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85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10717017.4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1J23/20 , H01J23/213 , H01J25/10 , H01J2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隙宽度渐变的分布式输出谐振腔,包括上耦合腔、下耦合腔、电子注通道以及多个不同宽度的间隙,间隙采用长槽间隙和短槽间隙交替分布排列的方式;同步周期根据电子注速度与工作模式相速度的同步关系确定;间隙数量的选择兼顾有效特性阻抗和模式间隔,在满足模式间隔大于设计带宽2倍的前提下,间隙数量取最大值;渐变式间隙宽度通过仿真优化确定,通过分析不同渐变间隙宽度方案的电场分布、模式间隔和有效特性阻抗,确定最佳的渐变间隙宽度。本发明间隙宽度渐变的分布式输出谐振腔,建立了能够避免模式竞争和增加有效特性阻抗的物理模型,实现了对间隙电场的优化以增大注波互作用效率的目的,提高了分布作用速调管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9671.0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达数据融合的目标识别方法,属于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对多源雷达探测信息采用内插外推算法,从高精度测量结果向低精度测量结果中插值来推算出指定时间点的测量值,以进行时间配准;经过时间配准后,将多源雷达之间的航迹信息进行融合统一以进行航迹关联;利用多源雷达识别目标的特征参数进行关联性分析,融合识别信息,以进行参数关联;对航迹关联和参数关联处理后的关联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利用不同设备提供的识别信息进行联合识别,得到目标属性。能够对多种雷达的目标识别信息进行融合处理,为目标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8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89855.6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径环境下基于模型重构的目标DOA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多径环境下,球面几何模型的参数信息;2)处理多径回波信号,得到多径回波信号进行DBF处理后的输出;3)通过典型DBF权矢量处理联合导向矢量的方向图;4)根据方向图直达和多径方向的波峰和增益关系,将联合导向矢量进行等效导向矢量重构;5)获取重构导向矢量的角度偏差和多径衰减系数;6)根据步骤5)获取的角度偏差和多径衰减系数得到波束形成的搜索权矢量,7)获取目标DOA估计值。本发明通过重构等效导向矢量,无需利用球面几何参数构建联合导向矢量,可有效降低球面几何参数估计误差对DOA估计精度的影响,实现多径环境下更精确的目标DOA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03185.2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宽频带双波束的基片集成波导背腔缝隙天线,该天线上层的金属表面包括:W型缝隙、接地功率共面馈电结构、微带馈电线;W型缝隙关于天线中心呈镜像对称,W型缝隙作为辐射单元,用于在一定宽度的频带范围内产生双波束辐射,且两个波束关于天线中心也呈镜像对称;接地功率共面馈电结构设置在W型缝隙的一侧,用于实现宽阻抗带宽特性;微带馈电线设置在接地功率共面馈电结构的一侧,且微带馈电线被加载在接地功率共面馈电结构内导体的末端;下层、中间层、上层的边缘还设置有一圈等间距排列的金属化通孔。本发明实现了宽频带双波束,具有较宽的带宽,且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基片集成波导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9672.5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雷达探测距离计算方法,属于电磁环境效应建模技术领域,包括:当接收功率等于雷达最小可检测信号时,得到基于雷达方程的雷达探测距离;在独立同分布高斯噪声背景下的最小可检测信噪比SNR经验值计算由Albersheim方程得到;将由Albersheim方程计算出的最小可检测信噪比SNR代入基于雷达方程的雷达探测距离中,得到基于统计模型的雷达探测距离。本发明能够对具有不同电磁参数雷达的探测距离进行计算,该方法适用于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探测距离预测,可应用到各平台雷达复杂电磁环境效应设计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3683.9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值双边单调的频谱包络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大功率辐射源频谱实测数据的最大值以及最大值所在频点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对于最大值频点左边的频谱数据,从左边开始遍历,如果f(n)
-
公开(公告)号:CN115765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1443683.9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值双边单调的频谱包络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大功率辐射源频谱实测数据的最大值以及最大值所在频点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对于最大值频点左边的频谱数据,从左边开始遍历,如果f(n)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30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12998.0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电磁兼容管控方法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电子设备的三维坐标、收发频率、发射功率、收发增益、仰角范围和方位角范围;2)遍历所有设备,把收发频率重叠和可能存在邻频干扰的两个设备组成干扰对;3)对设备干扰对,建立干扰对特征向量,4)建立管控方法集;5)建立管控方法预测模型;6)获取未知设备的电磁参数,首先根据电磁参数计算干扰对,若存在干扰情况则将未知设备的干扰对的特征向量输入每个管控方法的分类器,得到是否采用该管控方法,最终该设备的电磁兼容管控方法为所有方法的并集。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平台用频设备数量较多时计算设备间电磁干扰情况耗时太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12998.0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电磁兼容管控方法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电子设备的三维坐标、收发频率、发射功率、收发增益、仰角范围和方位角范围;2)遍历所有设备,把收发频率重叠和可能存在邻频干扰的两个设备组成干扰对;3)对设备干扰对,建立干扰对特征向量,4)建立管控方法集;5)建立管控方法预测模型;6)获取未知设备的电磁参数,首先根据电磁参数计算干扰对,若存在干扰情况则将未知设备的干扰对的特征向量输入每个管控方法的分类器,得到是否采用该管控方法,最终该设备的电磁兼容管控方法为所有方法的并集。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平台用频设备数量较多时计算设备间电磁干扰情况耗时太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855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17017.4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H01J23/20 , H01J23/213 , H01J25/10 , H01J2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隙宽度渐变的分布式输出谐振腔,包括上耦合腔、下耦合腔、电子注通道以及多个不同宽度的间隙,间隙采用长槽间隙和短槽间隙交替分布排列的方式;同步周期根据电子注速度与工作模式相速度的同步关系确定;间隙数量的选择兼顾有效特性阻抗和模式间隔,在满足模式间隔大于设计带宽2倍的前提下,间隙数量取最大值;渐变式间隙宽度通过仿真优化确定,通过分析不同渐变间隙宽度方案的电场分布、模式间隔和有效特性阻抗,确定最佳的渐变间隙宽度。本发明间隙宽度渐变的分布式输出谐振腔,建立了能够避免模式竞争和增加有效特性阻抗的物理模型,实现了对间隙电场的优化以增大注波互作用效率的目的,提高了分布作用速调管的输出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