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573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427077.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C09D201/00 , C09K5/14 , C09K11/02 , C09K11/79 , C09D5/22 , C09D5/38 , B05D7/24 , B05D7/00 , B05D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翼式导热夹层结构的可吸附式荧光薄膜,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导热基板、底层荧光薄膜、磁吸金属导热薄膜层和顶层荧光薄膜;磁吸金属导热薄膜层分为连续的两部分,沿所述具有双翼式导热夹层结构的可吸附式荧光薄膜的长度方向,连续的两部分磁吸金属导热薄膜层均位于所述底层荧光薄膜和顶层荧光薄膜之间,但分别位于底层荧光薄膜和顶层荧光薄膜的两翼侧,延展后再分别与所述导热基板相连接。本发明公开的可吸附式荧光薄膜,与散热附件间可通过磁力相连接,保障在激光光源工作时的高温环境下不易脱落,在保障发光性能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大大提升荧光薄膜的散热性能,最终获得高饱和阈值的荧光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71294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22821.2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稀疏照明旋转色散的多色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激发光路模块、成像光路模块和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方法:在完成旋转角度α和色散率β标定后,确定DMD图样参数;然后DMD加载图样,稀疏照明样品,设置曝光时间使稀疏照明的区域内单分子充分发光后停止曝光,切换DMD图样重复上述操作,获取每个发光单分子的位置和中心波长信息,通过图像分析恢复成一幅多色超分辨图像。本发明利用DMD依次切换稀疏照明完成样品激发,结合旋转色散利用单个探测器实现宽谱段多色成像,通过解码和图像恢复获得多色超分辨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9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28445.X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束本征计算的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调整方法及装置,属于激光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S1、根据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中固体的厚度、折射率、气体的折射率以及凹面反射镜曲率半径、间距参数计算多通池内相应位置传输矩阵;S2、确定入射光束q参数,根据传输矩阵计算多通池中相应位置的q参数;S3、根据q参数,计算光束传输至多通池内任意位置的光束尺寸与波前曲率半径,迭代计算,得到光束在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中的本征分布;S4、重复S2和S3,计算不同入射光束在多通池的本征分布,优化调整入射光束参数,获得所需的入射光束以及其对应的光场与光强。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的本征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33635.6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诱导荧光增强装置,通过分束器对飞秒脉冲激光器发射的初始激光分光;光路转换模块对第二激光的传播方向进行转换,使第二激光与第一激光相向共线,第二聚焦透镜对转换后的第二激光进行聚焦;延时模块对第一激光进行延时,第一聚焦透镜对第一激光进行聚焦,使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同时聚焦于通电铜丝。本申请利用共线光丝与通电铜丝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大量自由电子,等离子体通道内自由电子密度急剧增加,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加速运动,更多自由电子参与碰撞电离,实现荧光信号增强。本申请不需要复杂的光学系统,只简单控制光丝在时域和空域的相互作用即可实现荧光信号增强的效果,简化了实验光路,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81392.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束演化计算的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安全性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计算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各个器件的传输矩阵;步骤2、计算光束在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的光束演化过程;步骤3、根据光束演化,优化系统参数,使光束在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中每一次经过其中的固体时,保持稳定的光束尺寸。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快速、准确地计算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光束演化过程,有效预测和评估光束在多通池中不同位置的光束参数,保证赫里奥特固体多通池中的凹面反射镜、固体材料等器件不被聚焦的光束损坏,对光学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优化,保证光学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4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28170.X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N2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束分布计算的赫里奥特气体多通池调整方法,属于激光技术领域。该调整方法,步骤包括:S1、根据赫里奥特气体多通池气体折射率、传输步长、凹面反射镜曲率半径、间距计算出凹面反射镜的传输矩阵与气体中每一步长的传输矩阵;S2、确定入射光束的q参数,根据传输步长与传输矩阵,计算多通池各位置的q参数;S3、根据各位置的q参数计算光束传输至多通池内各位置的光束尺寸与波前半径,得到多通池各位置光束分布;S4、优化调整入射光束参数,使光束在多通池中每一次传输达到系统所需的稳定光束分布。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计算出赫里奥特气体多通池的光束分布并对多通池入射光束进行优化,提高多通池中光束传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8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09391.X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4L25/02 , H04L25/03 , H04B10/516 , H04B10/564 , H04B10/61 ,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NOMA的比特级通信概率整形方法及系统,其中的整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两个不同用户传输数据均调制为QPSK‑OFDM信号;针对其中一个QPSK‑OFDM信号,通过改进的BWDM实现符号概率变换;为两个QPSK‑OFDM信号进行功率分配并叠加,形成NOMA‑OFDM信号;接收信号后,对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和均衡;对均衡后的信号进行区域判决,通过大功率、小功率信号的区域判决方法分别恢复信号;通过解BWDM得到恢复的小功率QPSK‑OFDM信号。本发明结合改进的比特级概率整形方法,即避免了SIC技术的计算冗长和错误传播问题,还能够得到更准确的信号恢复,并进一步简化了信号判决过程,降低了系统的编码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6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81389.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2B2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凹凸面反射镜结构光学多通池光束传输稳定性的方法,将凹凸面反射镜结构光学多通池的“凹面反射镜‑凸面反射镜”的结构进行傍轴近似,将其等效为一系列的“凸透镜‑凹透镜”的结构,光束沿着光轴入射,对其计算传输矩阵,并根据满足本征模式光束的传输特性,在凹凸面反射镜结构光学多通池中光束传输的q参数的一致性,在经过一次完整的传输前后,光束的尺寸与曲率半径保持一致,计算得到光束本征值,作为注入凹凸面反射镜结构光学多通池的入射光束的尺寸ω,从而使光束获得稳定传输。本发明方法能够增强光束在凹凸面反射镜结构光学多通池的稳定传输,提高量子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8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34521.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星座索引的信息传输高安全性联合调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发送端,利用4D超混沌模型对随机生成的A个比特二进制比特流原始数据进行比特异或加密;对加密后的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子载波和符号置乱;随后将已经转换为二进制的密钥利用多星座索引联合调制方法进行调制,构建出密钥索引矩阵,用索引矩阵结合两种QPSK调制格式得到发送信号;发送信号经过OFDM系统进行传输;在接收端,通过QPSK调制的星座点位置信息提取出正确密钥,利用已经提取的密钥对接收信号进行解密和解调得到原始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密钥伴随信号的同步高安全、高性能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1294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23958.8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显微成像光谱的单颗粒荧光粉筛选系统及方法,涉及LED荧光粉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为:S1、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合成不同组分的荧光粉样品;S2、利用显微成像光谱仪下的不同晶相的发射光谱不同,进行精细区分,结合位置信息实现快速精准定位疑似新型荧光粉;S3、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初步测定其晶格参数;S4、筛选并鉴定具有新晶体结构的发光粒子,晶格参数与结构数据库中存储的晶格参数进行匹配性测试,不匹配的即为新晶体。本发明避免了传统试错法和固态组合化学法中多次分体合成和物相鉴定的繁琐过程。同时,引入显微成像光谱技术可以弥补肉眼识别不准确的缺点,提供更为快速准确的判断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