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盘锻件热处理旋转风冷过程温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48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21064.6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盘锻件热处理过程盘件温度测量领域,具体为一种涡轮盘锻件热处理旋转风冷过程温度测量装置和方法,可在高温状态涡轮盘锻件热处理旋转风冷过程测温领域填补空白。其中,装置包括:可移动式温度采集模块(24)、涡轮盘转移模块(25)、涡轮盘旋转风冷降温模块(26)和数据处理模块(27)。方法包括:步骤1、对涡轮盘(5)进行温度信号采集;步骤2、对涡轮盘(5)进行出炉转移及安置;步骤3、对涡轮盘(5)进行旋转风冷降温及温度测量;步骤4、将获取的涡轮盘(5)降温过程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27)进行分析和绘图。

    一种高温合金梯度组织试样制备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73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78327.0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温合金梯度组织试样制备方法和装置,涉及试样制造技术领域。该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利用电流直接加热试样时,试样与电极之间存在热传导的特性,导致试样上温度为梯度分布,通过改变试样尺寸或热边界条件,可以快速的控制试样的温度梯度大小,使过固溶区域晶粒长大形成粗晶,亚固溶区域晶粒尺寸不变保持细晶,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梯度组织试样。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方法制备梯度组织试样工艺复杂,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

    变截面镍基高温合金轴类件的固溶冷却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9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730375.8

    申请日:2022-06-24

    Inventor: 陈阳 田高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镍基高温合金轴类件的固溶冷却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旋转风冷平台、变截面辐射吸热块和两台可调节风量式风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需要固溶冷却的变截面镍基高温合金轴类件的形状和尺寸,选定与其匹配的变截面辐射吸热块、两台风机的放置位置、两台风机的转速;将轴类件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结束后,将轴类件取出并转移至固溶冷却装置上,对其进行冷却处理;将轴类件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根据轴类件轴部与轴颈部的复杂结构有针对性的制定固溶冷却方案,可有效提高轴类件各个部位的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均匀性,降低残余应力,满足先进发动机对轴类件的冶金质量要求。

    变截面镍基高温合金轴类件的固溶冷却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953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30375.8

    申请日:2022-06-24

    Inventor: 陈阳 田高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截面镍基高温合金轴类件的固溶冷却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旋转风冷平台、变截面辐射吸热块和两台可调节风量式风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需要固溶冷却的变截面镍基高温合金轴类件的形状和尺寸,选定与其匹配的变截面辐射吸热块、两台风机的放置位置、两台风机的转速;将轴类件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结束后,将轴类件取出并转移至固溶冷却装置上,对其进行冷却处理;将轴类件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根据轴类件轴部与轴颈部的复杂结构有针对性的制定固溶冷却方案,可有效提高轴类件各个部位的组织均匀性和力学性能均匀性,降低残余应力,满足先进发动机对轴类件的冶金质量要求。

    一种金属管材热态气压胀形摩擦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90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1597.6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擦系数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管材热态气压胀形摩擦测量装置,包括:加热炉;上连杆,该上连杆的下半部位于加热炉内,所述上连杆的顶端贯穿加热炉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加热炉的上方;下连杆,该下连杆的上半部位于加热炉内,所述下连杆的底端贯穿加热炉内壁的底部,并延伸至加热炉的下方;模具,设置在加热炉内。本发明的一种金属管材热态气压胀形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采用通用的高温拉伸试验机进行测试,只需提供模具及气压加载系统,与传统板材高温摩擦测量方法相比,减少了一个方向施加运动载荷的机构,采用气压代替,即可实现高温条件下管材成形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简单,成本低,实施方便快捷。

    一种利用热压缩实验测量高温摩擦因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2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21513.9

    申请日:2022-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压缩实验测量高温摩擦因子的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方法由于试样上温度不均匀,导致难以准确计算摩擦因子的问题。首先通过热压缩实验获得变形全过程试样不同位置温度变化规律,以及试样中间截面直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数值模拟,代入非均匀的边界条件,通过多次迭代计算,直至模拟得到的试样中间截面直径与实验值相同,即可确定摩擦因子大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考虑了热压缩实验时试样上的温度不均匀性,获得了变形全过程试样直径变化,避免了数值模拟时由于边界条件不准确而导致的误差,计算得到的摩擦因子更准确。

    一种增加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孪晶界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7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21063.1

    申请日:2022-03-29

    Inventor: 田高峰 陈阳 张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孪晶界的工艺方法,属于高温合金技术领域,包括:步骤1:首先将热挤压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先进行双道次压缩热变形;步骤2:将经历双道次压缩热变形的镍基粉末高温合金进行过固溶处理。采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可以使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孪晶界比例从原来的15%有效提高至40%,显著提高镍基粉末高温合金在高温服役过程中的耐疲劳、耐腐蚀性能,具有良好的实际推广和应用价值。

    双合金涡轮盘的制造方法及由此制得的双合金涡轮盘

    公开(公告)号:CN11509088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748289.X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合金涡轮盘的制造方法及由此制得的双合金涡轮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需要制造的双合金涡轮盘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盘件锻造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确定轮毂和轮缘在坯料中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将高温合金一的粉末装入包套一中进行热等静压,得到轮毂区域的热等静压锭坯;将轮毂区域的热等静压锭坯放置于包套二的中心位置,向包套二内装填高温合金二的粉末进行热等静压,得到双合金的热等静压锭坯;将双合金的热等静压锭坯进行等温锻造,得到双合金涡轮盘锻件;将双合金涡轮盘锻件进行热处理。本发明采用了热等静压和锻造成形相结合的方案,减少了盘件微观组织中存在的孔隙和疏松,提高了盘件的力学性能。

    镍基高温合金空心涡轮盘轴一体锻件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1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783512.4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基高温合金空心涡轮盘轴一体锻件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需要成形的空心涡轮盘轴一体锻件的形状、尺寸和重量,按照等体积原则计算热挤压细晶管坯的尺寸规格并下料制坯;将热挤压细晶管坯和等温镦挤制坯型腔模具分别加热至镦挤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后进行等温镦挤变形,得到空心涡轮盘轴预制坯;将空心涡轮盘轴预制坯和等温模锻型腔模具分别加热至锻造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后进行等温模锻成形,得到空心涡轮盘轴一体锻件。本发明采用等温镦挤与等温模锻复合成形工艺制备空心涡轮盘轴一体锻件,该锻件的整体应变分布均匀,金属流线完整,不紊乱,成形吨位小,组织均匀,残余应力低,整体结构强度高,尺寸精度高,外观完整。

    双合金涡轮盘的制造方法及由此制得的双合金涡轮盘

    公开(公告)号:CN115090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48289.X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合金涡轮盘的制造方法及由此制得的双合金涡轮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需要制造的双合金涡轮盘的形状和尺寸进行盘件锻造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确定轮毂和轮缘在坯料中对应的形状和尺寸;将高温合金一的粉末装入包套一中进行热等静压,得到轮毂区域的热等静压锭坯;将轮毂区域的热等静压锭坯放置于包套二的中心位置,向包套二内装填高温合金二的粉末进行热等静压,得到双合金的热等静压锭坯;将双合金的热等静压锭坯进行等温锻造,得到双合金涡轮盘锻件;将双合金涡轮盘锻件进行热处理。本发明采用了热等静压和锻造成形相结合的方案,减少了盘件微观组织中存在的孔隙和疏松,提高了盘件的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