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326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33759.6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分改性剂改性机制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采用双组分表面改性剂对机制砂进行改性;其中所述双组分表面改性剂包括硅基防水剂和黏土改性剂,硅基防水剂与黏土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3):(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组分改性剂改性机制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硅基防水剂和黏土改性剂对机制砂进行改性,在机制砂和黏土表面形成疏水层,同时减少黏土表面的负电荷,阻止机制砂中的泥粉或泥块对减水剂的吸附,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制砂用于混凝土中引起混凝土坍落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7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8665.0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4B24/32 , C04B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枕混凝土添加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固废复合早强剂、制备及应用方法。所述早强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有机混合物30~69份,无机混合物30~69份,固体废弃物30~69份,相容剂0‑3份;所述固体废弃物包括碱激发材料和粉煤灰,所述碱激发材料为拜耳法赤泥和电石渣。本发明采用有机‑无机‑固废三类结合制备复合早强剂,可以有效弥补有机‑无机早强剂的不足,并加入相容剂,搭建分子桥,从而在常温常压作用下,能够有效改善有机、无机和固废之间的界面作用,提高三类早强剂之间的相容性,蚀变惰性物质,快速增加胶凝材料硬化所需的水化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411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96891.5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研建材有限公司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色混凝土表观均一性的量化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白色混凝土进行图像采集;对原图像进行遍历;输出灰度图像;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二值化图像转换为NumPy数组;进行整体表观平均值和平衡变异系数计算;结果输出和评价。该发明开发了对白色混凝土的表观均一性评价的客观定性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首次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白色混凝土表观均一性量化评价方法,针对白色混凝土的特点引入平衡系数,建立了统一协调的的表观评价标准,可以在白色混凝土相关工程广泛应用,有助于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和建筑行业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2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333759.6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改性剂改性机制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采用双组分表面改性剂对机制砂进行改性;其中所述双组分表面改性剂包括硅基防水剂和黏土改性剂,硅基防水剂与黏土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3):(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组分改性剂改性机制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硅基防水剂和黏土改性剂对机制砂进行改性,在机制砂和黏土表面形成疏水层,同时减少黏土表面的负电荷,阻止机制砂中的泥粉或泥块对减水剂的吸附,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制砂用于混凝土中引起混凝土坍落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3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58179.6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D133/00 , C09D7/62 , E04F1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色混凝土表面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复合增白剂20~30份、纯丙乳液15~25份、滑石粉5~10份、云母3~5份、防水剂0.1~2份、消泡剂0.1~0.5份、润湿剂0.1~0.8份、丙二醇0.1~3份、纤维素0.1~0.3份、硅树脂乳液5~10份、防腐剂0.1~0.5份、增稠剂0.1~0.5份和水30~50份;其中,复合增白剂由碳酸钙和二氧化钛通过离子共沉淀的方式获得,碳酸钙和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为(5~8):1。本发明对白色混凝土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的酸碱侵蚀、紫外线照射导致的白色混凝土变色提供了一种白色混凝土保护材料,通过碳酸钙和二氧化钛共沉淀的方法制备的复合增白剂,大幅提高白色混凝土保护材料的增白效果以及疏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7332462U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23303747.9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试验箱,试验箱内包括一容置空间,且其中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水泵,水泵与进水口连通,对试验箱内泵水;篮筐,篮筐放置于试验箱中,篮筐中设置有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水文流速仪,水文流速仪对试验箱内水流流速进行检测;其中,水泵包括若干工作功率,不同工作功率下,试验箱内水流流速不同,试验箱底部至少包括一水平平面,水平平面大于坍落桶的面积。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时位于动水环境下,动水条件下的抗分散性能测试才更加贴合实际工程的施工环境,为水下不分散性混凝土的施工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基础,促使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21021607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748347.1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8B1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脱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蒸养轨枕混凝土脱模桁架装置,包括:框架,框架顶部设置有若干横杆,中部横杆上设置有第一吊环;起吊装置,起吊装置挂在第一吊环内,起吊装置包括吊钩,吊钩设置在起吊装置底部,吊钩上设置有第二吊环;长杆,长杆穿过第二吊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框架顶部的第一吊环将起吊装置悬挂在框架上,起吊装置底部设置的第二吊环用于吊起长杆,长杆中部穿过第二吊环,长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模具内轨枕混凝土上的固定环,长杆可以吊起整个轨枕混凝土,实现轨枕混凝土的脱模,此外还可以并排设置三架轨枕混凝土脱模桁架装置,通过控制移动长杆,实现三联轨枕混凝土同时脱模,提高了轨枕混凝土的脱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5150276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811693.8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环境用压浆料注浆降温装置;包括制浆机、冷却管、蓄水机构、投冰机构;制浆机具有注浆管,注浆管与预应力孔道连通,用于向预应力孔道注浆;冷却管套装在注浆管上,用于对注浆管进行冷却;蓄水机构用于存储并向冷却管输送水;投冰机构固定安装在蓄水机构上端,用于向蓄水机构中投入冰块;其中,冷却管设置有内外贯通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热水管与蓄水机构连通;入水口通过冷水管与蓄水机构连通;水在冷却管与蓄水机构之间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温环境用压浆料注浆降温装置,提升注浆装置在高温环境中的注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1021598U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22810060.7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8B1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注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免蒸养轨枕预拌混凝土引导入模装置,包括:支撑部,包括支撑杆,横杆和支撑板,横杆活动连接在支撑杆上且沿竖直方向运动,支撑板固定设在横杆上;输送部,设在支撑板上。在本实施例中,横杆活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横杆可沿竖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横杆上固定设有支撑板,输送部设在支撑板上,输送部承接流出的混凝土,整个装置充当预拌混凝土运输车与三联轨枕混凝土模具之间的桥梁,减少运输距离,避免直接通过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拌合物倾倒至三联轨枕混凝土模具过程中的混凝土拌合物脱落,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调整横杆位置,改变预拌混凝土入模的速度,提高整个浇筑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7231400U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20014510.4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C2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用防风保湿养护垫;包括保水隔热层和防水层;防水层设置在保水隔热层顶面;保水隔热层包括无纺布袋、输水软管和绝热纤维填充层;无纺布袋的内表面设置高吸水性树脂涂层;输水软管设置在无纺布袋中,绝热纤维填充层填充无纺布袋中的空隙;输水软管沿长度方向开设若干个漏水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养护用防风保湿养护垫,能够兼顾保水、隔热和防风,且铺设简单、不损坏新浇筑的混凝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