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226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011484477.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IPC: C12N15/113 , A61K31/7105 , A61P1/00 , A61P35/00 ,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参与调控人结直肠癌耐药性的lncRNA,所述lncRNA的转录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首次发现了转录本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lncRNA在两种细胞的表达差异,其在耐药性细胞中低水平表达,在结直肠癌耐药组织相对于敏感组织表达水平更低,该lncRNA可以作为诊断5‑氟尿嘧啶敏感性与耐药性的分子标志。可通过检测该lncRNA的表达水平分辨结直肠癌患者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与耐药性,然后通过提高该lncRNA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的对5‑氟尿嘧啶的耐药性,提高5‑氟尿嘧啶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64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19746.8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IPC: G16H20/00 , G16B20/00 , G06F18/23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细胞转录组动态图谱构建方法及免疫治疗预测装置,方法包括:采集并根据单细胞的数据,构建单细胞转录组库;对所述单细胞转录组库进行测序;对测序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单细胞转录组图谱;基于所述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构建单细胞转录组动态图谱。通过深度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构建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来系统研究免疫治疗的起效机制,获取的信息量可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免疫治疗预测装置通过活检样本中免疫基质细胞丰度进行综合判断,可以对样本是否对免疫治疗产生完全反应进行预测,适用性强,预测准确性高,为相关的治疗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480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17957.8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IPC: C07K16/46 , C12N15/70 , G01N33/5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zz domain与过氧化物酶APEX2的二抗,由strep tag、ZZ domain、GGGGS linker和APEX2四个部分组成。本发明通过ZZ domain和过氧化物酶APEX2的融合表达,分别取代传统HRP耦连二抗的免疫球蛋白和HRP部分,构建一种新型二抗,该抗体的分子较小,容易进出细胞,不易形成包涵体,且经过优化,所述抗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降解。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摆脱了传统HRP耦连二抗制备需要从植物提取HRP的复杂过程,也避免了实验动物的大量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2222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0083399.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IPC: A61K39/395 , A61P35/00 , A61K31/513 , A61K31/555 , A61K31/7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治疗局部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mFOLFOX6、贝伐单抗和PD‑1抑制剂。经过实验验证,上述药物组合物治疗18例局部晚期(T4NxM0)的MSS CRC,14例达到主要病理缓解(肿瘤退缩均超过90%),其中有10例病理完全缓解(无肿瘤细胞残留),肿瘤标记物均降至正常,无致死SAE事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针对局部晚期(T4NxM0)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联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求尽可能使肿瘤退缩,从而尽可能提高R0切除率及PCR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以及避免三药化疗及同步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26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84477.3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IPC: C12N15/113 , A61K31/7105 , A61P1/00 , A61P35/00 ,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参与调控人结直肠癌耐药性的lncRNA,所述lncRNA的转录本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首次发现了转录本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lncRNA在两种细胞的表达差异,其在耐药性细胞中低水平表达,在结直肠癌耐药组织相对于敏感组织表达水平更低,该lncRNA可以作为诊断5‑氟尿嘧啶敏感性与耐药性的分子标志。可通过检测该lncRNA的表达水平分辨结直肠癌患者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与耐药性,然后通过提高该lncRNA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的对5‑氟尿嘧啶的耐药性,提高5‑氟尿嘧啶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44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52063.2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SI分型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途解决现有的MSI分型确定方法存在对患者造成损伤的风险,且诊断流程复杂,患者的就诊时间长和经济负担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结直肠癌的历史病例影像学检查数据;对所述历史病例影像学检查数据进行标注,得到标注区域;根据所述标注区域确定裁剪尺寸;按照所述裁剪尺寸对所述历史病例影像学检查数据和所述标注区域进行裁剪,得到裁剪图像;采用所述裁剪图像生成训练样本;采用所述训练样本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将待分析图像输入已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得到图像判别结果;获取诊断所需临床数据;根据所述图像判别结果和所述诊断所需临床数据确定MSI分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42448.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深圳复诺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G16B50/30 , G16B30/00 , C12Q1/6888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溶瘤病毒的抗肿瘤疗效评估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次采用单细胞测序获得样本的测序结果,随后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获得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的分布状态、亚型组成,并对细胞亚型进行注释,通过比较不同的结果实现对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及其细胞亚型的种类、状态和比例分析,得到细胞亚群,并对细胞亚型进行注释,通过比较不同的结果实现对免疫细胞和/或非免疫细胞亚型的种类、状态和比例分析,通过GO分析和KEGG分析明确各细胞亚群的功能,并通过受体配体分析明确各细胞亚群直接的相互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222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083399.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IPC: A61K39/395 , A61P35/00 , A61K31/513 , A61K31/555 , A61K31/7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治疗局部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mFOLFOX6、贝伐单抗和PD‑1抑制剂。经过实验验证,上述药物组合物治疗18例局部晚期(T4NxM0)的MSS CRC,14例达到主要病理缓解(肿瘤退缩均超过90%),其中有10例病理完全缓解(无肿瘤细胞残留),肿瘤标记物均降至正常,无致死SAE事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针对局部晚期(T4NxM0)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联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以求尽可能使肿瘤退缩,从而尽可能提高R0切除率及PCR率(病理完全缓解率),以及避免三药化疗及同步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894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12344.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系统,所述预测系统为列线图,以结直肠癌患者的ctDNA状态、CA125、肿瘤病理N分期和神经浸润作为预测指标,以结直肠癌患者腹膜转移的概率作为预测结果;并且基于所述预测系统提供了一种结合ctDNA预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模型,所述模型能够实现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腹膜转移的精准预测,模型的AUC值达到了0.784,C‑index值达到了0.776,并且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0.05,说明模型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腹膜转移的预测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实际腹膜转移没有明显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66085.5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转录因子KLF4。该转录因子通过与结直肠癌细胞中的TRIM29启动子结合,调控TRIM29的表达水平,进而实现调控结直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目的。转录因子KLF4实现调控结直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机制为:转录因子KLF4与TRIM29的表达呈正相关,过表达KLF4能提高TRIM29的表达,而TRIM29的高表达能减弱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因此,过表达转录因子KLF4即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因此,转录因子KLF4可作为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药物靶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