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6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7518.X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54
Abstract: 一种固体和液体组合的光谱分频组件及方法,属于太阳能光谱分频利用技术领域。该光谱分频组件的具体结构主要包括液体分频层和固体分频层。其工作原理为,将全光谱中电池无法利用的能量在液体分频层中转化为热能,可利用的能量通过固体分频层中的固体分频器件透射,由电池转化为电能。其区别于常规分频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固体分频器件的反射和透射,使不可利用的能量在液体器件中实现两次吸收过程,而可利用的能量仅有一次吸收过程。采用这种针对不同光谱区间的单光程‑双光程设计,能够解决液体吸收材料厚度大时减弱电池可利用光谱区间的能量穿透,而厚度小时减弱电池不可利用光谱区间的能量吸收这一技术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30612.7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392 , G06F30/398 , G06F119/0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温度分布的光伏组件电池片选择及排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定安装地区,获取安装地区的年度平均环境参数,并测试光伏组件在该环境参数下的温度分布;S2.根据温度分布将光伏组件划分为若干个温区;S3.以位于各温区的光伏组件部分作为一个光伏子组件,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基准子组件,计算其他光伏子组件所需单体电池的电气特性;S4.根据各温区的光伏子组件所需单体电池的电气特性,选择合适的单体电池串并联,构成各温区的光伏子组件。其在各个温区选择电气特性一致的单体电池,确保各个温区的单体电池输出的电压与电流大小一致,减少了串并联之后的光伏组件的串并联损耗,提高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6114.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耦合聚光储热‑吸收式制冷的新型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吸收式制冷单元、空气释能单元和聚光储热单元;压缩空气储能单元包括多级压缩机和储气罐,吸收式制冷单元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节流阀和泵,空气释能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节流阀、一级预热器、二级预热器、级前加热器和多级汽轮机;聚光储热单元包括储存储热介质的热罐、冷罐和聚光集热器。本发明所述系统在提高系统储能效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余热利用效率,能够做到冷热电联产,更可以为弃风弃光问题和“削峰填谷”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4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07792.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L31/048 , H01L31/0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削弱遮挡影响的光伏组件盖板玻璃,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盖板玻璃,所述盖板玻璃的上表面设置有金字塔形结构层,所述金字塔形结构层包括连续排列的若干组金字塔形结构;所述盖板玻璃的内部设置有气泡层。本发明的金字塔形结构层可以使入射光保持大的散射角度,气泡层可以使入射光保持大的横向传输距离。通过金字塔形结构层与气泡层的作用相互耦合,使得入射光绕过大尺寸遮挡物,绕过遮挡物的光能够保证被遮挡区域的太阳电池具有一定的功率输出,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整体发电能力,并且有效避免热斑对光伏组件的损害。同时,本发明的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与普通光伏组件盖板玻璃的反射率相当,不会引起额外的光能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362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54983.X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C1/00 , G01C9/00 , G01J1/00 , H02S20/32 , F24S30/425
Abstract: 一种双玻双面太阳电池最佳安装倾角的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双玻双面太阳电池背板对于天空,阴影地面以及无阴影地面或后排组件的视角因数;s2,计算平面直射辐照度与斜面直射辐照度之比;s3,计算大气质量与水平面所接收到的辐照度;s4,计算得到背板辐照度;s5,计算双玻双面太阳电池前表面对于天空、阴影地面以及无阴影地面,或天空、阴影地面、无阴影地面以及前排组件的视角因数;s6,计算得到前表面辐照度;s7,考虑正面和背面不同的转换效率,对电池的最佳安装倾角与方位角进行计算。本发明可以用于指导双面双玻太阳电池的安装,便于在安装时寻找最佳倾角与最佳方位角。
-
公开(公告)号:CN1170534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02137.8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柔性热电输出的二阶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其包含:主抛物面聚光镜,旋转切换结构,光伏(PV)组件。其中,旋转切换结构由三个不同光热功能属性的元件所组成,即纯二次反射镜,曲面集热槽,滤光反射槽,且三者具有相同的旋转焦点。系统实际运行时,当旋转结构切换为二次反射镜模式时,此时系统为纯聚光光伏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电输出;当旋转结构切换为曲面集热槽模式时,此时系统转换为纯聚光光热结构,可以实现高品位热输出;当旋转结构切换为滤光反射槽模式时,此时,系统为转换PVT复合系统,可以输出电能与热能两种不同品位的能量,满足应用末端的不同能源需求。本项目通过改变二阶聚光系统运行特性实现系统热电柔性输出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49722.9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S5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实验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实况工作温度的室内模拟平台。具有环境温度控制、风速/风向控制功能,最关键的是模拟不同光辐照度下光伏组件中的实际发热情况。光伏电池片本质上是一个pn结,这给通过pn结的电流‑电压关系控制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热提供了可能。本发明通过对光伏组件施加正向偏压来给电池片供能,通过控制源表功率模拟不同光辐照度下的发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96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39789.2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T3/4007 , G06T11/20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08 , G06F113/04
Abstract: 确定光伏热系统分频流体流速的图像插值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绘制光伏热系统分频流体最佳流速随太阳辐照和风速变化的图像,插值计算实际工况的最佳流速。首先设定可能的太阳辐照上下限和步长、风速上下限和步长、流速上下限和初始步长;设定风速为下限、太阳辐照为下限、流速为下限,以初始步长增加流速,遍历设定范围,在每一个流速计算系统效率,确定最佳流速,并围绕最佳流速,不断缩小范围和步长,确定需求精度下的最佳流速;以步长增加太阳辐照,以步长增加风速,重复上述最佳流速确定过程,确定范围内所有风速下所有太阳辐照对应的最佳流速,画图;针对实际太阳辐照和风速,采用线性插值方法,确定相邻风速下的最佳流速,并确定最佳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6314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00091.7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24 , H01L31/05 , H01L31/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两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包括:层叠且串联的晶硅电池和钙钛矿电池,所述钙钛矿电池包括第一栅线,所述第一栅线背离所述晶硅电池;所述钙钛矿电池中具有贯穿所述钙钛矿电池的光传输口,所述光传输口与所述第一栅线间隔设置,所述光传输口未延伸至所述晶硅电池。所述两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的发电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34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84262.1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和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双层电子传输层及其制备方法和钙钛矿太阳电池。该种双层电子传输层,包括二氧化锡层和式(I)所示结构的羧酸亚锡层;其中,R为正辛基或者异辛基。式(I)所示结构的羧酸亚锡可以形成n型半导体,对SnO2进行修饰后可以改善电子传输层的能级排列,实现更快地电子抽取,从而减少电子在界面处的复合,提升器件性能,并且减轻迟滞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