方式对IRWST水箱和SFP水池进行加热,采用加热后的IRWST水箱和SFP水池来作为冷链系统的测试热源,一次性完成多样化冷链系统换热器的性能试验,无需临时添加加热器对水池进行加热,试验热源稳定可靠,满足SG-30的要求,又由于有IRWST水箱和SFP水池作为热量传递的缓冲环节,避免了试验过程中对一回路造成热冲击瞬态,保障了试验的安全稳定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76797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692265.1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乏燃料水池补充冷却装置,其包括位于核岛厂房内的一回路和位于核岛厂房外的二回路,乏燃料水池中的乏池水能够在一回路中循环流动,一回路通过中间热交换器将热量输送至二回路,二回路中的流体通过冷却塔将热量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双回路冷链设计,将乏池水限制在核岛厂房内,防止放射性物质发生意外在核岛厂房外泄漏,提升了装置的安全可靠性,显著提升了乏燃料水池的冷却能力,同时,本发明采用双模供电,并新增独立热阱,提高了乏燃料水池对全厂断电事故和热阱丧失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180657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38521.9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多样化热阱系统传热性能试验系统,包括反应堆冷却剂循环回路和热量导出循环回路,反应堆冷却剂循环回路包括:与反应堆冷却剂循环回路连通的反应堆冷却剂主泵;与反应堆冷却剂循环回路连通的余热排出系统的热侧;热量导出循环回路包括反应堆冷却剂主泵的冷却器和余热排出系统的冷侧,还包括:常规冷链热阱系统,分别与反应堆冷却剂主泵的冷却器和余热排出系统的冷侧连通;多样化热阱系统,与余热排出系统的冷侧连通。本发明实现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热阱系统的性能试验,操作简单易行,风险可控。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多样化热阱系统传热性能试验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