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2250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04298.7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环境下水滴测量系统,包括机械支撑结构、光电探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信息输入输出模块,机械支撑结构提供安装的平台,为各种元器件提供支撑和固定;光电探测模块对水滴信息进行获取,通过能量探测法或成像法检测对水滴的透射光和水滴的折反射光进行探测;信号处理模块根据光电探测系统获得的原始数据解算得到水滴大小信息,并控制输出模拟电压;信息输入输出模块实现系统的供电以及数据通信。本发明该测量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太空环境失重及重量体积要求严格条件下的生命保障系统的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794345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57137.8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席福彪 , 李元元 , 王立强 , 魏向旺 , 岳志勇 , 李航 , 张琦 , 李洪波 , 李宇飞 , 王涛 , 黄辉 , 王欣 , 张帆 , 胡超 , 秦芬 , 阎晶红 , 毛羽
Abstract: 一种多用户协同开发的体系结构设计平台,包括多任务协同建模分解模块、多用户协同建模模块、多任务协同建模合并模块、体系结构模型校验模块和体系结构产品输出模块;本发明将体系结构模型开发任务分解到多个子任务,实现子任务设计成果的纵向和横向合并,从而完成多用户、多任务协调开发,实现复杂系统工程的并行设计开发,显著提高了体系结构模型开发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79772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698152.8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红外序列图像的可跟踪性判别方法,利用红外图像质量特征、图像梯度特征、图像纹理特征,计算序列图像中每帧图像的单帧图像可检测性置信度,加权获得序列图像可跟踪性置信度;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图像熵特征和图像中前后帧之间目标背景特征差异,直接计算序列图像可跟踪性置信度的方法。两种方法都主要用于红外目标检测和红外目标跟踪,属于红外目标探测识别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9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55474.9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目标特性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光源子系统、光谱仪子系统、弧形滑轨和样品装载平台,以及综合控制与数据处理子系统,其中:光源子系统和光谱仪子系统安装在弧形滑轨上,且光源子系统和光谱仪子系统内均设置有电机,能够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沿所述弧形滑轨进行滑动;样品装载平台位于所述弧形滑轨对应圆弧的圆心处,待测试样品固定在所述样品装载平台上。该系统可以真实模拟外太空的光线照射环境,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空间目标材料特性参数,满足空间目标特性研究及空间目标成像仿真的数据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7977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98152.8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20 , G06K9/6277 , G06T2207/10016 , G06T2207/10048 , G06T2207/20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红外序列图像的可跟踪性判别方法,利用红外图像质量特征、图像梯度特征、图像纹理特征,计算序列图像中每帧图像的单帧图像可检测性置信度,加权获得序列图像可跟踪性置信度;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图像熵特征和图像中前后帧之间目标背景特征差异,直接计算序列图像可跟踪性置信度的方法。两种方法都主要用于红外目标检测和红外目标跟踪,属于红外目标探测识别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1106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811633582.1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载火箭末级再入预报方法:获取运载火箭末级再入大气层前的运动参数;实例化通用运载火箭末级参数化模型,并设置通用运载火箭末级参数化模型中每个组件物理特性参数,之后,在每个计算周期重复执行如下步骤直到运载火箭末级到达地球表面或者运载火箭末级任一组件平均表面温度到达熔点:依据实例化通用运载火箭末级参数化模型,根据运载火箭末级的高度、飞行速度,计算运载火箭末级所受的气动力、气动热;根据运载火箭末级所受到的气动力,更新运载火箭末级飞行速度,根据运载火箭末级所受到的气动热,以及运载火箭末级每个组件物理特性参数,更新运载火箭末级每个组件平均表面温度;更新运载火箭末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74880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711157764.1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黄辉 , 李洪波 , 王涛 , 魏向旺 , 李宇飞 , 王欣 , 张琦 , 李元元 , 李航 , 席福彪 , 胡超 , 王立强 , 岳志勇 , 张帆 , 阎晶红 , 吕淮北 , 毛羽 , 秦芬
