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5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178204.6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领域。该复合储氢材料包括氨基镁、氢化锂和碱金属硅氢化物,其中,氨基镁与氢化锂的摩尔比为1:2,碱金属硅氢化物的添加量为1~15mol%。在应用该复合储氢材料时,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镁、氢化锂和碱金属硅氢化物发生反应,碱金属(例如K、Rb、Cs)和硅原子扩散进入氨基物内,促进了氨基化合物中N‑H键的断裂,从而使吸放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得以改善。吸放氢循环过程中,碱金属(K、Rb、Cs)和硅形成的合金在吸氢脱氢过程中不断粉化,使其能够在Li‑Mg‑N‑H体系中均匀分散,从而保证材料有极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储氢材料具有低的吸放氢温度和极为优异的低温循环吸放氢性能。

    一种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595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78204.6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领域。该复合储氢材料包括氨基镁、氢化锂和碱金属硅氢化物,其中,氨基镁与氢化锂的摩尔比为1:2,碱金属硅氢化物的添加量为1~15mol%。在应用该复合储氢材料时,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镁、氢化锂和碱金属硅氢化物发生反应,碱金属(例如K、Rb、Cs)和硅原子扩散进入氨基物内,促进了氨基化合物中N‑H键的断裂,从而使吸放氢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得以改善。吸放氢循环过程中,碱金属(K、Rb、Cs)和硅形成的合金在吸氢脱氢过程中不断粉化,使其能够在Li‑Mg‑N‑H体系中均匀分散,从而保证材料有极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储氢材料具有低的吸放氢温度和极为优异的低温循环吸放氢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