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6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283003.2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20 , F04D15/00 , F04D27/00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叶片泵或风机噪声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引入噪声变化度K这一评价参数;判断噪声特征种类,引入无因次化频率:当噪声为离散谱时,根据无因次化频率确定振动噪声量级L;当噪声为宽带谱时,采用1/3 Oct的形式计算振动噪声量级L;调整叶片泵或风机的转速,以工作转速为上界,计算噪声变化度K;根据噪声变化度K的大小判据判断噪声源性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不同性质噪声源引起的振动噪声量级对泵或风机转速的敏感性不同的特点,创造性地引入了用于查明噪声源性质的噪声变化度K这一评价参数,对叶片泵或风机类设备噪声源进行识别,为查明设备噪声性质和声学改进提供依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39641.2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辨识水冷系统第二声通道主要振动成分的方法,按额定工况开启水冷系统,测试得到水冷系统中泵组法兰、通海口船体结构的低频段的第一振动加速度级;在指定高度下,控制木槌模拟周期脉冲激励水冷系统,测试泵组法兰、通海口船体的第二低频段振动加速度级;对比槌激工况、额定工况下的通海口船体结构低频段的所述第二振动加速度级和所述第一振动加速度级,如果测试结果相当或所述第二振动加速度级更低,则说明第二声通道振动的主要成分为管路本身的流激和声激振动,而泵组传递的振动成分是小量。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准确辨识第二声通道低频段的主要振动成分,为水冷系统管路马脚刚度的优化配置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6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49151.7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测声学传递特性的通海管口辐射噪声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表征管路系统中泵‑管路‑管口辐射的声学传递特性;实测并绘制通海泵进口或出口管路流噪声至通海口辐射噪声的声压级落差‑频率曲线,分析管路系统声学传递的频率通过特性;对通海系统进行调整,获得泵声源与管路系统的声学匹配关系;对调整后的通海系统进行实测,评估噪声控制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从泵声源与管路系统声学匹配的角度,提供了实测声传递特性的通海管口辐射噪声控制方法,用于船舶通海系统辐射噪声控制,可以显著降低通海口辐射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6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1283003.2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20 , F04D15/00 , F04D27/00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叶片泵或风机噪声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引入噪声变化度K这一评价参数;判断噪声特征种类,引入无因次化频率:当噪声为离散谱时,根据无因次化频率确定振动噪声量级L;当噪声为宽带谱时,采用1/3 Oct的形式计算振动噪声量级L;调整叶片泵或风机的转速,以工作转速为上界,计算噪声变化度K;根据噪声变化度K的大小判据判断噪声源性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不同性质噪声源引起的振动噪声量级对泵或风机转速的敏感性不同的特点,创造性地引入了用于查明噪声源性质的噪声变化度K这一评价参数,对叶片泵或风机类设备噪声源进行识别,为查明设备噪声性质和声学改进提供依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10092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85881.5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隐身覆盖层及其应用,该声隐身覆盖层覆盖于声保护体表面,所述声隐身覆盖层由吸声覆盖层及内嵌于吸声覆盖层的一个或多个组合式吸声结构组成;所述组合式吸声结构由双层球壳构成,外层球壳表面有一圆形开孔,开孔正对吸声覆盖层外表面,与吸声覆盖层外面的介质连通,内层球壳放置于外层球壳内部,内层球壳内充满空气。本发明提供的声隐身覆盖层结构简单,声隐身覆盖层内组合式吸声结构尺寸小,整体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宽带吸声性能,尤其是低频吸声性能良好,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组合式吸声结构内、外层球壳的尺寸参数,设计声隐身覆盖层的吸声频段。
-
公开(公告)号:CN11059827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796207.7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声学特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能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参数,评估由机械设备组成的系统的声学性能,解决了目前在机械系统设计早期难以评估系统方案声学性能的问题。本方法提出了对机械系统的声学性能进行定量评价的新参数-“功率质量积”(Gi),该参数的0.5次方正比于系统的声学特性(水下噪声),可用于对系统声学性能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654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88435.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F16F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式自限位复合隔振器,包括上安装面板、下安装面板、第一中间质量块、第二中间质量块和限位块,上安装面板与第一中间质量块之间通过上橡胶块硫化粘接,下安装面板与第二中间质量块之间通过下橡胶块硫化粘接,第一、第二中间质量块通过螺纹连接,限位块与上安装面板的底部连接,并与下安装面板止挡限位,本发明集成程度高,尺寸和重量消耗少,无油、气、电需求,自带限位设计保证隔振系统不发生大位移,可满足船舶大量机械和电子电气设备隔振效果进一步提高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59827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96207.7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振动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机械系统声学特性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能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参数,评估由机械设备组成的系统的声学性能,解决了目前在机械系统设计早期难以评估系统方案声学性能的问题。本方法提出了对机械系统的声学性能进行定量评价的新参数-“功率质量积”(Gi),该参数的0.5次方正比于系统的声学特性(水下噪声),可用于对系统声学性能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458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423932.1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质量、调谐、混抵效应的浮伐隔振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包括质量效应优化、调谐效应优化和混抵效应优化,质量效应优化为将非扰动设备刚性安装在浮筏隔振系统的中间筏架上;调谐效应优化为将非动力设备或不工作的备用动力设备采用弹性安装方式固定在中间筏架上,作为筏架的动力吸振器;混抵效应优化为将两个以上的同时运行的动力设备弹性安装在中间筏架上;分别针对上述三个效应提出不同的设备成组、不同安装形式方案,以安装基座振动控制效果为目标,开展方案优选,形成总体最优应用隔振方案。本发明合理利用好浮筏质量、调谐及混抵效应,以最小的附加重量和空间代价实现最大的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462125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0705062.0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F16L55/033 , F16L55/04 , G10K11/162 , G10K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隔声箱体,在减振隔声箱体内设有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所述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空调风机连接有进风管,所述空气热交换器连接有出风管,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穿出减振隔声箱体外,所述减振隔声箱体通过隔振器安设在基座上。本实用新型能高效衰减通过空调风机及热交换器机脚传递的结构振动,又能有效隔离空调风机产生的空气噪声向外部空间辐射,从结构振动和空气噪声两个通道同时进行控制,减小水下辐射噪声和声纳平台区自噪声,提高船舶的声隐身性能,改善舱室工作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