Abstract: 一种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库设计方法,(1)将当前所有的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划分为规范化数据和描述性数据;(2)按照规范化数据的关键词在数据库中建立对应的空表格,并将规范化数据的内容导入该空表格,形成规范化数据库表单;对描述性数据执行如下处理:(3)从数据中提取题目、国别、时间、关键词、内容和来源;(4)建立数据库表单;(5)建立标签库;(6)根据步骤(4)中数据库表单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根据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计算关键词的权重,选取权重超过预设值的关键词作为标签,并将该条标签归类填充至步骤(5)中对应的表头;(7)将数据库表单中每条空间态势特征事件对应的关键词与标签库中的标签进行对比,将匹配的标签填入该条事件表头的标签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69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56418.1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黄辉 , 李洪波 , 王涛 , 魏向旺 , 李宇飞 , 张琦 , 谢泽兵 , 刘敏华 , 沈波 , 王欣 , 李元元 , 李航 , 席福彪 , 胡超 , 王立强 , 岳志勇 , 张帆 , 秦芬
IPC: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7 , G06Q10/06393
Abstract: 一种空间态势评估综合分析系统,包括数据库建立单元、指标库、评估模型单元、可视化交互单元;数据库建立单元接收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得到包含数据库表单和标签库的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库;指标库根据待分析的评估对象的空间活动任务确定空间活动任务的评估指标;可视化交互单元,将待分析的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输入至数据库,对指标库中的每一条指标进行分解得到关键词,根据关键词以及所有待评估对象从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库中搜索,得到每个评估对象的与关键词有关的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根据每条指标的具体要求,确定每个评估对象对应的每条指标的指标值并将指标值存储在指标库中;评估模型单元中从指标库中提取所有指标及指标值,利用预先存储评估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每个评估对象的评估结果,并发送至可视化交互单元,由可视化交互单元对评估结果进行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691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711156418.1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黄辉 , 李洪波 , 王涛 , 魏向旺 , 李宇飞 , 张琦 , 谢泽兵 , 刘敏华 , 沈波 , 王欣 , 李元元 , 李航 , 席福彪 , 胡超 , 王立强 , 岳志勇 , 张帆 , 秦芬
IPC: G06F16/245 , G06Q10/06
Abstract: 一种空间态势评估综合分析系统,包括数据库建立单元、指标库、评估模型单元、可视化交互单元;数据库建立单元接收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得到包含数据库表单和标签库的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库;指标库根据待分析的评估对象的空间活动任务确定空间活动任务的评估指标;可视化交互单元,将待分析的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输入至数据库,对指标库中的每一条指标进行分解得到关键词,根据关键词以及所有待评估对象从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数据库中搜索,得到每个评估对象的与关键词有关的空间态势特征事件,根据每条指标的具体要求,确定每个评估对象对应的每条指标的指标值并将指标值存储在指标库中;评估模型单元中从指标库中提取所有指标及指标值,利用预先存储评估方法进行计算,得到每个评估对象的评估结果,并发送至可视化交互单元,由可视化交互单元对评估结果进行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0794345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1157137.8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席福彪 , 李元元 , 王立强 , 魏向旺 , 岳志勇 , 李航 , 张琦 , 李洪波 , 李宇飞 , 王涛 , 黄辉 , 王欣 , 张帆 , 胡超 , 秦芬 , 阎晶红 , 毛羽
Abstract: 一种多用户协同开发的体系结构设计平台,包括多任务协同建模分解模块、多用户协同建模模块、多任务协同建模合并模块、体系结构模型校验模块和体系结构产品输出模块;本发明将体系结构模型开发任务分解到多个子任务,实现子任务设计成果的纵向和横向合并,从而完成多用户、多任务协调开发,实现复杂系统工程的并行设计开发,显著提高了体系结构模型开发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