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683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439404.6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国家卫生健康委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照射碘测量的智能测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元件,被构造为以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探测的方式对用户颈部的吞咽动作和/或随吞咽动作同步上下运动的特定部位进行监测,测量系统被配置为:通过其与上述部件中的一个或几个分别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控制头部支撑架和/或探测器组件的位姿,并在接收到第一传感器元件监测到的第一运动信息和/或第二传感器元件监测到的第二运动信息时进行用户颈部活动判断,并基于关于用户颈部活动的判断结果对测量系统的计数率积分曲线进行有效性修正,和/或,生成关于头部支撑架和/或探测器组件的控制指令以恢复测量过程中探测器组件的探测端与用户颈部特定部位之间的期望对准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56838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9404.6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国家卫生健康委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照射碘测量的智能测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传感器元件,被构造为以接触式或非接触式探测的方式对用户颈部的吞咽动作和/或随吞咽动作同步上下运动的特定部位进行监测,测量系统被配置为:通过其与上述部件中的一个或几个分别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控制头部支撑架和/或探测器组件的位姿,并在接收到第一传感器元件监测到的第一运动信息和/或第二传感器元件监测到的第二运动信息时进行用户颈部活动判断,并基于关于用户颈部活动的判断结果对测量系统的计数率积分曲线进行有效性修正,和/或,生成关于头部支撑架和/或探测器组件的控制指令以恢复测量过程中探测器组件的探测端与用户颈部特定部位之间的期望对准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213374802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0871100.2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国家卫生健康委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
IPC: A61N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状腺内照射碘测量装置及便于使用的托架装置,至少包括:底座(1),其能够呈平板状以限定出彼此平行的第一表面(1a)和第二表面(1b);支架(2),其一端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表面(1a)上;准直器(3),其能够设置于支架(2)的另一端上;下颚托架(4),其能够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准直器(3)和所述底座(1),所述下颚托架(4)能够呈环形以在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a)的方向上限定出第一端部(4a)和第二端部(4b),其中:所述第一端部(4a)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底座(1),所述第二端部(4b)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准直器(3),使得所述准直器(3)和/或所述底座(1)能够嵌套于所述下颚托架(4)中。
-
公开(公告)号:CN306257526S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30239612.2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国家卫生健康委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甲状腺内照射碘测量装置。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实际产品能够用于直接测量甲状腺中放射性碘活度。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公开(公告)号:CN114325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19163.9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核应急131I核素测量装置及其远程校准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在标准环境下:对131I核素进行至少两种距离条件的探测效率测量,和建立131I核素与第一参考核素的探测效率关系;在远程校准现场且在能量校准的条件下:测量已知活度的第一参考核素的其中一种距离条件的实测探测效率,并且基于所述探测效率关系确定131I核素在至少一种距离条件下的实测探测效率;比较131I核素的实测探测效率与对应的探测效率是否一致。本发明通过使用半衰期较长的参考核素和参考核素与131I核素的探测效率关系完成了131I核素测量装置的远程校准,不需要将高活度标准源运输至现场,解决了在现场校准时131I核素由于半衰期短,不易保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90368.1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校准偏振度的非偏振射线源结构,包括准直器、换源盘和彼此不同的至少两种放射源,其中,每种放射源均采用一种与至少两种放射源中其他放射源采用的放射性核素不同的放射性核素,以使得非偏振射线源中包含分别发送具有不同能量的非偏振的射线的至少两种放射性核素,所述换源盘能相对于所述准直器转动,换源盘的旋转方向垂直于或者大致垂直于准直器的准直方向,所述至少两种放射源彼此独立地沿换源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换源盘转动以将所述至少两种放射源中的其中一种放射源对准准直器以让对准准直器的放射源衰变产生的射线能经准直器准直后射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58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75569.3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CZT探测器的偏振度测量装置,包括CZT探测装置、射线发生装置和起偏装置,射线发生装置设置于环形移动台上,起偏装置设置于环形移动台中心,射线发生装置能够通过其在环形移动台上相对起偏装置进行转动的方式在保持其与起偏装置之间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与起偏装置之间的相对角度,在偏振光传输至CZT探测装置的情况下,具有不同散射角的偏振光相对于弧形能谱探测模块所形成的入射角均相同,从而偏振度测量装置能够在满足具有不同散射角的偏振光在弧形能谱探测模块上具有相同的探测效率的条件下,以无需改变放射源与起偏装置之间的距离而保持在多次测量时放射源在空气传播过程中损耗的能量相一致的方式进行多次偏振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285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035043.2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T1/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多丝正比计数器,包括:上盖板盖合在所述底座上;托盘支架,位于底座上方,与底座相结合;托盘,位于托盘支架上方,与托盘支架相连接;阴极底板,固定在上盖板上;连接杆,固定在阴极底板下方;阳极丝架,位于阴极底板下方,并且挂接在连接杆上;阳极丝,通过弹簧与阳极丝架相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丝正比计数器,可定量研究“放射源‑阳极丝距离”对放射源表面发射率测量的影响和不确定度评定,可定量研究气压工作条件对β射线探测的影响,电场分布具有稳定性,能够保障承载大面积源的托盘稳定不晃动,并配以滚轮式轴承设计,实现源托盘的可移动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14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0090368.1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IPC: G01T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校准偏振度的非偏振射线源结构,包括准直器、换源盘和彼此不同的至少两种放射源,其中,每种放射源均采用一种与至少两种放射源中其他放射源采用的放射性核素不同的放射性核素,以使得非偏振射线源中包含分别发送具有不同能量的非偏振的射线的至少两种放射性核素,所述换源盘能相对于所述准直器转动,换源盘的旋转方向垂直于或者大致垂直于准直器的准直方向,所述至少两种放射源彼此独立地沿换源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换源盘转动以将所述至少两种放射源中的其中一种放射源对准准直器以让对准准直器的放射源衰变产生的射线能经准直器准直后射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58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1075676.6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ZT探测器的位置能量时间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至少包括:闪烁晶体阵列,一个或几个像素探测器,专用读出ASIC,其中,通过利用确定的所述像素探测器提供的电子脉冲与所述闪烁晶体阵列在辐射粒子入射下所产生的闪烁光的发光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多像素能谱探测器模块水平上,所述专用读出ASIC能够对每个像素探测器所探测到的多个闪烁事例分别确定与之对应的射线作用探测器相对时间信息,并从单个伽马光子聚集多个闪烁事例,执行时间符合逻辑处理以甄别出来自康普顿散射的有效闪烁事例,输出包括射线作用探测器相对时间信息、像素能谱信息和位置信息的且经时间符合逻辑处理的闪烁事例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