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烯/二氧化锡复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719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50769.5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烯/二氧化锡复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烯/SnO2复合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溶液旋涂法将磷烯/SnO2复合物分散液旋涂到导电玻璃基板上,经过退火处理后制备获得磷烯/SnO2复合物电子传输层,然后在获得的电子传输层表面依次沉积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阴极层,构建了磷烯/SnO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发明将磷烯二维纳米片引入到SnO2电子传输层并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够有效提高电荷传输层的致密度、界面接触面积、载流子迁移率并降低界面能级势垒,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电池效率并抑制了电池的“迟滞效应”现象。

    一种低温氨催化燃烧反应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100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62327.7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氨催化燃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氨催化燃烧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气模块、点火模块、反应模块、检测模块和尾气处理模块,气体管道均采用Φ4不锈钢管气体管道,且由不锈钢卡套接头密封连接达到易拆卸的目的。其中,点火模块可以利用氢气催化燃烧使U型反应管内温度达到氨催化燃烧的起燃温度,解决氨催化燃烧冷启动问题,降低能耗,实现低温氨催化燃烧;反应模块中催化剂的使用能够大幅降低氨燃烧的起燃温度,提高氨催化燃烧反应效率,降低副产物氮氧化物生成,同时U型反应管由保温外壳提供准绝热条件;检测模块能够实现产物实时分析。本发明在实现氨催化燃烧效率检测和反应温度监测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供流量、燃空比、温度、催化剂填充量等参数对氨催化燃烧效率的影响关系,为未来氨催化燃烧场景化应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4659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093326.3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高温高压氢化处理的方式在氧化铟(In2O3)表面引入缺陷态结构获得氢化In2O3(H‑In2O3),将获得的氢化In2O3进一步与石墨烯纳米片复合,制备获得石墨烯/氢化In2O3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对氧化铟光催化剂的改性,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氧化铟光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较差、光生载流子易于复合以及可见光响应不够好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氧化铟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和光催化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设计开发新型高效的可见光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种便携式多源智能产氧供氧呼吸仪

    公开(公告)号:CN1129575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58880.X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氧呼吸机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便携式多源智能产氧供氧呼吸仪。该便携式多源智能产氧供氧呼吸仪包括能源供应单元、产氧反应单元、供氧吸氧单元、电路控制与显示单元以及圆柱形外壳。其中,能源供应单元、产氧反应单元、供氧吸氧单元、电路控制与显示单元均通过焊接、一体成型或标准螺栓固定连接在仪器圆柱形外壳内部。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高原用产氧供氧呼吸仪,具有体积小、便携方便、供氧多用途、集成化、智能化和供电多途径等多个优点,大大提高了供氧的便携性以及可靠性,避免了传统吸氧仪存在的无法持续性供氧,或受电力、区域、使用环境限制的问题,为产氧供氧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4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93326.3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高温高压氢化处理的方式在氧化铟(In2O3)表面引入缺陷态结构获得氢化In2O3(H‑In2O3),将获得的氢化In2O3进一步与石墨烯纳米片复合,制备获得石墨烯/氢化In2O3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对氧化铟光催化剂的改性,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氧化铟光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较差、光生载流子易于复合以及可见光响应不够好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氧化铟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和光催化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氢化氧化铟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设计开发新型高效的可见光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种室温分解甲醛的纳米催化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90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36997.6

    申请日:2019-02-25

    Inventor: 范丽丽 黄岳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温分解甲醛的纳米催化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室温分解甲醛的纳米催化剂复合材料,其特征是:该纳米催化剂复合材料包括具有纳米级双通孔结构的氧化铝载体;纳米氧化铝双通孔结构内部和表面负载有非化学计量比的纳米金属二氧化锰(MnO2-x)催化剂。一种室温分解甲醛的纳米催化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纳米催化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电子束热蒸发工艺将二氧化锰负载到纳米氧化铝载体上;2)在一定氢压,温度,氢化时间的条件下对纳米氧化铝载体上的二氧化锰催化剂进行氢化处理,获得非化学计量比的纳米二氧化锰(MnO2-x)催化剂。本发明具有室温分解甲醛的催化活性高,活性氧浓度可调,催化剂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空气中甲醛污染物的治理,尤其是室内和车内的甲醛污染物的治理。

    一种WS2/ZnIn2S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7981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42718.X

    申请日:2018-03-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WS2/ZnIn2S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WS2/ZnIn2S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助催化剂WS2纳米片通过水热反应与ZnIn2S4颗粒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WS2/ZnIn2S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相对于单纯的ZnIn2S4光催化剂而言,制备的WS2/ZnIn2S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由于形成了半导体异质结构,能够有效地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并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光催化产氢性能。本发明提供的WS2/ZnIn2S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为设计开发新型高效的可见光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种基于亚纳米级碲@分级孔碳纤维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89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18642.7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亚纳米级碲@分级孔碳纤维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亚纳米级碲的氮磷共掺杂多孔碳纤维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纤维中微米孔的空间限域作用和氮磷共掺杂增强了碲固载及对多碲化物的吸附,抑制了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和多碲化物的穿梭效应。相对无掺杂和单一氮掺杂而言,氮磷共掺杂碳纤维中微米孔的空间限域作用保证了亚纳米级碲的形成,有效提高了碲载量、减缓体积膨胀和多碲化物溶出,使电极展示出高比容量和稳定储钾性能。本发明为高性能硫族元素单质基电极的设计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调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种适用于多类型太阳能电池的测试及应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06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37522.4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测试及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多类型太阳能电池测试及应用的装置。该多功能太阳能电池测试及应用装置包括:基座、固定样品组件、可调节支架组件和可移动探针组件。其中,固定样品组件和可调节支架组件通过螺纹与基座连接,可移动探针组件通过“倒T”型轨道与基座连接。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多类型太阳能电池测试及应用装置,具有多功能可调节、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不仅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尺寸、不同光入射面太阳能电池的测试需求,而且可以将其应用在光伏辅助催化技术等领域,有效解决传统太阳能电池测试装置仅可满足单一类型太阳能电池测试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